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劉備,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跡。
這個問題的核心就在於劉備為什麼擁有英雄之名,劉備什麼時候擁有了英雄的稱號,這個英雄之名的份量,如此才能解釋為什麼曹操把劉備視作英雄。想要弄清楚歷史的真相,我們應當從史料出發,看看劉備被曹操接納之前發生了哪些事情,如此才能解讀曹操為什麼把劉備視作英雄。
我們要瞭解一個事實,在東漢中後期有評論人物的風氣,比如著名的月旦評,一般而言評價越高的人名氣也就越大,對於被評價者的個人發展還是十分有利,比如曹操,這個被士人批評的「贅閹遺丑」,也要強迫許劭給自己做一個「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價。
品評人物這種風氣只在東漢的士人群體之間流傳,對於一個人物才能的評論自然成為一個人登上政治舞台的資本,而被一個人視作英雄,無疑是極高的政治資本,這也是劉備為什麼在流亡時期依舊能夠受到各路諸侯關照的原因所在。
如果翻閱史料,會發現劉備的前半生並沒有什麼名氣,按照《三國誌》的記載,劉備幼年時家中東南角的地方有一顆桑樹有五丈多高,從遠處看上去就好像車蓋一樣,幼年劉備曾經指著桑樹說:「我將來一定會乘坐這樣的羽葆蓋車。」這個故事類似古代皇帝的玄幻典故,自證天命在我一個政治宣傳而已。
從真實的歷史視角來看,這個故事應當是蜀漢史官收集的奇聞異事,而且無法被證明。要知道在劉備一生的東征西討裡,並沒有幼年時期同宗的涿縣劉氏子弟跟隨,建立蜀漢之後也沒有同宗的劉氏子弟受封,似乎涿郡涿縣的劉氏宗族與劉備完全隔絕了關係,這一點令人十分困惑。
因為曹魏政權中的曹氏與夏侯氏,東吳的孫氏,都是同宗子弟輩出,這與蜀漢形成鮮明對比。但是這樣能夠從側面看得出來:早年的劉備只是一個普通人物,連同宗子弟都沒有選擇跟隨他,可想而知劉備在東漢末年的歷史舞台上多麼不起眼。那麼劉備的名氣是如何來的呢?英雄仁義之名又是誰宣傳的呢?
劉備人生的第一個貴人是盧植。盧植此人是東漢大儒,是一個文武雙全、能夠經邦濟世的全才,也是中古時期「五姓七望」之中范陽盧氏的鼻祖,當然盧植也是涿郡涿縣人,他與劉備是老鄉,盧植年輕時代師從東漢大儒馬融,是東漢末年海內知名的大儒。在盧植從政時期先後擊垮九江蠻和黃巾起義,也是知名的將才。
但是劉備與盧植的交集從史料來看很少,或者說盧植手下的弟子眾多,盧植根本不認識劉備,因為在《三國誌 先主傳》對於這一事跡的描述很少,但是劉備的同學公孫瓚卻為劉備幫助很多,另外盧植的同學鄭玄也成為劉備的關係網絡的一員。同學公孫瓚給予劉備是軍事的支持,鄭玄給予劉備則是東漢士大夫階級的支持。
而劉備得以結識兩人則是因為與盧植的關係,可以說盧植這個師傅給予劉備則是東漢上流社會的關係網絡,而這個網絡將會幫助劉備成就事業,儘管盧植和劉備的關係不夠密切,但是在劉備向上發展時,這些關係網絡則是重要的政治資本。
劉備的第二個貴人是孔融,也是孔融宣揚了劉備的英雄之名,此後劉備得以享譽天下得益於孔融扶的幫扶。
孔融此人是典型的儒生學者,也是東漢末年的士林領袖之一,他的身份也比較特殊,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又與東漢士人領袖李膺相交,李膺位列東漢士人群體的「八俊」之首,有「天下模楷」之稱,可以說孔融在東漢士人群體裡有著比較強大的號召力。
但是孔融作為儒生並不擅長軍事鬥爭。董卓當政時期,因為敵對董卓被派往青州做北海相,此時青州黃巾猖獗,孔融作為儒生抵擋不住,於是向北方軍閥的公孫瓚麾下的劉備求援,當時前去求援正是太史慈,太史慈在表達救援的目的之後,劉備十分驚訝。
備驚曰:「孔北海乃復知天下有劉備邪?」
從這裡的史料我們也能看到此時劉備只是一個無名之人,連劉備自己都沒有想到當世大儒孔融聽到過自己的名聲。
在劉備救援北海,擊退黃巾軍之後,孔融與劉備的關係密切,同時向青州和青州緊鄰的徐州兩地也宣揚了劉備的名氣,這使得劉備救人之急的名氣開始傳播。而且鄭玄此時也在青州,此後因為黃巾之亂,鄭玄避難到了徐州。鄭玄與孔融的關係密切,孔融曾經在高密縣特意設立「鄭公鄉」以此安置鄭玄,而劉備與鄭玄同屬於大儒馬融的傳承關係,劉備屬於鄭玄的師侄。
