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漢末三國時代,曹操無疑是最為傑出的一代雄主。儘管當時名義上是三國,但若單純以地盤而論,曹魏無疑是佔地最大的一方,故而時人稱曹操「三分天下有其二」!感興趣的讀者和三國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以行政區劃而論,東漢共有十三個州,而曹操獨佔九個。具體如下:
兗州
兗州是曹操最早佔據的地盤,佔領時間在初平三年(192)。
初平三年(192),兗州刺史劉岱在與黃巾軍交戰中陣亡,而後曹操在陳宮、鮑信等人的支持下,大破黃巾軍,取得兗州的統治區,並從黃巾軍中選拔精銳,組成了威震三國的青州軍。
事實上,兗州一直被譽為曹操的根據地,荀彧甚至將它比作劉邦的關中和劉秀的河內,即:「河、濟,天下之要地也,今雖殘壞,猶易以自保,是亦將軍之關中、河內也」。由此可見,兗州對於曹操集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豫州
豫州是曹操佔據的第二個州,佔據時間大致在建安元年(196)左右。
曹操在興平二年(195)平定兗州之亂後,便開啟了對豫州的擴張。大約歷經一年時間,基本掃蕩了豫州境內的割據勢力和黃巾餘眾。
在基本佔據豫州後,曹操便挾持漢獻帝劉協遷都穎川郡許縣,拉開了其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序幕。
徐州
徐州是曹操佔據的第三個州,佔據時間在建安三年(198)。
建安三年(198),曹操親率主力東征割據徐州的呂布,成功誅殺呂布,奪得徐州。徐州人口眾多、經濟富庶,是曹操集團的經濟物資重要供給地。
冀州
冀州是曹操佔據的第四個州,佔據時間在建安九年(204)。
曹操在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後,歷時四年,在建安九年(204)成功擊潰袁尚,佔據冀州。此後,曹操自領冀州牧,以鄴城為霸府,開啟了他的篡漢之路。
青州
青州是曹操佔據的第五個州,佔據時間在建安十年(205)。
曹操在擊潰袁尚後,袁譚趁機反叛。在此情況下,曹操於建安十年(205)誅殺袁譚,奪得青州。
幽州
幽州是曹操佔據的第六個州,佔據時間在建安十年(205)。
袁尚丟掉冀州後,投奔割據幽州的袁熙。之後不久,袁熙部下焦觸、張南在建安十年(205)獻地投降曹操,幽州至此納入曹操集團中。
并州
并州是曹操佔據的第七個州,佔據時間在建安十一年(206)。
并州本為袁紹的外甥高幹統領,曹操平定冀州後,高幹曾短暫降服,後又發起叛亂。建安十一年(206),曹操親征高幹,成功佔據并州。
并州民風剽悍,是曹操集團重要的兵員補充地。
司州(司隸)
司州是曹操佔據的第八個州,佔據時間在建安十六年(211)左右。
建安十六年(211),曹操親自率軍西征關中韓遂、馬超等割據勢力,成功佔據司州。
司州位置顯要,共轄三河(河南、河東、河內)、三輔(京兆、左馮翊、右扶風)和弘農七郡。
涼州
涼州是曹操佔據的第九個州,佔據時間在建安十九年(214)左右。
建安十九年(214),曹操大將夏侯淵率軍基本平定了涼州的韓嵩、馬超、宋建等割據勢力,取得涼州。夏侯淵也因此成名,史稱他「虎步關右,所向無前」。
由上觀之,曹操獨佔的九個州便是兗州、豫州、徐州、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司州和涼州。此外,曹操還佔據了荊州北部的一部分,控制了襄陽、樊城這兩大戰略要地。但由於荊州東部被孫權所佔,荊州南部被劉備佔據,故而荊州實際處於三分狀態。正因如此,筆者並未將荊州列入曹操獨佔的地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