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劉備當皇帝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狡兔死,走狗烹」是亙古不變的帝王之術。統一天下之前,歷代帝王,禮賢下士,與大將們義結金蘭,肝膽相照,君臣其樂融融。然而,在統一天下後,這些帝王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變得冷酷無情,抓住這些跟隨自己征戰天下的老部將們一招之錯,動輒滅三族、誅九族。
劉備雖然和關羽、張飛桃園結義,「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作為一個帝王,也不會免俗。如果劉備沒有病逝於白帝城,北滅曹魏,東吞孫吳,統一三國,他第一時間最可能殺掉的是關羽和張飛。依據演義中相關內容,從關羽和張飛兩個方面分析如下。
關羽為何被殺
大致設想下蜀漢統一三國的情形,如果蜀漢統一三國,那應該是依據諸葛亮在隆中提出的待天下有變,從荊州、漢中兩個方向出兵的。第一路由關羽從荊州出發,佔據襄陽、樊城,殺奔許昌,威震華夏。另一路由劉備或諸葛亮帶隊,從漢中出發,奪取曹魏雍涼二州,進而會師於許昌、洛陽。蜀漢掃滅中原後,應該由關羽帶領強悍的荊州水師,沿長江順流而下,與孫吳展開決戰,並滅掉東吳。
如果蜀漢按照這個設想,滅魏吞吳,關羽有一半滅魏之功,全部吞吳之勞,將是蜀漢劉備以下權勢最大之人。關羽將掌握蜀漢大半精兵強將,門生故吏遍佈蜀漢,牽一髮而動全身。關羽作為蜀漢集團的二把手,坐鎮荊州,大權在握,掌握蜀漢一半精兵。如果關羽黃袍加身,與劉備分庭抗禮,甚至滅掉劉備的益州,也是不費吹飛之力的。因此,關羽成為了劉備統一三國後,第一時間想要除掉的對象。
在統一三國前,關羽心裡肯定沒有反叛的想法,如果成功後,這誰也不清楚他會不會產生自立為王的想法。關羽就像是漢高祖劉邦時期的韓信,為漢王朝任勞任怨,征戰沙場。如果沒有「兵仙」韓信的「還定三秦、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就沒有巍巍四百年大漢河山。然而,劉邦統一後,他先奪取韓信的兵權,後降封韓信為淮陰侯,隨後呂後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將韓信斬殺於長樂宮。
劉備的老祖宗劉邦能幹出「過河拆橋」的事,劉備也可能繼承「優良傳統」,伺機除掉功高震主的「武聖」關羽。這其實並不難理解,劉備和關羽在統一天下前,是肝膽相照的兄弟,在統一天下後,卻成了互相猜忌的仇人。歷代被殺的功臣還有很多,如被勾踐殺的文種、被秦始皇殺的白起、被朱元璋殺的功臣李善長、藍玉等數不勝數了。
如果蜀漢統一三國,關羽不僅功高震主,最主要的是他狂妄自大,不懂得「大丈夫能屈能伸」的道理,容易被抓住把柄,最後身亡。
張飛為何被殺
張飛性格豪放,和眾位同僚能打成一片,與劉備的關係也很融洽。他還沒有造反的心機,即使有人在劉備的耳朵旁煽風點火,劉備也不會相信的。按照道理來說,誰被殺,張飛也不會因功高震主被殺。沒錯,張飛即使大權在握,也會珍惜與劉備、關羽在桃園結義之情,不會輕率反叛。面對毫無心機,大大咧咧的張飛,劉備怎麼也不會將屠刀伸向他的。
然而,各位讀者忽略了一個情況,張飛是最重義氣的,如果關羽被劉備無情斬殺,他是不會坐視不管的,肯定會為關羽伸張正義,為其討回公道。這時,張飛不得不直接面對「兇手」,曾經的大哥劉備。按照張飛的性格,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他是不會為了金錢利益,與劉備妥協關羽被殺的事實的。
如演義中,關羽死後,張飛終日以酒度日,「旦夕號泣,血濕衣襟」,還常常鞭打部將,嚴重者打死。他聽說劉備只顧自己稱帝,忘了關公血海深仇,親自到了成都,面見大哥劉備,說出了如果劉備不為關羽報仇,便寧死不想見劉備之言。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飛曰:「陛下今日為君,早忘了桃園之誓!二兄之仇如何不報?」先主曰:「多官諫阻,未敢輕舉。」飛曰:「他人豈知昔日之盟?若陛下不去,臣捨此軀,與二兄報仇。若不能報時,臣寧死不見陛下也!」
因此,如果關羽因功高震主被殺,張飛會立刻舉起反對劉備的大旗,為關羽報仇雪恨,不死不休。結果只能為倉促起兵的張飛,不敵老謀深算的劉備,兵敗身亡。或者還有這樣一種可能,深諳帝王之術的劉備,在除掉關羽之時,設計將張飛騙進京城,一杯毒酒了事。
總結:如果劉備沒死,統一三國,他最想除掉的就是功高震主的關羽和同生共死的張飛。可能劉備在桃園結義時,心裡想的就是通過結義,讓關羽和張飛為自己賣命打天下,而不是純正的兄弟結拜情誼。如為何劉備在關羽死後,第一時間是稱帝,兩年後才討伐東吳,為公元報仇雪恨。至於諸葛亮,他是和蕭何、張良、劉伯溫一樣的 智者,能急流勇退,是能提前退休的,不是劉備第一時間想要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