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曹操家還亂倫的三國皇族:東吳權貴都是姻親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比曹操家還亂倫的三國皇族:東吳權貴都是姻親

要說三國曹、劉、孫三家的家事,劉家是最簡單的,而曹、孫的家庭比較複雜,相對而言,孫家最複雜。確實是這樣的。孫權娶的徐夫人是徐真的孫女,而徐真是孫權的姑父,也就是說,孫權娶的是自己的姑侄兒。孫權的兒子孫休,娶的是東吳大將朱據和自己親姐姐魯育公主生的女兒,從輩分上說,這位朱夫人乃是孫休的外甥女。孫休後來又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朱據的孫子朱宣,從朱宣的角度說,他娶了自己祖母(魯育公主)的侄女,也就是比他高一輩分的姑媽。簡直亂套了。

在此用以下文字來描述因孫權的惡趣味愛好而導致的當時吳國貴族之間混亂的姻親關係:

●張承和諸葛瑾本是年歲相仿的好朋友。張承妻子死後,孫權出面做了媒,把諸葛瑾的女兒嫁給張承。張承和諸葛瑾的女兒生了兩個女孩,一個嫁給孫權的兒子孫和,另一個嫁給陸遜的兒子陸抗。但陸抗的外公其實是孫權的哥哥孫策。也就是說,本來孫和是陸抗的堂舅,現在兩人卻成了連襟。並且孫和跟大張氏生的女兒後來又嫁給了陸抗跟小張氏生的兒子陸景。

●孫權有兩個女兒,大的叫孫魯班,小的叫孫魯育。孫魯班嫁給周瑜的兒子周循,周循病死後改嫁給全琮。全琮的堂孫女全氏才貌雙全,於是在孫魯班的唆使下,孫權把全氏許配給了最小的兒子孫亮,儘管都未成年。也就是說,本來孫亮是全氏的爺爺的嫂子的弟弟,現在兩人卻成了夫妻。

●孫魯育嫁給了朱據,生了兩男一女。孫權再次做媒,把孫魯育和朱據的女兒朱氏嫁給了孫權的兒子孫休。也就是說,本來孫休是朱氏的親舅舅,結果兩人卻奉孫權之命結成了夫妻。

●孫權有個堂侄子叫孫恭,孫魯育和朱據的其中一個兒子朱損娶了孫恭的小女兒。孫恭的兒子孫峻,則和他的遠房堂姑、同時也是他的妹夫的大姨媽孫魯班通姦。而孫恭的大女兒則正是全氏的母親。也就是說,孫恭本來是孫魯班的遠房堂兄妹(二人的祖父是親兄弟),孫恭的三個子女,本來都是該喊孫魯班遠房堂姑的,但實際上,大女兒得跟著老公喊孫魯班嬸嬸,小女兒得跟著老公喊孫魯班大姨媽,兒子則喊孫魯班甜心……

以上這些並非本文的重點,僅僅是道提供趣味的開胃小菜,用以印證文章的標題。下面要說的才是正題。

孫權一共七個兒子,長子孫登本來是太子,此人聰明仁孝,深孚眾望,得到了年輕一代的吳國名士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的合力輔佐,這個眾星捧月的格局被時人稱為「太子四友」。他們四人分別是重臣諸葛瑾、張昭、顧雍以及過世的良將陳武的後代,如此華麗的陣容擔任太子的輔弼,意味著孫權本人以及朝野上下都已毫不懷疑地將孫登視作國家未來的希望。可惜孫登三十一歲那年一病不起,死在孫權前面。

論人品,孫登確實是謙謙君子。在他活著的時候,對弟弟孫和十分親敬,「待之如兄」,甚至屢次想把太子之位讓給孫和。等他一死,孫和就真的被立為了太子。孫和也是個不錯的儲君人選,無論在道德還是能力上都和孫登不相上下,一度得到孫權的寵愛。在被立為太子之初,幾乎誰都以為他將在若干年後順利接手東吳帝國的皇位,但是,彷彿受到了詛咒一般,他後來的遭遇比兄長孫登更為淒慘。

孫權在立了太子之後,對另一個兒子、孫和的弟弟、被封為魯王的孫霸又備加寵愛,程度「與和無殊」。這樣的做法在正常人看來確實不可思議了些,於是一些心懷叵測的人果然利用了這一點,於是朝廷大臣逐漸分化為對立的兩個派系,互相攻訐不已。心懷叵測的人裡面,首當其衝的是「全公主」——嫁給了全琮的孫權長女孫魯班。她無疑是整部三國歷史裡最富有野心和權術的女人,數百年後的太平公主和她相比都要相形見絀。

