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面積與吳蜀面積進行對比 為什麼說曹魏江山占天下之八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魏面積與吳蜀面積進行對比 為什麼說曹魏江山占天下之八

很多人都不瞭解三國面積的事情,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事實上,魏蜀吳的面積也不是沒有差別,只不過這點差異與三國間實力差距的描述比起來,實在是微不足道。

一、為什麼魏蜀吳看起來差不多?

根據邊城玫女的《中國歷代疆域面積考》,在公元262年,魏滅蜀前夕,三國的疆域面積分別為曹魏291萬平方公里,蜀漢106萬平方公里,東吳145萬平方公里。

按照這個疆域對比,三國的總面積為542萬平方公里,而曹魏獨佔53.6%,而蜀漢和東吳分別占19.5%和26.7%。

但就這個數據對比,曹魏相比於吳蜀兩國仍然有絕對優勢,為何在地圖上的直觀感覺,曹魏和吳蜀連這個差距也沒有呢?

這是因為曹魏的疆域由本土和西域兩部分組成,而我們習慣將西域當做附屬國來看待,而只拿曹魏本土與吳蜀進行對比。

是不是這樣呢?

根據相關考證,西漢時西域都護府最大轄區的面積約為202平方公里,東漢魏晉以降,除去天山以南的部分地區和烏孫國,西域都護府轄區也應該不少於120萬平方公里。

如果我們將曹魏的面積中除去西域,曹魏本土就只剩下不到170萬平方公里的疆域面積,與吳蜀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事實上,無論兩漢魏晉,對西域的控制的確只在於小國的臣服和商路的控制,並沒有像本土十三州建立郡縣、徵收賦稅。軍事方面還要從本土派兵屯田,所以更不用說征發徭役和兵源。

換句話說,這樣對比曹魏和吳蜀面積本來也無可厚非。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只對比本土面積,曹魏和東吳蜀漢的面積差距非常微小,但我們看當時的人們對三國實力差距的描述:

「今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將欲飲馬於滄海,觀兵於吳會,何肯守此坐須老乎?」

這是劉備對孫權說的話,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劉備不會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可見這是劉備真實的看法。

而且當時不止劉備這樣說,著名的謀士參謀、政治家如劉曄、司馬懿、周瑜、魯肅等人都有過曹魏占天下之八/七等類似的說法。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異呢?究竟是地圖錯了還是他們說錯了呢?

二、東漢十三州

除了疆域面積,關於三國的地圖,還有另外一種呈現形式,那就是以東漢十三州為基礎的三國州郡圖。

從東漢十三州的劃分來看,曹魏幾乎獨佔了十三州之中的涼州、并州、司隸、豫州、兗州、青州、徐州、冀州、幽州九州,以及荊州和揚州的一部分;而吳國佔據了荊州和揚州的大部以及交州全部,僅僅3個州不到;蜀漢僅僅佔據益州一州之地。

魏蜀吳之間的對比,接近於9:3:1。

根據三國各自劃分的州郡來看,魏國劃分了約十三個州,加上西域共有14個一級行政區劃;而吳國分出交州的一部分,有4個一級行政區劃;蜀漢分益州北部為梁州,南部拆分出庲降都督府,共有3個一級行政區劃。

也就是說,魏蜀吳的對比接近於14:4:3。

雖然行政區劃並不能完全代表實力差距,但從東漢十三州沿襲下來的這一行政區劃的對比,卻與曹魏佔其八、天下三分有其二這樣的評價,有著驚人的吻合度。

那麼,這兩種評價哪一個更加接近真實的歷史呢?我們有必要瞭解一下,東漢十三州的劃分標準。

有一點可以肯定,一直到今天,行政區劃的劃分標準都不是面積而是綜合實力。比如上海的面積連新疆和田地區下屬的一個縣都不到,但卻和新疆處在統一行政級別,是因為它的人口、經濟等綜合實力很強。

同樣,在秦漢時代,劃分州郡也不全是面積的因素,而是要考慮人口、經濟、軍事等綜合實力是不是足以支撐設置一個州郡,要設置怎樣的行政區劃來管理。

東漢和三國劃分州郡的標準也大致與此類似,也就是說,要對比魏蜀吳的實力強弱,州郡的數量的對比,要遠遠大於面積的對比更接近真實的情況。

所以,相比於地圖上的面積,剛剛提到的9:3:1,或者是14:4:3,才更加接近魏蜀吳真實的國力對比。

然而,州郡畢竟存在主觀因素,通過這個數據,我們僅僅可以知道的是,曹魏的實力遠在吳蜀之上。

而要知道曹魏的實力究竟是占三國總體的十分之八或是其他比例,遠遠沒有這麼簡單。

三、實力的標準

在當今世界,要評判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是困難的,我們要衡量科技、經濟、軍事、人口、文化等等多方面因素。

然而,在三國時代,魏蜀吳在科技水平、軍事組織方式等方面都十分接近,又同屬於一個大的文化群,都是以農業為主要經濟來源的農耕帝國,因此衡量他們國力的主要因素其實就兩個方面-人口和耕地。

而在那個還沒有完全開發的時代,耕地面積與人口數量呈現出十分密切的正相關關係。也就是說,人口數量能夠很好的反映國家的實力強弱。

所以,要衡量魏國是不是佔了八分天下,相對精準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直接對比三國的人口數量。

這是一張三國人口分佈圖,三種顏色分別代表了魏蜀吳的人口密集地區,而空白地區則屬於人煙稀少的待開發地區。

相比於三國疆域地圖,這張圖上魏蜀吳的實力對比呈現出很不一樣的差距。曹魏所在的地區幾乎都是人口密佈,連偏遠的河西四郡也不例外,而東吳的東南沿海和西部地區呈現出大量的空白,蜀漢更是除了成都平原和長江沿岸以外,只有零星的人口集中區,更多的都是空白。

從這一點來看,魏蜀吳的實力差距的確比疆域地圖要明顯得多。

另外,雖然戰亂頻仍,沒有進行大規模的人口普查,但我們仍舊可以通過一些數據來相對精確的知道魏蜀吳的人口。

根據史料記載,蜀漢投降時,總人口(百姓+官吏+軍隊)大約是108萬口;東吳降晉時,總人口大約是256萬口。

而魏景元四年(263年),原魏蜀合計的總人口大約是537萬口,根據這個數量來估算,滅蜀之前的曹魏總人口大約是443萬口,幾乎相當於兩個東吳、四個蜀漢,比東吳和蜀漢總人口之和還要多90餘萬。

從人口數量上來看,曹魏和吳蜀的實力對比接近於9:5:2。

而且,由於西域長史府的特殊性,這個人口數量應當是不包含西域的。但西域也是曹魏的治下,雖然不如曹魏本土控制那麼全面,但幫助曹魏作戰、貢獻經濟收入這些不在話下。

也就是說,曹魏和吳蜀的真實實力差距,不僅不是面積上看的差不多,而是比9:5:2這個差距還要誇張。

由此看來,劉備們從州郡的數量和人口的數量做出的評價,遠遠比面積對比更加貼近於事實。曹操佔了整個天下的十分之八,似乎並不誇張。

所以,真實的歷史是,劉備和孫權還能夠與曹操分庭抗禮,守住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已經是非常出色的梟雄,至於諸葛亮北伐難以成功、孫權連合肥都打不過去,也是因為實力差距面前的無可奈何,而不完全是諸葛亮孫權不夠優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