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劉備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關羽死後,劉備為他報仇的決心一天也沒懈怠。等到要出兵伐吳時,孫權才知道這次劉備不是鬧著玩的。孫權知道劉備要和他開戰時,已經拿出荊州要歸還劉備想要求和,但是劉備已經寫了決心義無反顧。其實劉備心裡也明白,荊州肯定是比關羽更加重要,不過現在就算拿回荊州,真正也沒多少地方,而且日後可能還會被孫權暗算,索性也就不會再信任孫權了。
首先,劉備要為兄弟報仇,關羽和張飛都因東吳而死,蜀漢軍隊「出師有名」。
有人說,劉備是蜀漢的皇帝呀,怎麼能去報私仇呢?按理來說,報私仇顯得不太妥當,但劉備恰恰是開國皇帝,原本這個皇位就有點「名不正言不順」,他必須做點事立威!如果連兄弟的仇都不報,別人會怎麼看劉備?劉備素來以「仁義」立世,自己的兄弟被殺掉,要是不聞不問,劉備的光輝形象也就站不住腳,位子更是坐不穩。
除了給兄弟報仇,劉備還有別的理由,那就是東吳奪取了荊州,這是不能忍的。有人說,劉備是「借」的荊州,東吳不能要回去嗎?其實這裡面有個問題,劉備「借」荊州不假,可怎麼「還」,是有規矩的。劉備起初沒有容身之地,「借」到了荊州,承諾取益州後,就歸還荊州。劉備後來真的取了益州,還取了漢中,隨後孫劉分了荊州。因此,劉備並非不「還」荊州,而是想一點點還,此時劉備兵威正盛,漢中決戰之後,再接下來就是攻打長安和洛陽,然後將曹氏集團徹底埋葬。所以說,劉備需要一個歸還荊州的時機,而這個時機,至少在佔領長安之後。
但是,東吳坐不住了,不願意看到劉備集團日益壯大,於是乎聯合曹操,奪取了荊州。在劉備看來,孫權不僅坑害了自己的兄弟,而且「背信棄義」,勾結「曹賊」,奪取荊州,這讓劉備伐吳顯得「名正言順」。劉備不僅要報仇,而且要「討賊」,那麼孫權為什麼成了「賊」?因為孫權對劉備不「義」,讓劉備抓住了把柄。在劉備看來,荊州遲早要「還」的,但什麼時候「還」,用什麼方式「還」,這得劉備自己說了算,孫權不能硬「搶」。孫權奪了荊州後,劉備滅曹的計劃宣告破產,如果荊州還在自己手中,就可以掌握主動權。此時的劉備,除了剛才提到的兄弟仇,失地恨,再有就是,劉備並不甘心,這不是劉備想要的結局,劉備要的是徹底消滅曹操。
因此,最根本的原因,是劉備已經喪失了揮師中原的能力,但是孫權的力量明顯弱於曹操,如果滅了孫權,佔據江東,劉備的實力將大增,也就有了消滅曹操的資本。至於孫權是否歸還荊州,這並不重要。孫權趁劉備根基未穩,就起兵奪了荊州,削弱了劉備的實力,這才是最大的問題!這讓劉備的矛頭調轉,對準了實力相對較弱的孫權。從這個角度看,這場戰禍,純粹是孫權自找的,所幸,孫權打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