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濬為什麼被稱為奇人?劉備軍關羽部下投效東吳身居要職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潘濬為什麼被稱為奇人?劉備軍關羽部下投效東吳身居要職

在歷史上一眾東吳重臣中,潘濬無疑是經歷最奇特的一人。只因他並非孫策時代元從,亦非孫權舉拔的淮泗士人,更非江東大族出身,而是原屬劉備軍關羽部的一屆降臣,年屆四十才投效東吳。

後來的蜀漢大司馬、孔明繼位人蔣琬,則是他的表兄。如此敏感身份,卻能在東吳朝廷深得朝野信任,官居要職,不得不說是三國中的一個異數。

潘濬少年時得「建安七子」之一的名士王粲賞識,後被劉表闢為江夏從事,斬殺貪贓枉法的沙羨長,一郡震竦。後為湘鄉縣令,治理地方有名。劉備領荊州後,以潘濬為荊州治中,典理州務。治中本身是刺史最重要屬官之一,位卑而權重。其實際地位,並不在南郡太守糜芳這個執掌大郡的真二千石大員之下。

關羽北征襄樊時,呂蒙率東吳軍白衣渡江,留守大將南郡糜芳、公安傅士仁皆率部反水,江陵城落入東吳之手,城中將吏僚屬大都投降了。潘濬本是無兵無勇的一介文官,對此無力阻止,只能閉門不出。

孫權入江陵後面見潘濬,潘濬伏床不起,涕淚交橫,哀哭之情不能自禁。孫權以楚武王時著名將領丁父、楚文王時名相彭仲爽等俘虜出身的楚國名臣為例,將潘濬與他們相比,並讓左右親隨用手巾替潘濬擦去淚水,潘濬才下地拜謝,同樣被孫權委任為荊州治中,荊州各地的軍事部署皆親自向其咨詢。

潘濬投吳後如魚得水,孫權對他不但厚賞重用,而且言聽計從,信任程度更超過大多數的江東舊臣。

芮玄與其芮父祉,兄芮良父子三代追隨孫堅孫策,可說是東吳開國元勳,所謂「以德義文武顯名三世」。而芮玄死後,孫權讓潘濬領其部曲,對私兵制的東吳政權而言,此舉是極大加強了潘濬的地位和影響力。

潘濬長期和陸遜鎮守荊州,文武配合,共掌州事;曾督諸軍五萬討武陵蠻,信賞必行,斬獲萬計,平息了荊州地區的這一長期夷患;

僅用千餘武射吏便拿下交州的驃騎將軍步騭,是東吳貢獻最大、名勢最高的重臣之一,他的增兵要求,孫權不能訣斷,被潘濬一言否決;

中郎將徐宗曾與孔融交好,自詡天下名士,放縱部曲不法,被潘濬果斷誅殺;

潘濬表兄蔣琬執政蜀漢後,武陵太守衛旌道聽途說,以為潘濬與蔣琬私下勾結,向孫權密告,反倒是自己丟了官職;

孫權稱帝后,潘濬入朝為九卿,對孫權喜歡打獵的愛好,即使望重如張昭亦不能阻止,潘濬作為後來降臣卻敢言能言,切詞諫阻,請孫權為自己「故息置之」,孫權竟當真為他「不復射雉(野雞)」;

呂壹亂吳,操弄權柄,逼凌百官,(或說受孫權指示,打壓江東士族官員),丞相顧雍、左將軍兼駙馬朱據皆被其整治,太子孫登屢次諫言無果,滿朝大臣皆不敢言。只有潘濬公然揚言要手刃之,而呂壹懼之而氣奪,因為害怕顧雍去後,潘濬代為丞相,才放鬆對顧雍的迫害。

呂壹事敗後,孫權下詔罪己,一面責怪諸葛瑾、步騭、朱然、呂岱等重臣不肯直言相諫,唯獨表彰陸遜和潘濬的憂心為國。

吳相步騭將潘濬與另外兩位丞相顧雍、陸遜同列,贊其「憂深責重,志在謁誠,夙夜兢兢」,「可謂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

陸機《辯亡論》則將潘濬與顧雍、呂范、呂岱同列為「以器任干職」的東吳名臣。

以潘濬一介降臣身份,能得到東吳上下包括孫權在內如此禮遇與優容,甚至長期名列丞相候選人之列,女兒更嫁與孫權寵愛的次子孫慮,與孫權結為兒女親家。

一方面當然因為他是荊州地區士族的代表人物,又被劉備重用,在孔明入蜀後,打理整個劉屬荊州的幕僚班子,所以東吳需要他的配合與合作,一如曹操任用崔琰,唐太宗信用魏征;

另一方面當然也是他的個人才具、品格操守為孫權所看重,所以哪怕在荊州統治鞏固之後,依舊將其如同元從功臣和江東士族一般的信重。

對比他的表兄蔣琬,劉備僅用其為百里之才,甚至一度因其不理政事欲殺之,稱王后方封其尚書郎。後得孔明栽培重用,最後竟能成為其繼位人。若當時隨行入蜀的是潘濬,其後在蜀漢政權成就,恐亦未必下於蔣、費。

