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曹操和陳宮,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陳宮是做過曹操的謀士參謀的,曹操早年攻打兗州時,陳宮前往兗州陳情利害,用才智幫曹操不廢一兵一卒拿下了這個地方,在其他曹操積累實力的戰役中也出力不少,兩人關係之好也一度為曹操陣營中的群臣所樂道。然而在士族政治走上舞台的歷史背景下,出身漢族的曹操對於世家既可以禮讓三分,也可以辣手無情。
曹操父親是宦官的養子,雖然能夠觸及文化,但士族從來就沒瞧起過宦官,曹家也由此從不在高門以內。
曹操出於恩威並施之道,殺過不少名士,佔據兗州後也下令處死一干兗州名士,而這當中有不少陳宮的好友被殺,陳宮不忿;加之曹操打壓世家,陳宮免不了看得心內不安,曹操後來征討徐州大肆殺戮無辜百姓也與陳宮的理念相悖,於是陳宮決定背叛曹操。曹操殺掉陳宮後,為什麼還要照顧他的家人?
曹操厚待其家人,會顯得曹操深明大義,士人會更願意歸順他,也符合當時的「戰爭道德」。交戰相爭,本來是男人之間的事,各為其主罷了。遵守禮節雖然不會帶來多大的實質性好處,但更容易得到好一點的名聲,讓人願意合作;做的太過則相反,可能其他人慢慢會把「除禍」作為共識,而曹操對外平衡得一向很好。再來就是兩人確實有過交情。陳宮是曹操早年的功臣,曹操拋開權謀之舉,確實算是性情中人,這份掙家底的情誼他不會完全不顧。
跟將死之人一諾,背信恐怕顯得更為可恥,曹操又不會供不起這一家人的飯吃,故而「待其家皆厚於初」。至於陳宮之子長大後,首先畢竟陳宮先背叛曹操,後來又死於自己的選擇導致的錯誤立場;曹操又厚待於他。陳宮與曹操並非仇敵,其子復仇的動機也確實不很充足。即便想要復仇,以曹操的戒心和能力,謀士參謀之子又有多大的可能近身成功呢?
就像春秋時的道義如今談論起來會顯得很驚人一樣,三國時代也存在著某些「過時」的禮義。在生死紛爭實在太過平常的時代,身懷智慧的人明白善因可貴,所以懂得妥協。何況三國乃至先秦亂世時的戰爭本就往往如此,朋友之間也可能有刀戈相向的一天,不論生前立場如何,照顧朋友的老幼遺孀也算是某種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