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軍師,往往是智慧的化身,舉手投足之間,就可以令一支軍隊丟盔卸甲、讓一個諸侯國土崩瓦解。歷史上許多金戈鐵馬的戰場,都有著軍師的足跡,許多成功君王的背後,都有著軍師的身影。在三國時期,《三國誌·魏書·荀攸傳》中記載曹操取冀州,皆軍師荀攸之謀。攸旋轉為中軍師。亦有以軍師而掌兵權者。《三國誌·諸葛亮傳》中記載劉備以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後進為軍師將軍。
其中,就「軍師將軍」來說,無疑劉備為諸葛亮設立的一個官職。也即在軍師將軍這一官職的加持下,諸葛亮不僅可以為劉備出謀劃策,還可以掌握兵權,這凸顯出劉備對於諸葛亮的信任和重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蜀漢的歷史上,軍師將軍不止諸葛亮這一位,在孔明死後,還有一人曾擔任此職。
一
一方面,就諸葛亮來說,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赤壁之戰後,劉備趁曹操北歸之機,聽從諸葛亮之計,平定荊南四郡,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督令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負責調整賦稅,充實軍資。建安十六年(211年),諸葛亮與關羽、張飛、趙雲等鎮守荊州,劉備親自率軍在謀士參謀龐統的陪同下進入了益州。
建安十九年(214年),諸葛亮聽聞劉備攻打成都,且軍師龐統中流矢身亡。留關羽留守荊州,與張飛、趙雲率兵溯長江而上,攻克巴東,與劉備會師成都。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益州之戰中,雖然諸葛亮一開始沒有參與其中。但是,在劉備和劉璋陷入到激烈較量的時候,諸葛亮等人率軍前往益州相助劉備,最終擊敗了劉璋,奪取了益州。成都攻下後,因為前後立下的戰功,諸葛亮受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並受任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
二
由此,在蜀漢歷史上,諸葛亮是第一位軍師將軍。對於劉備來說,之所以為諸葛亮設立軍師將軍這一官職,顯然是為了方便諸葛亮執掌大權。也即軍師將軍這一官職,軍師可以出謀劃策,將軍則可以執掌兵權。等到劉備和曹操爭奪漢中之地時,諸葛亮作為軍師將軍,無疑可以更方便的鎮守後方。蜀章武元年(221年),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後,劉備於成都登基稱帝,正式建立蜀漢。
彼時,劉備任諸葛亮為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同年張飛被害,諸葛亮領司隸校尉一職。公元223年,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事務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前後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寶雞岐山境內),享年54歲。
三
另一方面,在孔明死後,他的兒子諸葛瞻曾擔任軍師將軍一職。諸葛瞻(227年-263年),字思遠,琅琊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期蜀漢大臣,丞相諸葛亮之子。在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諸葛瞻迎娶公主,拜騎都尉,襲爵武鄉侯。對於後主劉禪來說,顯然非常重用諸葛瞻。延熙七年至景耀三年(244年—260年),諸葛瞻累遷至尚書僕射,加官軍師將軍。
對此,在筆者看來,在諸葛亮去世後,不管是姜維,還是蔣琬、費禕等人,都沒有擔任軍師將軍一職,這無疑凸顯出了蜀漢上下對於諸葛亮的尊重,如同諸葛亮的丞相一職,也沒有蜀漢大臣繼續擔任一樣。當然,諸葛瞻作為諸葛亮之子,繼承父親軍師將軍的官職,顯然就不會讓人感到突兀了。景耀四年(261年),諸葛瞻擔任代理都護並任衛將軍,與輔國大將軍董厥共同執掌尚書檯,這意味著諸葛瞻已經可以執掌蜀漢朝政了。不過,在筆者看來,相對於他的父親諸葛亮,諸葛瞻的能力則相對有限。
四
最後,蜀漢後期,宦官黃皓弄權,朝中大臣都遷就庇護他,沒有人出來改正這一弊端。至於諸葛瞻,同樣沒能壓制黃皓。景耀五年(262年),姜維北伐敗回,諸葛瞻等人要求讓姜維擔任益州刺史,並削奪他的兵權。也即在北伐曹魏這一行動上,諸葛瞻秉承反對的立場,這和大將軍姜維形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公元263年,司馬昭發動了魏滅蜀之戰。在這場戰役中,姜維將鍾會率領的主力擋在了劍閣一帶。趁著這一機會,曹魏征西將軍鄧艾偷渡陰平,突襲到蜀漢腹地。對此,諸葛瞻率領長子諸葛尚、將軍張遵、李球、黃崇防禦綿竹(今四川德陽市)。
在綿竹之戰中,諸葛瞻不聽黃崇速占險要的建議,坐失兵機,出城與鄧艾決戰,兵敗被殺,綿竹失守。不久之後,後主劉禪出降,蜀國滅亡。對此,在筆者看來,對於蜀國的滅亡,諸葛瞻顯然要承擔一定的責任,面對率領疲憊之師的鄧艾,諸葛瞻只需要堅守下去,鄧艾一方自然是不攻自破。但是,非常可惜的是,諸葛瞻卻貿然選擇和鄧艾決戰,從而成為鄧艾的手下敗將,並直接導致後主劉禪放棄了抵抗。綜上,在蜀漢歷史上,劉備設立的軍師將軍一職,分別由諸葛亮、諸葛瞻這一對父子擔任。只是相對於諸葛亮,諸葛瞻自然有些名不副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