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殺死顏良後,斬其首還關羽是怎麼做到的?真相是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在殺死顏良後,斬其首還關羽是怎麼做到的?真相是什麼

關羽在殺死顏良後,如何做到「斬其首還」大家都熟知嗎?接下來三國中文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

公元199年,袁紹召集步兵十萬,騎兵一萬,準備南下攻打許都,剿滅曹操,官渡之戰即將拉開帷幕。當時曹操親自進軍黎陽近郊以誘敵,同時他讓東郡太守劉延屯白馬,以使曹軍在第一線防禦袁紹時能對袁紹的堡壘一目瞭然。後來,曹操又把注意力轉移到南面具有地理優勢的官渡,於是守禦白馬只剩延緩敵軍渡河進軍的意義了。第二年二月時,袁紹派出大將顏良進攻白馬,由於東郡太守劉延手中的兵力不足,他只能向曹操請求支援,一時間,白馬危急。

若白馬淪陷,袁紹的大軍就可從此處輕鬆渡河南進,曹操兵力上的劣勢就會進一步顯現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曹操為了解除側翼威脅,北救劉延。謀士荀攸建議,率軍先佯裝在延津渡河,做出一副要襲擊袁軍後方的姿態,誘使袁紹分兵鎮守延津,與此同時,曹操輕兵急進,奔襲白馬,攻其不備。袁紹不知是計,他果然分兵向西,挺進延津。曹操則趁機引兵向白馬疾進,當曹軍距白馬十餘里時,顏良才發現了曹操的軍隊,顏良大為震驚,倉促迎戰。曹操派張遼、關羽率先進攻,關羽躍馬陣前,在看見顏良的麾蓋時,他直衝過去,在萬眾之中刺死顏良,斬其首級而歸。曹操揮令大軍衝殺,袁軍大敗潰散,於是曹操解了白馬之圍。

在《三國誌》的記載中,稱關羽在誅殺顏良後有一個動作,叫「斬其首還」,然而在三國時期還沒有馬鐙,在馬上作戰,都是用長矛和槍去刺,而用大刀砍,是不現實的,因此關羽用的肯定不是青龍偃月刀。既然如此,那關羽在殺了顏良後,是如何做到「斬其首還」呢?難道關羽還要下馬後用佩刀割下顏良的頭顱嗎?

事實上,在將領廝殺的時候,都是有護兵跟隨的,而這些護兵主要有三個作用,一是當己方將領獲勝時,將對方將領的腦袋割下來帶回去,二是敵方將領獲勝時,將己方將領的屍體搶回來,三是己方將領獲勝時,跟對方護兵廝殺,並阻止對方搶屍。在這樣的情況下,很有可能是關羽誅殺了顏良,然後關羽的護兵搶奪了顏良的屍體並將首級割了下來。

筆者認為,斬首這件事並不一定是關羽做的,很有可能是關羽的護兵做的,但是誰斬首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解白馬之圍的是關羽,而不是關羽身邊的護兵。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