事情的起因在於孫魯班跟孫和的母親王夫人不和,也許最初她只是想藉機除掉王夫人。一次孫權得了重病,孫和在桓王(孫策)廟中為他祈禱,而孫和妃子(上文提到的大張氏)的叔父張休——從前的「太子四友」之一——住處離桓王廟很近,便邀請孫和到他的住處。本來是件好事,孫魯班卻到父親面前告了一狀,說太子在和張休算計呢,就等您一死他好繼位,還有他的母親,您的夫人王氏,聽到您病重,高興得不得了。孫權聽了大發雷霆,王夫人知道後憂懼而死,孫和從此也日漸被疏遠,而他的厄運遠未到頭。

裴松之的註釋引用晉時殷基的《通語》,記載了當時朝臣分屬的派系,支持太子的一派有陸遜、諸葛恪、顧譚、朱據、滕胤、丁密等人,支持魯王的一派有步騭、呂岱、全琮、呂據、孫弘等。不難發現,太子黨包括了昔日孫登身邊「太子四友」中在世的三人(諸葛恪、顧譚、張休——雖然名單裡沒提到張,但他是太子妃的叔父),以及以正直聞名的陸遜、朱據。而魯王黨則大多是奸佞小人,其中孫弘是出名的陰險之徒,全琮雖是良將,卻素來德行有虧,名列魯黨應是妻子孫魯班唆使,呂據更不足論,唯有步騭、呂岱參與其中讓人殊不可解。

派系鬥爭的後果是致命的,最後孫權親自操刀定讞,兩派玉石俱焚:孫和被廢,陸遜氣死,張休、朱據被殺,顧譚遠放;魯王賜死,全琮之子全寄等也遭誅殺。

如果從動機來分析,無論是「立長」還是「立賢」,孫和都是繼承皇位的不二人選,何況他已經身居太子之位,地位明明不容置疑,為何會出現裂縫,日漸動搖,乃至撼動根基,終致傾頹?常見的看法是孫權晚年昏庸日甚,反覆無常,舉動乖理,而孫魯班等險人又從中挑撥。這是只得其表,不得其裡。孫魯班等人的挑撥恰恰是晚年的孫權所期望利用的,他之所以敢於屢次冒險做出看似不合邏輯的廢立之舉,原因在於他需要借此來打擊乃至除去自己的心腹之患,而被他視為眼中釘、必欲除之而後快的第一人,正是對他最忠心耿耿的丞相陸遜。

孫權為什麼非要除掉陸遜不可?這一問題已有學者分析過,在此簡要轉述如下。第一,陸遜是江東的世家大族,姻親甚為顯赫,枝連葉蔓。第二,呂蒙死後,陸遜一直鎮守武昌,吳國上自太子,下至步騭、諸葛瑾、潘浚、朱據等將相都與遜交好。到孫權晚年,國土疆域大致已確定,孫權對外攻雖不足,守則有餘。即無陸遜,亦可劃江自保。第三,孫權為身後之計,怕嗣主駕馭不了遜,所以陸遜等越是擁戴太子和,孫權越疑惑不安。他不僅逼陸遜致死,並且還追詰陸遜的兒子陸抗,正是猜忌陸遜的表現。第四,江東基業本來是孫權從兄長孫策手中繼承的,但他對孫策的兒子並不與己子同樣看待,孫權諸子雖孩提亦封王,而策子卻終身為侯,這一點,連孫權本人也是不無內疚的。孫權病了,不向其父武烈皇帝堅禱告,卻偏向兄長禱告,正說明權內心隱處也覺得對不住創業的兄長,怕他怪罪,所以才有此舉。而陸遜為孫策的女婿,孫權對他的猜忌就更深一層。

江東初興之時,可稱英傑薈萃,待到孫亮繼位,已是良臣凋零,孫魯班聯合姦夫孫峻誅殺首輔諸葛恪,操持權柄,百官人人自危。後來孫亮和孫魯班都被孫峻的堂弟孫綝廢黜,繼位的孫休又誅殺孫綝。孫休只活了三十歲,此後孫和的兒子孫皓繼位,殺人如麻,殘暴無度,直到國家覆滅,這一切追源溯始,都要拜孫權一手造成的兩宮之爭所賜。當離死亡已經不遠的孫權環顧膝下,不得已而立了幼子孫亮為太子時,他是否產生過一絲懊悔,一絲悲涼?

綜觀孫權一生的表現,有人認為他是「七分功績,三分過失」,這顯然是太過寬容的觀點,因為晚年的惡跡足以毀掉他之前所有美好的聲名。兩宮之爭並非因昏庸所致,也並非僅僅是一小撮奸佞之人挑唆的後果——它實際上是吳國最高領袖孫權有預謀地、惡意發動的一場意在排斥異己、鞏固權力的政治大清洗,這一事件不但從肉體上消滅了陸遜、朱據、張休、顧譚、吾粲等一大批忠誠、正直、善良的大臣,也在精神上使這片國土上的人們迷失了善良的本性,令他們信仰缺失,價值觀混亂,人與人之間變得無法信任,互有敵意,這種人際爭鬥在孫權死後依然傳續不斷,彷彿他不散的陰魂仍舊籠罩著這個國度。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