鄭玄此人是東漢時期的首屈一指的經學大師,幾乎統一了當時東漢的經學派系,可以說學術成就十分高,對於東漢士人的影響力十分強大,有了他的幫助,劉備的名氣自然在士林之中廣泛傳播,而且東漢末年的大勢力軍閥麾下通常都有大量的士人充當官吏,這使得劉備的名氣傳播十分廣泛。
劉備成就英雄之名的寶地:徐州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攻打徐州,田楷和劉備前來救援陶謙,劉備再次救人之急,曹操因為兗州叛亂不得已回師,而陶謙挽留下了劉備,他以劉備防禦曹操,作為陶謙的座上賓,劉備也是在這個時候劉備開始和東漢的士人交往。
徐州在東漢末年由於陶謙強力手段很快清除黃巾勢力的襲擾,大批飽受戰亂之禍的民眾逃到了徐州,比如穎川郡的陳群和父親陳紀,陳群大家都不陌生,但是陳紀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裡可以介紹一下,陳群的家族在東漢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士人家族,陳群的祖父是陳寔,也就是陳太丘,陳寔有兩個兒子陳紀、陳諶,這三人在東漢士人群體裡號稱「三君」,陳紀的地位可想而知。
另外徐州本地的士人大族子弟陳登也與劉備關係密切,陳登出生下邳陳氏,家族歷任二千石,在徐州本地極具號召力,陳登與劉備交往密切,他曾經頌揚劉備:
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
這個時候為了躲避青州的戰亂,大儒鄭玄也到達了徐州,受到了陶謙的款待,同時陳郡袁煥也到達了徐州避難。
這些大儒、名門子弟與劉備一起同為陶謙的賓客,他們之間的交往自然十分密切,而且陳紀的兒子陳群則被劉備征闢為別駕,使得兩者的關係更為密切,根據《華陽國志》的記載,劉備曾經向諸葛亮談及這段往事:
先帝亦言吾周旋陳元方(陳紀)、鄭康成(鄭玄)間,每見啟告,治亂之道悉矣,曾不語赦也。
由此可見當時劉備與大儒的緊密聯繫,同時也是在這段時間劉備也接觸到了大量這些大儒的思想,正如劉備自己所說的「治亂之道」,與天下知名大儒的交往對於劉備的思想促動也很大。
在陶謙去世後,徐州的士人對於劉備的印象十分好,這使得孔融、陳登等人勸導劉備接收徐州,而劉備也在徐州士人的推舉下接收了徐州,正式成為東漢末年的一方諸侯,此時的劉備再也不是一個無名小將,而是成為與曹操、袁紹、袁術等人平起平坐的漢末軍閥之一。
徐州士人的推舉和支持則是劉備成就英雄之名的關鍵,也是他們利用自己在東漢末年士人群體中的影響力塑造了劉備的英雄形象,袁煥,陳登、陳群、孔融等人最後都在漢獻帝劉協時期以及此後的曹魏政權中取得很高地位,這些名士的宣傳和傳播自然使得劉備英雄之名廣泛傳播,這也是為什麼各路軍閥都對劉備尊重的原因所在。
在建安三年(198年),劉備迫於呂布的攻勢,只得投奔曹操,此時的劉備作為徐州牧投奔曹操自然被曹操以禮相待,此時劉備在士林之中也有名氣,這也是為什麼曹操要封劉備為左將軍,這也是後來董承在密謀刺殺曹操的活動中為什麼要拉攏劉備的原因所在。
此外曹操欣賞劉備,也是因為曹操和劉備有著一段類似的經歷。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黃巾軍攻入兗州,兗州刺史劉岱在迎擊黃巾軍的過程中被陣斬,而曹操被濟北相鮑信以及兗州士人擁戴為兗州牧,最後曹操在兗州境內力破青州黃巾軍,保住了兗州士族的利益,由此兗州士族對於曹操十分支持,然而曹操最終因為殺死名士邊讓,使得兗州士族叛亂,差點失去了兗州這塊根據地,最終是在袁紹的幫助下得以奪回兗州。
而劉備也是在徐州士族的支持下登上徐州牧的寶座,而劉備主要軍事職責就是對付覬覦徐州的曹操,毫無疑問兩者的處境十分相似,都是士族為了對付外敵擁戴的州牧,但是區別就在於徐州士族對於劉備是忠心的,並沒有背叛劉備,而兗州士族背叛過曹操。
在曹操這個權貴子弟看來,一個出身普通的平民能夠得到徐州士族的擁戴,無疑是一件令人歎服的事情,這也是曹操沒有做到的事情,此外孔融等大儒對於劉備的推崇也是曹操未曾獲的美名,這些肯定加深了曹操對於劉備的欣賞,才會有《三國誌 先主傳》中的感歎: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