陳壽在《三國誌本傳》對其評價,是「公清割斷、節概梗梗,有大丈夫格業」,將之與東吳後期名相陸凱兩人同傳。(《吳書十六·潘凱傳第十六》)

甚至極是推崇蜀漢、貶斥魏吳,參照《裴注》《通鑒》將三國誌改編為《續後漢書》 ,「正陳壽帝魏之謬、升《昭烈》為《本紀》,黜吳、魏為《列傳》」的郝經,亦讚揚潘濬是「方嚴疾惡,義形於色,梗梗有大節,有吳之棟石也。」

當然,吳占荊州後,武陵從事樊胄勾連諸夷,欲叛歸劉備,潘濬率吳軍將其平定之舉,亦有蘇轍認為忠於新主卻損於故主,不及樂毅仕宦於趙,卻不肯為其謀劃伐燕之策。

只因潘濬沒有為劉備死節,反而投效東吳,成為高官名臣,成書於明代的《三國演義》秉承「帝蜀寇魏輕吳」理念,才將其醜化為「平生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的小人。

而三國類遊戲的數據設置,受演義影響一直遠大於正史,因此其遊戲數據平平,被很多人輕視了其能力和作用,而絕不是劉備沒有給關羽留下足以安定後方的人才。

至於潘濬在荊州失陷後投吳,亦無足以苛責其人品。漢末還沒有明清理學大興後的君臣觀念,諸侯亂世,君擇臣臣亦擇君。魏蜀吳三國大量重要文臣武將,都並非僅仕一主,許多更「拔於亡虜」。

就如劉備賬下收容的眾多劉璋舊部,除卻法正這種帶路黨不提,剩下那些即使積極抵抗過劉備的,這些深受劉璋舉拔之恩的人,最後替劉璋殉死了?哪怕是豪言「斷頭將軍」的嚴顏,亦難例外。蜀漢開國群臣裡這些人更佔了相當部分。

《三國誌·蜀書》中提及潘濬,「先主入蜀,以為荊州治中,典留州事,亦與關羽不穆」,其實也間接說明了原因。

潘濬是個性烈如火、嫉惡如仇的性子,這點即使在東吳也絲毫無改,完全沒有通常降臣那樣如履薄冰、憂讒畏譏的自覺;

而關羽在史書中的評價,是「剛而自矜」,「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傲上而不忍下,出口則必傷人,如譏孫權為「犬」,黃忠為「老卒」,和新降之馬超比高下,要諸葛亮特地寫信安撫。

所以兩個人的性格作風恰好是針鋒相對,水火難容。

漢末士人一向秉承孟子「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之訓,

關羽和潘濬關係不睦,文武不和,上下有隙,潘濬沒有義務對關羽愚忠死節,也是情有可原。而劉備於潘濬本有舉拔之恩,潘濬在駐守武將先降,僚屬都率先投降的情況下,直到孫權親招,一番涕泣始歸,亦算不得相負。

畢竟荊州已失,潘濬一人的去向已難左右大局。他仕官於東吳,才會繼續是荊州本地士族的代表,否則不過一屆布衣,對劉備集團亦無關緊要。

不妨比照黃權,身居鎮北將軍高位,直接帶著約1/3東征軍主力和預備收復荊州後安置的僚屬三百餘人,投了「漢賊」曹魏,讓曹丕大喜過望封了四十二個侯(司馬昭滅蜀也才封了五十多侯),令蜀漢的損失何止百倍千倍於潘濬?

——蜀漢不可調和生死大敵,之後諸葛亮屢次北伐對象,從來是曹魏,非東吳。

可即使如此,劉備依然會說「權不負朕」,寬免其家人,這便是漢末時代正常的君臣觀。君臣互擇司空見慣尋常事,只要不是糜芳、法正這種直接叛主、積極帶路之徒,本亦無可指責。

因此糜竺為糜芳叛變之事面縛請罪,雖得劉備寬容,不久慚恨病死;而潘濬歸吳,其表兄蔣琬仕途卻沒受任何影響,以後更成為孔明繼位人、蜀漢執政者,與潘濬同登盟國之高位,為一時佳話。這才是真正的秦漢士人風貌,豈是明清君主臣奴思維影響下的《三國演義》之論可比的?

和潘濬這個荊州留守士大夫代表、荊州僚屬首腦處不好關係,正是關羽的跋扈性格所致;

當孫權親至,懇切相召,潘濬也隨其餘將吏一起歸附時,不止是他自己,而正代表整個荊州本地士族集團都拋棄了關羽、和遠在成都的劉備。

通常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從來不是真的說升斗草民,而就是先秦貴族、漢之世家、魏晉門閥、宋明士大夫這些社會中間階層,

屠城盈野如滿清亦可坐穩幾百年天下,最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比南明和農民軍更得官僚士大夫這些「民」之心。

當關羽被荊州士族拋棄時,其毀敗命運也就注定了,那些他平日善待的普通士卒對此根本無能為力,同樣只會為自家妻兒計將自己的主帥丟棄。

是以哪怕曹魏有意坐山觀虎鬥,不加追擊;關羽軍卻未經交鋒,直接潰散,終至敗亡。所謂「以短取敗,理數之常」。這也幾乎是古今興亡之至理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