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劉備,劉皇叔,那真是幾天幾夜都說不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東漢末年,長期的中央集權分散,地方管理不當,導致無力鎮壓黃巾起義。此時地方勢力開始參與到鎮壓黃巾起義的隊伍當中。也因此慢慢的形成了許多大小不一的地方割據勢力。本來羸弱的東漢變得更糟。
在東漢末年的各方勢力中,劉備當屬最弱的一方,只有三人,雖然關羽和張飛都是萬夫莫敵的勇猛之人,但與其他割據勢力想比還是最弱的。
可這最弱的劉備最終與曹操和孫權三分天下。而其他當初比劉備強的勢力卻最終被消滅或兼併。劉備是怎樣做到的呢?
一:吹牛撒謊
吹牛撒謊的人一直被人討厭。可劉備不一樣,劉備所處的年代和時局不一樣。劉備與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招兵買馬鎮壓起義軍有功,被封為縣尉。可此等小官,誰又看得起呢?所以,劉備要想在亂世之中被看得起,能一舉成名,除去他的才能之外,那就是自己的姓了。在那個年代,家裡的老人時常會用自己是某某人後代來鼓勵自己家的孩子,讓他們發憤圖強。所以劉備也是一樣的,因此他的中山靖王的身份終於派上了用場。在古代,皇家正統是每一個想得天下的人最想利用的。因此劉備這樣一講,他的身份頓時變得高大上。走到哪裡都受歡迎,雖然顛肺流離,投奔過多個諸侯,但這樣的經歷也讓劉備積攢了人脈。為他後來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所以說,劉備在特定的情況下,通過吹牛撒謊為自己積攢了其他人無法積攢的人脈。
二:示弱
中國有句古話「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一個勢力最弱的劉備,縱然個人能力再強,也不能隨便的表露。因此,不管到了哪裡,劉備總是在示弱,不停的示弱。那些自以為是的諸侯面對劉備的示弱也很受用。所以劉備才有了一步步變強的機會。這種示弱可不是隨便哪個人能給的,而是劉備自己堅定的信念。一個本身很強大的人,要學會示弱,要在別人面前低頭,這對他來講,是一件多麼苦的事。但,一個本身非常強大的人能做到這一點,他必定成功。
三:三顧茅廬
在這裡,我所說的三顧茅廬不是簡單的只是諸葛亮,而是劉備的禮賢下士。寬仁、忠厚、慈善、好施等,這都是一個人優良的品質,假如一個城府極深的人,將這些優良的品質,用在籠絡人心這方面。結果,可想而知。所以,劉備一直非常注重自己的道德修養,也正是他的這些道德修養,才讓他得到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文臣武將。
四:堅韌不拔
一個人,真的可以忍受喪家之犬之痛嗎?能忍受的人很少,可劉備就是一個。起初的劉備,東奔西走如喪家之犬。受節制、受排擠、殺身之禍,這些人們都很難接受和克服的事情,可他劉備忍了。因為他心中有更高的理想,那就是宏圖霸業。堅韌不拔的劉備,儼然成為了一個打不敗、拖不垮的人。
五:眼光、識人、用人
這一點,是每一個成功人士都必須具備的。不管你做什麼,都要有眼光,有識人、用人的本事。否則,即便你自己的能力再強,也無濟於事。
劉備最終能夠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還有其他原因,以上五點只是劉備比其他人做的更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