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是第一個滅亡,難道諸葛亮就沒有算到嗎,原因是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蜀國是第一個滅亡,難道諸葛亮就沒有算到嗎,原因是什麼

說三國,道三國

要數風流人物,還是諸葛亮勝一籌。

但是這樣一位人們心中的智慧化身,縱有他的過人之處,也有他的不足之處,甚至還因為他的缺點而造成了一系列的歷史悲劇。

諸葛亮作為蜀國管理的一把手,蜀國最後的敗亡,究竟和他的管理之道有沒有原因?

01

關羽之死和荊州之失,負主要責任

益州和荊州互為犄角,缺一不可。劉備入川時的安排是「吾與龐士元、黃忠、魏延前往西川,軍師可與關雲長、張翼德、趙子龍守荊州」。

這個安排是非常妥帖的,也足以證明對荊州的重視程度。

但是,當龐統在西川意外身亡後,劉備招諸葛亮入川,諸葛亮卻將張飛、趙雲一併帶走,留給關羽的只有文官馬良,武將麋芳等人,看似人多,但無一人能擔負輔佐關羽的重任。

荊州的人員配備上嚴重不足,這直接造成了後來關羽攻樊城時,顧前不顧後的困局,才讓呂蒙趁機「白衣渡江」。不但失了荊州,而且讓關羽丟了性命。

要知道,荊州直接面臨曹操和孫權的夾擊,且無險可守,縱使關羽蓋世英雄,也雙拳難敵四手,沒有得力的幫手,丟命、丟荊州都是可以預見的。

其實,道理很簡單:諸葛亮不待見關羽,想看到關羽遭受適當的挫敗!

畢竟諸葛亮和劉關張三人不同,劉關張三人是股東,諸葛亮是職業經理人,情感上的隔膜是不容否認的。

再加上諸葛亮和關羽都是那種自視甚高的人,那麼兩人能惺惺相惜的可能性就太小了。

但戰爭豈是兒戲,稍有不慎便是敗局。諸葛亮在守荊州的安排上不妥當,可以說關羽之死、荊州之失,主要責任在諸葛亮是不容置疑的。

02

未能竭力阻止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導致國力大損

關羽之死,荊州之失,是劉備發兵攻打東吳的主要原因。而攻打東吳這一戰失敗,導致了蜀國國力大損。

因為關羽的死,作為兄弟的張飛,脾氣更加暴躁,出征前被末將范疆、張達所害,還攜張飛的頭顱投了東吳。這讓劉備征伐東吳的決心更加堅定。

劉備欲起兵伐吳,趙雲就面諫:「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願以天下為重!」學士秦宓面諫:「陛下捨萬乘之軀,而徇小義,古人所不取也。」諸葛亮為了救秦宓而上了一表勸劉備放棄伐吳,「苦諫數次」後再次率百官在校場諫阻。

為什麼劉備聽不進去?

要知道,諸葛亮不僅是丞相,更是軍師將軍,勸阻劉備並出謀劃策他責無旁貸!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在荊州人員配置上最後依了諸葛亮的方案,而不是劉備之前確定的方案,因而造成的荊州之失、關羽之死,劉備心中有怨,諸葛亮心中有愧。

在劉備心中對諸葛亮的怨恨消除之前,諸葛亮關於荊州和關羽的任何建議,劉備是聽不進去的。

在事關國家大事的關口,諸葛亮必須盡全力勸阻劉備,哪怕放下自己所謂的面子。

如果諸葛亮能誠懇地向劉備承認自己的失誤,並謀劃更合適的報仇方案,劉備怎麼可能聽不進去呢?畢竟從關羽身亡到劉備發動夷陵之戰,中間隔了兩年時間,畢竟劉備非常清楚興復漢室比給關羽報仇更重要。

而夷陵之戰的慘敗,不但將蜀國的軍事家底幾乎敗光,還搭上了劉備的性命。戰將折損、國力大損是後來蜀國歷年伐魏均無功而返的重要原因。

03

諸葛亮在治理蜀國時,並無長遠規劃

《三國誌》中評價諸葛亮:「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

說到諸葛亮治國「賞罰必信,無惡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其實並不盡然。

《三國誌》中曾提到法正,「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

有人告訴了諸葛亮,建議諸葛亮報告給劉備進行約束,但諸葛亮卻以法正輔佐劉備立了大功而不做處理,可見諸葛亮施行的是人治而非法治。

蜀國遭受夷陵之敗,國力受到了巨大衝擊,並且折損了關羽、張飛、黃忠三元大將,如何盡快恢復國力和挖掘培養人才應是重中之重。

可諸葛亮的性格缺陷卻讓他自己「事無鉅細」、「皆專之」。沒有充分的信任和授權,沒有建立良好的制度去管理國家,僅憑一己之力想扭轉乾坤。

更重要的是,在這種人治之下,只有辦事人員,沒有才能之士,因為凡有才能者必有個性,但是在諸葛亮的治下,是不可能允許個性存在的。

他需要的,僅僅是執行,而且是要不折不扣地執行。試想,這樣的管理方式,能培養人才嗎,不但有才能的人不願意受過多的制約和唯唯諾諾,而且人才的主觀能動性被消磨殆盡。

試想,一個對上級唯唯諾諾的執行者,他有能力、有習慣去質疑甚至改進他所接到的指令、任務嗎?

