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守荊州十八年,是因為他漢室宗親的身份還是能力極高?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表守荊州十八年,是因為他漢室宗親的身份還是能力極高?

說到三國時期的蜀漢集團,不少讀者往往會想到荊州。這是因為蜀國的興衰,也與荊州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劉備的事業,是從荊州開始;他麾下的人才、精銳士卒,也大都來自於荊州。但蜀漢集團輝煌的落幕,也是因為劉備不願意放棄荊州這個根據地,這才造成了後來的慘敗。奪取荊州失敗後,如日中天的蜀國就此一蹶不振,淪為了勉強自保的境地。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也曾強調過荊州的重要性:「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不僅如此,在魯肅為孫權提出的「二分天下」戰略中,荊州也是不可獲取的一環。

縱觀三國時代,不僅劉備孫權對荊州垂涎三尺,就連曹操、袁術等人也對它虎視眈眈。但令人疑惑的是,作為天下腹地的荊州,卻被一個書生劉表牢牢掌握在手中十八年之久。那麼劉表究竟有什麼能力,能在四面環敵的情況下,還能依然保證荊州不受戰火侵襲呢?

這個答案見於《三國誌劉表傳》注引《漢晉春秋》:「內不失貢職,外不背盟主,此天下之達義也。」在荊州剛剛穩定後不久,劉表不僅與當時掌控朝政大權的李傕郭汜交好,還與雄踞河北的袁紹達成了同盟。

從成效上來看,劉表此舉可謂是相當成功的。首先在名聲上面,劉表便立足於不敗之地。據《三國誌劉表傳》記載:「李傕、郭汜入長安,欲連表為援,乃以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假節。」

劉表選擇與漢獻帝劉協以及當朝權臣交好,因而他在政治方面上,便不會給其他梟雄留下話柄。在當時那個年代,做事情要講究師出有名,沒有理由是萬萬不能順利成事的。而這,也正是後來曹操之所以會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原因。

據《後漢書趙岐傳》記載:「劉表即遣兵詣洛陽助修宮室,軍資委輸,前後不絕。」眾所周知,董卓遷都長安之時,曾一把火燒掉了整個洛陽城。因而漢獻帝劉協在東歸洛陽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處於物資極其匱乏的境地。但是反觀劉表,他坐擁物資豐富的荊州,他用自己手中最不值錢的東西,換了讓自己名正言順的一批政治資本。正因如此,漢獻帝劉協才會承認劉表治理荊州的合法地位,並加封其鎮南將軍、荊州牧等職。

其次再看外交,早在袁紹初露頭角之時,劉表便力排眾議,選擇與袁紹結盟。不得不說,劉表看人的眼光確實很準確。袁紹雖然很有野心,也曾對荊州有過想法;但他卻是一個更看重自己名聲的人。劉表選擇與袁紹結盟,即便後者佔據了中原四州之地時,劉表卻依然能憑借這層關係,順利將整個荊州從中原亂局中給摘出去。不求進取,只求安穩。這便是劉表在坐穩荊州之主後,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情。或許在劉表心中,中立才是最為妥善安全的自保方法。

即便是後來袁紹和曹操相爭,劉表為了自己的目標,也還是選擇觀望態度:「太祖與袁紹方相持於官渡,紹遣人求助,表許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漢間,觀天下變。」因而不難發現,劉表雖然進取不足,但自保能力卻堪稱一流。

除此之外,劉表奉行的策略只是從道義出發。萬一遇上什麼不講理的人,荊州還依然會陷入戰亂之中。但縱觀劉表統治荊州的這十幾年來,期間雖然有幾次小打小鬧,但都被劉表輕而易舉的擊潰了。就連江東孫堅,也是死在劉表部下,黃祖的部將呂公手中。在劉表執政期間,孫氏一族也是十幾年無法上岸。另外還有個叫張濟的人,他也曾引兵入荊州界,卻在攻穰城時便被流矢射死在城下。

而劉表的最大依仗,便是荊州城內的精銳部隊。一方面,在中原戰亂之時,有十多萬流民進入到了荊州地界;這些人後來被劉表收編為了自己的嫡系力量。而另一方面,劉表和荊州六大豪族關係甚好,在他們的支持下,更是組建了一批精銳水軍,「帶甲數十萬」。 《三國誌周瑜傳》亦有記載:「劉表治水軍,蒙沖鬥艦,乃以千數」。可以看到,兵精糧足才是劉表立足於荊州的決定性力量。

從劉表一生來看,他並沒有將目光放在進取中原這上面。在安定了荊州之後,他只是一心一意的在荊州進行文化事業的復興工作。或許是劉表沒什麼野心,只想著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才讓自己給世人留下了平庸無能的印象。

但不可否認的是,劉表能安心的在荊州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並在適當時候參與一些積極的政治活動,這其實都出自於自己強大的軍事力量。有了這個最大的條件,劉表才有資格與漢獻帝劉協交易,才有底氣宣佈不參與任何勢力之間的鬥爭。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