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魯肅“有錢任性”:讓著名將領周瑜為之折服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時魯肅“有錢任性”:讓著名將領周瑜為之折服

「有錢就是任性」在去年開始流行,嶄新的一句潮流語,背後透露的卻是一種古已有之的心態:對財富自由的渴望,這是有錢;在財富自由的基礎上,讓自己的生活意志在一定範圍內不那麼受局限,這是任性。

這種心態並不新鮮,也可以理解,然而,如何盡量從正能量的角度理解它,並且去引導社會心態,這才是正道。三國時候的魯肅,是一個不錯的範例。

創業期:毫不猶豫將半數年收入贊助給周瑜

魯肅是大家熟悉的一個三國人物,不過,在大家的印象中,他似乎是諸葛亮、周瑜這兩位大佬級人物的附屬品。在《三國演義》裡,他經常夾在諸葛亮和周瑜當中,是個和事佬,像個窩囊廢,和「英雄」二字搭不上邊。不過,真正讀過史書的人,是不贊同這種說法的。實際上,這個魯肅還真是一位大英雄,用當今的話來形容,是一位「有錢任性」的大英雄。要不然,周瑜臨終前也不會特意寫信推薦他當繼位人。

據《三國誌》記載,魯肅自幼沒父親,和老奶奶住在一起,「家富於財」,說明他「有錢」。而他的「任性」如何表現呢?根據史書的記載,他的「任性」既不是表現在將豪車擱置不用,任其堆滿灰塵,也不是拿著大把錢送給騙子,看騙子到底能騙他多少錢,檢驗自己受騙的耐性。雖然魯肅也不把錢當錢,但他並不把錢用在揮霍和浪費上面,而是用在福利與接濟窮人方面,「性好施與」。

當時正是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軍閥割據,富豪一般會把財產藏著掖著,生怕有損失。魯肅則不然,他任性得很,根本就不治產業,把財貨散了,把田產賣了,「以賑窮弊結士為務」,一方面賑濟窮人,一方面用來社交,認識那些了不起的精英豪傑人士,為自己創業做準備。對於這樣的「有錢任性」,大伙當然喜歡,當時對他一片點讚聲,「甚得鄉邑歡心」。

當然,以上還只能說是大方,這個和「有錢任性」還不能完全掛鉤。下面再舉一例。

且說東漢末年各大英雄開始創業的初期,孫策看中了江東——他們孫家的故土。他和周瑜一拍即合,並委派周瑜給他籌款拉贊助。某日,當時身任「居巢長」的周瑜,帶著創業團隊來到住在臨淮東城的魯肅家,說要拉贊助。既然是贊助,而不是硬性指標,給多給少就看魯大戶的脾氣和度量了。

於是,任性的一幕出現了。

魯肅家的院子裡有兩個大糧倉,「肅家有兩囷米」,一囷米是多少呢?三千斛。一斛的量又是多少呢?魯肅是東漢人,用的當然是漢代度量衡,《漢書·律歷志》載:「十斗為斛。」三千斛就是三萬鬥。魯肅家那一年家裡多收了不止三五斗,而是收了兩個三千斛,總計六千斛,約六萬鬥。在農耕時代,農業收入往往是主要收入,那麼魯肅當年的收入大約是六萬斗米。

當時魯肅正在和周瑜喝酒,聽說要拉贊助,他隨手一指糧倉,說:我那一囷米,就給周公子您了。他毫不猶豫地就把三萬斗米,相當於一半的年收入送人了,這不叫任性,什麼才叫任性?

更何況,魯肅這還是高質量的「有錢任性」,因為送錢的對象不是騙子,不是奢侈的生活,而是後來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周郎。「有錢任性」,也得看對象,看質量。

周瑜被魯肅的「有錢任性」深深地折服,於是動情地說:我們這兄弟做定了。袁術聽說這事後,也覺得魯肅是個人物,於是任命其為淮臨東城的地方長官。

關鍵期:說服孫權抵抗曹軍才能任性過日子

赤壁之戰是千古名戰,具體過程就用不著介紹了。魯肅在這場戰爭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兩個:一是主動聯絡劉備,組成孫劉聯盟,為抵抗曹軍做好組織工作;二是勸說孫權下決心放棄投降的幻想,和曹操決戰。

在主戰派當中,有三個人的話對孫權的作戰態度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一是諸葛亮,他從戰略層面去勸說孫權抵抗,認為曹軍是強弩之末,而且不熟悉地形,不習慣水路,折騰不了多久;二是周瑜,他給孫權算了一個減法,將曹操的軍力從八十萬減到十五六萬,而且是疲憊之師,解除孫權關於軍隊數量對比的顧慮;三就是魯肅。不過,魯肅是個聰明人,不可能再去重複諸葛亮和周瑜的話,就從個人的感受去勸說孫權,其中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要不要活得任性。

這種話不好在大庭廣眾之下說,於是趁著孫權上洗手間的空當,魯肅把投降曹操後的生活進行了對比。他說,我魯肅投降曹操後,還是可以生活得很任性的。我可以回到老家,每天駕著破牛車,帶著幾個隨從,四處走走,喝喝酒,打打牌,自由得很;可以按部就班地混下去,說不定還能混個刺史太守之類的官,「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但是,孫權你一旦投降曹操,肯定會被遷移到洛陽一帶,在曹操的眼皮底下生活,錢可能還有,但不可能再任性了。

魯肅的這番話,切不可輕輕放過,他是從個人生活角度去打動孫權的心,而這個生活角度的核心就是:能否任性地生活。這番關於任性的話,可謂是摧垮投降派的重要理論依據之一,所以孫權感慨地說,魯肅你「廓開大計,正與孤同」,也就是說,魯肅從任性的角度,拓寬了孫權的戰略思維,說到孫權的心裡去了。

所以說,在遊說老闆進行新的舉措時,不但要從業務指標等方面著手,更要從心靈的舒適度、任性度著手。從這個角度看,任性也是重要的市場指標。

啟示錄:「有錢任性」也講究正負能量

魏晉時期,在中國人的性格史上,其實也是一個開始倡導任性的時代。比如,嵇康就是個「有錢任性」的貴族,鍾會去看他,他自個兒光著膀子打鐵,半天不和鍾會說話,把個剛愎驕狂的鍾會寒磣得夠嗆;司馬懿聘用他,他老大不客氣地給推薦人兼老友山濤回了一封信,說自己不修邊幅,懶散自由,不耐煩工作。

同樣是貴族的阮籍也任性得很,看人用青白眼,母親去世時,他正在和別人下圍棋,對手勸他終止棋局,他卻非要把棋下完為止。回到家中,阮籍一口氣喝下了兩斗酒,之後放聲痛哭,吐血不止。

古人為我們提供了不少高質量的「有錢任性」的範本。當然,也有些低劣範本,比如石崇比富,把人家的箱底貨——珊瑚,一把砸碎,然後賠上一大把同類產品。晉朝貴族類似的「有錢任性」者不少,但早被歷史的長河徹底唾棄。

近來人們羨慕的「有錢任性」,是對於財富和心靈舒適度的一種追求,這個可以理解,不過,從怎樣的角度去追求並實現它,到底是促進身心健康,還是導致身心焦慮,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