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法正嗎?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說到三國,這個猛將如雲,謀士參謀如雨的時代,相信很多人都在三國演義中聽過、看過這麼一句,那就是水鏡先生司馬徽曾經對劉備說過「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是二者皆得最後也並沒興復漢室,統一天下,於是後世有人歸納出來另一句話,「子初孝直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孝直就是法正,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孝直,他是何許人,他到底對蜀漢、對劉備集團有著如何的重要性,他的早逝對蜀漢逐鹿中原到底有多大影響?為什麼曹操都覺得招攬不到法正是個天大的遺憾?
法正不死便無三國,法正到底有多厲害?
迎劉備入蜀,擁立大功
法正,字孝直,陝西眉縣人,早年由於天下大亂,法正與好友孟達覺得益州是塊淨土,於是便攜手投奔了當時的益州牧劉璋。
劉璋這個人,比較仁善,天性不能識人才,特別是對那些品德上有瑕疵的人不怎麼待見。恰巧法正就是一個睚眥必報的人,所以劉璋並不重用他,法正在益州待了好幾年,也不過是個縣令的角色,這令他感覺到懷才不遇,經常向好友張松傾訴。
建安十三年,也是法正到益州的第十三年,張松被劉璋派去聯合曹操,這時候曹操對劉璋並不感冒,也沒給張松好臉色,碰了一鼻子灰的張松轉而找到劉備,從此開始與法正密謀,迎劉備入蜀,取代劉璋。
這與劉備集團橫跨荊、益的戰略目標不謀而合,很快劉備便率軍入蜀,在入蜀的途中,法正和劉備第一次見面,這一次見面令二人都感覺相見恨晚。不久,鳳雛龐統在落鳳坡戰死,劉備取益州的形勢,突然嚴峻起來,這時候的法正對劉備依然是不離不棄,堅定地站在劉備陣營。
很快隨著諸葛亮、張飛、趙雲從荊州來援,劉備軍順便的攻到了成都城下,這時候法正獻策,招降劉璋,畢竟成都將成劉備的根據地,如果打的殘垣斷壁,損失還是自己的利益,劉備接受了法正的建議,通過幾輪談判,最後在馬超趕到成都城下時,劉璋無奈投降,自此,劉備成為益州之主。
這段時期,法正叛舊主,在困難時堅定的支持劉備籠絡益州人心,關鍵時刻勸降劉璋,可以說在擁立劉備主政益州是立了頭功的。
諫取漢中,穩固天下三分有其一
劉備入主益州後,法正根據益州當時的實際情況,建議劉備重用華而不實的許靖,以籠絡天下士人之心,又建議劉備迎娶蜀中大族豪強吳壹的妹妹,獲取蜀中大族的支持,好坐穩江山,劉備都言聽計從,也確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樣一來劉備和法正的關係更加親近。
三年後,曹操攻取漢中,奪取了益州的咽喉之地,但並沒有繼續進攻益州,而是留下張郃和夏侯淵鎮守漢中以遏制劉備出川。
法正敏銳地察覺到,這是曹操的一次失誤,當即建議劉備趁機奪取漢中,屆時進便可從漢中出隴右威脅長安,從江陵出兵威脅宛洛;退則固守漢中,割據蜀中,長治久安。這建議簡直說到了劉備的心坎,焉能不從,於是劉備傾全力舉兵,親征漢中,法正也隨軍而行。
漢中之戰可以說是法正一生最閃光的時刻,他採取聲東擊西的策略,趁夏侯淵分兵的機會,策劃了黃忠陣斬夏侯淵,一舉奪取了漢中最重要的據點定軍山。這也是曹劉爭奪漢中的轉折點,最終的結果也正如法正所料,曹操捨棄了猶如雞肋的漢中,劉備取得了漢中之戰的全面勝利。
劉備取得漢中後,法正見時機已經成熟便又獻策讓劉備進位漢中王,增強自己的政治號召力,封賞功臣,這樣更能鞏固統治,劉備也是欣然採納,並在登位漢中王之後,封法正為尚書令,這個職位可以說是蜀漢文官實權派中的前兩位了,還一位自然是軍師將軍諸葛亮了。
可惜,天不假年,法正擔任尚書令的第二年,就因病去世,劉備頓失股肱,大哭了三天,可見法正之於劉備是多麼的重要。
總結:法正是蜀漢重要的謀主之一,他不同於諸葛亮在同時期主要以內政為主,法正善於奇謀,多隨軍出征,在戰略方面也很有遠見卓識,和劉備的個人關係也相當好。所以後來的夷陵之戰,諸葛亮才會感概,若法孝直在,不至於會勸不動劉備伐吳,即使勸不動,也不至於全軍覆沒。
曹操也曾感歎,「吾固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法正邪?」,可見法正可比曹操之郭嘉,如果他能為蜀漢多效力幾年,也許蜀漢的結局會有所不同,但歷史沒有假設,郭嘉沒能參加赤壁之戰,法正也未能阻止夷陵之戰,這或許就是曹操和劉備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