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孫權外號,今天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與大家一起分享。
在三國這段廣為人知的歷史中,孫權的形象實在不怎麼好,一方面來自於吳國在歷史上本身的存在感稀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跟他同時代競爭的人物,英雄形象都太過於耀眼。如關羽這種後世直接封神的人有之;諸葛亮這種歷代道德楷模的人有之;曹操這種性格分裂、形象複雜,無法用好壞定義的人有之……諸如此類的人物,數不勝數。相比他們,孫權作為一登場就接了一個好盤,一生都沒有經歷過重大失敗的「二世祖」,當然不會有太高的評價。但是即使如此,孫權也依然會有被爭議的話題,只不過這個勉勉強強算作「熱點」的話題,細究起來,其實可以算是孫權的一個「黑歷史」,那就是關於孫權軍事水平的討論。
眾所周知,孫權有個外號叫「孫十萬」,這個梗出自於著名的合肥之戰。根據《三國誌·張遼傳》的記載,孫權曾經「率十萬眾圍合肥」,結果最終被張遼「募其敢死者八百人,登鋒陷陣,大破之」,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教科書式的拉胯。這個戰績在後世被廣泛地拿來鞭屍,直到今天,隨著網絡媒介的廣泛傳播,更是成了孫權被屢次揶揄的污點。當然了,讀歷史就要以正史為根據,合肥之戰孫權失敗也是個不爭的事實,沒有必要強行洗白,只不過有一點值得考慮的是,孫權的軍事能力,能不能通過這一次作戰就下定論呢?
我們上學的時候,班上可以分為三類人,學霸、普通人還有學渣。學霸考得好是輕而易舉,甚至不用花多少力氣就能考100分,而普通人可能要認認真真的學才能考90分,但這並不丟人,因為學霸本來就是少數。具體到戰爭中也是一樣,後世名列武廟七十二將之一的張遼,就是那個在軍事上能拿滿分的學霸,而孫權則是一個普通人,他可能很努力,但是在面對學霸的時候依然會被揍得滿地找牙。但張遼並不能代表三國時代普遍的軍事能力,畢竟並非人人都是著名將領,如果要評價孫權的軍事能力,就要把他放到一個更平均和更大眾的範圍內,而不是專門找一流將領碰瓷,因此用合肥之戰這種特殊案例評價孫權是個弟弟,顯然是不夠客觀的。
那麼我們就要換一個角度,從孫權一生中所有直接或者間接參與的軍事活動,去總體分析孫權的軍事能力,才能得出更加準確的評價。孫權的一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01第一個階段是草創期
從孫策離世到公元208年孫權發動赤壁之戰為止,這個階段孫權主要的敵人是江東地區沒有徹底臣服自己的各地本土士族和山越人,以及荊州地區的劉表。那麼這個階段孫權做得如何呢?答案是對內和對外都有收穫,對內將反叛的士族基本上一網打盡,對外將劉表統治下的江夏奪走了一大半,並且斬殺大將黃祖。《三國誌·孫權傳》記載「權每出征」,意思是這段時間孫權經常自己帶兵出征,並且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戰果。當然硬要抬槓也可以說孫權是在「弱雞互啄」,對手本來也不強,但是仔細想想,一個十八歲就開始軍政一把抓好幾個省,要評價他是廢物,也不是人人都有資格吧?
02第二個階段從赤壁之後到公元229年孫權登基稱帝。
也就是這個時間段爆發了上面我們提到過的合肥之戰。但這裡要聲明一下,合肥之戰總計六次,孫權只在第二次輸得很慘,剩下的幾次孫權即使沒有達成攻下合肥的目標,也只不過是正常撤退。而拋開合肥看其他戰場,孫權任用呂蒙奪取了劉備手中的荊州、濡須口之戰擊退曹操「得三千餘人,其沒溺者亦數千」、拿下半個交州、又在夷陵任用陸遜擊退劉備……這一些列戰績,歸根到底是孫權在戰略上的眼光和佈局發揮的作用。軍事能力綜合來看絕不僅僅只有臨陣指揮的戰術,同樣也有在總體佈局的戰略,能夠任用有才幹的人執行自己的規劃,周瑜、呂蒙、陸遜等人的成功背後,如果真的將孫權的支持以及籌劃徹底拋開,只談著名將領的戰術成功,是否也是一種偏見呢?
03第三個階段,從孫權登基到公元251年病逝。
這個階段孫權的軍事活動倒真的可以說乏善可陳,沒什麼值得一提的。但這主要還是因為三國鼎立的大勢已經形成,魏、蜀、吳三國的疆域也已經穩固,就算把孫權換成一流的著名將領如韓信、白起等人,也不可能逆潮流而動。更何況是本身戰術能力就很普通的孫權,步入晚年的孫權,他的年齡和才幹都不足以支撐起發動大規模的戰爭了。
因此,孫權的軍事能力客觀來說只能算普通或者平凡,而且這說的也是他的戰術水平,戰略上孫權還是有其過人之處的。將第二次合肥之戰他的失敗作為嘲笑對象,並且因此無限貶低他的軍事能力,本質上是一種帶有情緒色彩的偏見。一場戰役絕不能作為決定性的評判標準,歷史人物身上也不應該套用粉圈邏輯,喜歡的無限誇大,不喜歡的無限貶低,這種歷史觀本身就不夠理智客觀,很容易陷入到誤區之中,這是我們應該規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