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呂布幫助劉備,卻又沒有聯手對戰紀靈,就可以看出呂布還是很有頭腦。畢竟剛得到人家許多糧食,撕破臉總是說不過去。以轅門射戟的方式來逼退紀靈大軍,是當時最好也最節約資源的選擇。同時,更能彰顯了呂布武力的強大,呂布何樂而不為呢?
呂布挽起袍袖,搭上箭,扯滿弓,叫一聲:「著!」,書中還有一句詩詞,雖然是俗語,用在此處卻很貼切「弓開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一箭正中畫戟小枝。
呂布射箭之後,全軍將士一起喝彩,紀靈也不敢出聲。這一箭,就可以看出呂布的臂力箭術實在高出紀靈太多,此時若是反悔,紀靈必定走不出呂布大營。而張飛和關羽則沒有一句描寫,既沒有說張飛關羽稱讚呂布箭術高超,也沒有寫張飛嘟嘟囔囔說呂布箭術稀鬆。不過,不寫才最好,可以看出張飛關羽心中的矛盾——沉默確實是最可能的選擇。
從呂布幫助劉備,卻又沒有聯手對戰紀靈,就可以看出呂布還是很有頭腦。畢竟剛得到人家許多糧食,撕破臉總是說不過去。以轅門射戟的方式來逼退紀靈大軍,是當時最好也最節約資源的選擇。同時,更能彰顯了呂布武力的強大,呂布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呂布又是一個糊塗的人。
當紀靈回到袁術處,被袁術責備。紀靈表示呂布勇力過人,強攻不成,不如聯姻。袁術有一個兒子,而呂布的正妻嚴氏也有一女,如果能夠結婚,呂布必定會幫助親家袁術,此叫「疏不間親」之計也。
說實話,紀靈的這個計策實在不高明。歷代以來的所謂和親,真正能夠取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對和親的那個對象,無論是公主也好,是普通女子也好,只不過是一時的需要。一旦勢力強大,矛盾必定突出,而和親者也就死無葬身之地了。當然,具體在袁術和呂布之間,還是多少有些用處。
當呂布聽說袁術前來提親,心中遲疑。可是妻子嚴氏卻說,聽說袁術兵多將廣,早晚必定會做皇帝。而且袁術僅僅就是一個兒子,那麼自己的女兒以後就是太子妃、皇后了。女兒終身有托,而徐州也必定可以了無憂患了。嚴氏的算盤也打得挺想的。只是他光看到了袁術的強大和野心,卻沒看到袁術的缺陷和短命。曹操也好,孔融也好,都曾經評價袁術是塚中枯骨,早就死去多時,根本就沒有明天。
原本呂布是個明白人,可是聽到妻子如是說,一下子就糊塗了。呂布重賞使者,答應了這門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