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宣傳匡扶漢室,為何卻沒有迎接漢獻帝劉協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備宣傳匡扶漢室,為何卻沒有迎接漢獻帝劉協呢?

曹操為了維持忠君的人設,一輩子沒稱帝。但他一死,繼承人曹丕就迫不及待地威逼漢獻帝劉協禪位於自己,沒過多久,劉備也稱帝了。

那麼問題來了,一直宣揚匡扶漢室的劉備,為什麼不迎漢獻帝劉協入蜀,而是自己當了皇帝?他的人設是不是崩了?

還真沒有。

因為根據史料的記載,當時交通不便,信息傳遞緩慢,劉備知道曹丕稱帝后,誤以為漢獻帝劉協被殺掉,才以宗室的身份繼位為帝,追諡漢獻帝劉協為「孝愍皇帝」。

東漢最後一位皇帝還沒死,他的皇叔就迫不及待給他上了謚號。曹丕稱帝的信息都能傳到蜀中,漢獻帝劉協的生死問題就傳不到?漢獻帝劉協這麼不重要?

東吳孫權也許不怎麼在乎漢獻帝劉協,但長年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魏、以及一直以匡扶漢室為賣點的蜀漢不能不在乎,漢獻帝劉協的生死對他們影響很大,尤其是蜀漢。

劉備軍政集團在宣傳上堅持認定漢獻帝劉協已死,只是為了證明他這支旁系繼位的合法性,從而更名正言順地當他的皇帝。

劉備在後世有兩種頗為極端的評價,一是仁義無雙,二是虛偽無比。

喜歡他的人認為劉皇叔是「弘雅有信義」,為了匡扶漢室不辭辛苦,屢敗屢戰,東西南北四處奔走;

討厭他的人則認為大耳賊劉備非常虛偽,明明是自己有野心,非要打著恢復漢室的名義,而且投陶謙得徐州、靠劉表奪荊州,去劉璋那連益州也擼了,簡直偽善得可怕!還是敢作敢當的梟雄曹操更直爽可愛。

其實這兩種評價都不夠中肯,劉備的仁義是他立世的資本,哪怕是假裝的,也裝得連他自己都信了。有野心也很正常,哪個有志向的男兒不想在亂世建功立業?

辛辛苦苦打下基業,若要拱手送給漢獻帝劉協,就算劉備同意,他手下的謀臣將領們也不會贊成。大家跟著他四處征戰,為的是得遇明主,想要搏個從龍之功,成為開國元老。劉備若是對漢獻帝劉協俯首稱臣,叫這些軍政集團的元老們如何自處?

而且,劉備從一開始說的就是「匡扶漢室」,這是個雙關語,和效忠漢獻帝劉協可不是一個意思,也可以解釋成他忠的是漢朝,而不是某個皇帝。

所以,當漢獻帝劉協退位時,劉備自然可以成為漢室的代表,這不需要經過多麼激烈的思想鬥爭。

對於劉備來說,忠於漢獻帝劉協保住他的帝位是匡扶漢室,延續「漢」的國號也是匡扶漢室,這兩件事情並不矛盾,只要做到一件就能算成功。

如果再往陰暗一點猜測,也許劉備起事時的確是想忠於皇帝的,但在奮鬥的過程中,羽翼豐滿的他逐漸生出了其它念頭,不甘心為漢獻帝劉協白白做嫁衣裳,產生了自立門戶的想法。

如果劉備真的在內心深處以漢獻帝劉協為主,言行舉止必定會影響到部屬,但無論是關羽、張飛還是諸葛亮,大家圍繞的都是劉備本人,和漢獻帝劉協似乎沒太大關係。

向來被視為「漢賊」的曹操手下,倒是有個荀彧一心忠於漢獻帝劉協,為了阻止曹操封魏公、建魏國,荀彧不顧兩個人幾十年並肩戰鬥的交情帶頭反對,為此甚至付出了性命的代價。

但是劉備手下卻沒有這樣的人,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更現實點的是,就算劉備純良到願意拱手相讓,輔佐漢獻帝劉協為蜀漢之主,他也沒有能力將漢獻帝劉協從曹魏的地盤接出來。

曹丕受禪稱帝后,表面上封漢獻帝劉協為山陽公,讓他住在封地繼續擺皇帝的派頭,可實際上卻對漢獻帝劉協看管很嚴,絲毫沒有放鬆該有的任何警惕。

山陽(今河南焦作山陽區)位於曹魏腹地,劉備若想接出漢獻帝劉協,得先越過無數城池,戰勝擋在前面的曹魏大軍,差不多就是打敗曹魏的意思。

而事實也證明,蜀漢並沒有這種能力。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蜀漢政權四十多年持續性的北伐,都沒能衝破曹魏的關中防線,最後反倒是被鍾會、鄧艾反攻滅了國。

既然明著打不過,那麼暗中救出漢獻帝劉協可以嗎?

也不行。

曹家對漢獻帝劉協的看守是全方位的,曹操嫁了三個女兒給他,侍衛僕役也是曹家安排好的,從上到下,從家裡到門外,漢獻帝劉協身邊沒有一個自己人,被曹家全面掌控了。

這種情況下,蜀漢即便出動間諜和特種部隊,也沒有機會接觸到漢獻帝劉協。

漢獻帝劉協的結局看似悲慘,其實亡國皇帝能有他這種待遇已經很不錯了。曹丕對他頗為禮遇,許他在封地內奉漢正朔,建立漢室宗廟進行祭祀,等於延續了一個「東漢小朝廷」。

漢獻帝劉協也挺想得開,過起了研究醫術的生活,又活了14年才去世。

劉備急著稱帝,還有一個十分現實的原因,那就是曹丕稱帝后,他若是不趕緊自立山頭,雙方的政治身份就不對等,明擺著矮曹丕一頭,不利於接下去的統一大業。

於是,在諸多因素之下,還活著的漢獻帝劉協被劉備當成了死人供奉,只有他死了,蜀漢才不會束手束腳,才能推出一個新的皇帝與曹魏繼續對抗。

總之,劉備不迎漢獻帝劉協入蜀,一是因為他自己本來就想當皇帝,二是因為沒有能力深入曹魏腹地將漢獻帝劉協接出來。而且在曹丕已稱帝的情況下,他即刻稱帝才最符合蜀漢的利益。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