後果之一,就是在諸葛亮伐魏不再朝中的時候,朝中基本上處於空轉的狀態,造成宦官傳播流言、搬弄是非,數次生事而朝中幾乎無人阻止,而諸葛亮能做的僅僅是將生事的宦官處理掉而未能加以制度上的約束。

治國沒有長遠規劃,沒有國力儲備,沒有人才儲備,連年征戰,蜀國的人民幸福嗎?

04

諸葛亮用人存在重大問題

前面提到,關羽失荊州,原因是諸葛亮不待見關羽,因為關羽做事的風格可能不讓諸葛亮滿意。

或者說,只要與諸葛亮的想法不同的人,諸葛亮都不會喜歡,諸葛亮只需要執行者,不需要有頭腦的屬下。

第一次伐魏,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拒絕的理由:「此非萬全之計也!」

易中天解釋說諸葛亮認為魏延的想法太過簡單了,但退一萬步說,即便是魏延的想法簡單了,但這五千精兵僅僅作為主力的策應用來牽制魏軍也是相當不錯的。

諸葛亮為何在沒有與魏延進一步商討之前就武斷地否定呢?畢竟魏延在鎮守漢中長達五年以上啊!或許是魏延太有自己的想法了,並且當眾傷了他的面子,諸葛亮才不喜歡他。

這就為諸葛亮死後楊儀和魏延互指謀反、內鬥埋下了導火索。

後來司馬懿說:「諸葛亮平生謹慎,未敢造次行事。若使吾用兵,先從子午谷逕取長安,早得多時矣!」

這說明,連諸葛亮最忌憚的敵人——司馬懿都認可了魏延的方案,也認可了魏延的軍事才能。可諸葛亮卻扼殺掉魏延的才能,也失去了多麼難得的機會。

在馬謖的使用上,同樣暴露出諸葛亮用人的問題。

馬謖是馬良的弟弟,諸葛亮很喜歡。平定孟獲時,馬謖的意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諸葛亮也一直將馬謖帶在身邊,馬謖也發揮了很好的參謀作用,但是馬謖並沒有單獨領軍作戰的經驗。

在第一次北伐時,諸葛亮竟然用馬謖為主將去守街亭要地。守街亭只要穩、謹慎,讓王平為主將,馬謖輔之豈不更好?

對一名已經體會到自身缺陷的人才,諸葛亮非但不去保護、教導,反而將整個戰役的失敗歸罪到他的頭上,並把他殺掉,試問今後還有誰肯獻策、賣命?

俗話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那麼以諸葛亮的性格缺陷,導致他「用人也疑,疑人不用」,手下人要麼窩火,要麼窩囊。

能接納比自己能力強的人,能放手鍛煉新人,能勇於承認自身不足,能積極反思總結,善於傾聽他人的不同意見等等,在這些方面,都是準備幹一番大事業的人所應該具備的能力和素質。

05

諸葛亮做事不是謹慎,而是自負

單獨把這個方面拿出來,是很有必要的。前面講過了,諸葛亮自命不凡、清高、孤傲,做事有「潔癖」。

事必躬親是針對他能掌控的事情而言,但是這種特點放在他不能掌控的事情上,則變成了弱點。

很少有人提到諸葛亮第二次伐魏的失敗原因:

司馬懿早就料到諸葛亮欲效韓信暗渡陳倉之計,而舉薦郝昭在陳倉道口築城把守,城中只有三千守軍。

諸葛亮出兵之前,竟然沒有做任何偵查,直接出兵陳倉道,到了跟前才發現魏軍已經築城把守,無奈之下強攻陳倉城,「二十餘日,無計可破」,隨後魏軍後援趕到,諸葛亮糧盡而退兵。

諸葛亮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不曾想世事皆變化,哪怕是一次戰役,不去做好偵查工作也是致命的。

民間總是傳說諸葛亮如何如何戲弄司馬懿,可實際情況是司馬懿對諸葛亮研究深入,諸葛亮屢屢敗於司馬懿之手,而諸葛亮對司馬懿的認識僅限於「司馬懿深有謀略」。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諸葛亮不把心思用在研究敵人、研究戰況、,而是「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與處理內政時的「事無鉅細,亮皆專之」一樣,這樣的主帥,怎麼可能制定出料敵制勝的作戰方案?

謹慎和自負是根本不同的,謹慎建立在盡可能全面瞭解事物的基礎上,而自負是建立在自認為無所不能的基礎上。基礎不同,結果也不同,最重要的是,出現失誤後的處理方式也不同。

談這麼多,只是想讓一個被神化的歷史人物回歸一點他本來的面貌,雖然我們無法穿越回去確認解讀的正確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以史為鑒方能知興衰,以人為鑒才能明得失。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