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北上攻打樊城,擒於禁,斬龐德,一時聲勢浩大,引起了中原曹營震動。但樊城內的曹仁卻以必死的決心與城池共存亡,關羽也一時難以攻克。就像大雨讓曹營大將於禁一世英名毀於一旦一樣,關羽也遇到了大麻煩——孫權在背後偷襲了他的江陵城。就在關羽回救江陵城南撤時,堅守樊城的曹軍南線總指揮曹仁卻並沒有對關羽實施追擊,而曹仁不出兵追擊是因為一個人的勸阻,這個人就是趙儼。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事情發生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天。關羽攻打樊城,此時曹操出兵漢中,派遣平寇將軍徐晃駐守宛城以輔助樊城內的曹仁。趕上天降大雨,於禁等七支軍隊全部被大雨所淹,於禁投降,龐德被殺,史稱「水淹七軍」。等到於禁軍覆滅,徐晃進軍到後陽陵坡,關羽派軍隊駐紮偃城。徐晃到後,在小路上挖掘壕溝,表示想絕斷他們的後路,關羽的部隊燒了軍營撤離。徐晃得以到達偃城,連結軍營,稍稍往前推進。曹操派趙儼以議郎的身份參與曹仁的軍事,和徐晃一同前進。不過,因為其餘的救兵還沒有趕到,徐晃所統領的部隊還不能解圍。這時眾將領都責備徐晃,督促他去援救曹仁。趙儼對眾將領說:「現在敵賊包圍本已牢固,洪水還很大,我們勢單力薄,而又與曹仁隔絕,無法齊心合力,這樣行動的話,會使內外遭受失敗。現在不如進軍緊逼敵人的包圍圈,派間諜通知曹仁,讓他得知外有援兵,以此來激勵將士。估計他們被圍困不超過十天,還可以堅守,然後內外一起發動攻擊,一定能打敗敵人。如果有救援遲緩的罪責,我為諸位承擔。」眾將領都很高興。徐晃在距關羽包圍圈三仗遠的地方紮營,挖地道和用飛箭傳書給曹仁,屢屢互通消息。
關羽聽到南郡被攻下,立即向南撤走。曹仁召集眾將領商量,都說:「現在趁關羽危急驚恐,可追擊抓住他了。」趙儼說:「孫權想僥倖地在關羽與我交戰的時候,出其不意地控制他的後方,見關羽回去援救,擔心我利用他們兩敗俱傷,所以言詞謙恭,表示願為我效力,無非是乘機利用事變來獲取利益罷了。現在關羽已失去基礎,孤軍逃奔,更應讓他保存下去,作為孫權的敵人,如果窮追敗敵,孫權就不再防備關羽,而將成為我們的禍患了,魏王一定對此會有深思熟慮的。」曹仁解除防備,不追擊關羽。魏王曹操聽說關羽逃走,擔心眾將領追擊,果然急令曹仁不追。這和趙儼的計謀是完全一致的。
這個趙儼又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趙儼字伯然,穎川陽翟人。曹操迎接漢獻帝劉協,趙儼認為他才是順天命,能救國家的就是他了,於是前去歸順。曹操任命他為朗陵縣長。袁紹進攻許都期間,誘惑豫州的郡縣反叛曹操,許多地方也都響應了袁紹。陽安郡的都尉李通為表忠心徵收了綿絹準備送給曹操,趙儼認為這樣做反而讓民眾認為,不反叛更沒有好處。於是他寫信給荀彧,請示曹操後妥善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同時也被曹操調任為司空掾主簿。當時的於禁、樂進、張遼等三人相互不服氣,曹操任命趙儼為三個人的參軍,隨時進行開導勸慰,三人也逐漸地親近和睦。曹操征討荊州期間,任命趙儼為都督護軍,協調於禁、張遼、張郃等七路人馬。正是有了這樣的經歷,曹操才會派遣趙儼前來參預曹仁的軍務。
趙儼後來還擔任過征東大將軍曹休的軍師,魏明帝時期擔任過大司馬軍師,曹芳時期擔任過驃騎將軍,最終任職司空。
趙儼為什麼不讓曹仁追擊關羽,應該說這是他對荊州軍事形勢的正確把握,那就是荊州乃三國的利害糾結所在。如果關羽不死,哪怕是留下一個宜都屬於蜀漢,恐怕孫權永遠都不會敢對北方用兵。只可惜在大局觀上,孫權要比關羽高明得多,因而他不會給關羽留下東山再起的餘地,所以才會把關羽的所有退路截斷,儘管趙儼給他留下了機會,也同樣是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