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對三國的格局有哪些影響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赤壁之戰對三國的格局有哪些影響呢?

赤壁之戰是東漢末年曹操南攻荊州之戰役;亦可單指於長江赤壁-烏林一線之決戰。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最著名之戰,也是第一次在長江流域的大規模水戰。

208年(漢獻帝劉協建安十三年),基本控制北方的曹操率大軍南下荊州,佔據荊州的劉琮投降。曹操追擊劉備,後劉備派遣諸葛亮出使江東協議結盟,孫權派遣都督周瑜、程普率軍與劉備組成聯軍,在長江赤壁以黃蓋詐降火攻大破曹軍的連環船,曹操落荒北回。

此戰後,曹軍退守襄陽,曹孫劉三分荊州,奠定三國鼎立之勢。劉備勢力迅速崛起,在之後10年佔領了荊州(兩湖)和益州(四川)大片土地,建立了蜀漢。

南取荊州

曹操經200年官渡之戰、207年北征烏桓,完成了統一北方的戰爭。建安十三年正月回到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後,立即開始在軍事上和政治上準備向南用兵:

於鄴鑿玄武池以練水軍;

派遣張遼、於禁、樂進等駐兵許都以南,準備南征;

令馬騰及其家屬遷至鄴,實際上做了人質,以減輕西北方向馬超的威脅;

罷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自任丞相,進一步鞏固了他的統治地位;

以罪名殺掉數次戲侮及反對自己的孔融,以維護自己的權威。

208年7月秋,曹操南下,以下荊、吳。不久,劉表在8月間病逝,而曹操接受了荀彧的意見,先抄捷徑輕裝前進,疾趨至宛、葉,另以趙儼為章陵(郡治在今湖北棗陽東南)太守,徒都監護軍,護張遼、於禁、張合、朱靈、李典、馮楷、路招七軍,9月,曹軍到達新野(今屬河南省)。劉表之子、繼位荊州牧的劉琮知道這消息後,接受了蒯越、韓嵩及傅巽等遊說:「若備不足御曹公,則雖全楚不能以自存也;若足御曹公,則備不為將軍下也」,投降曹操。當時依附劉表的劉備屯兵樊城(今湖北襄樊北半),劉琮卻不敢告知已向曹操投降,劉備亦一直不知道曹操南下,直至曹操到達宛的附近時才發現,於是派親信詢問劉琮,此時劉琮才派宋忠通知劉備,劉備既驚駭又氣憤,只好立即棄樊南逃。

曹劉追逐

在南渡漢水至襄陽時,劉備麾下諸葛亮曾勸他攻劉琮奪襄陽,但劉備不忍心進攻劉表之子,繼續南走,另派關羽率船隊從水路前進。然而,劉琮左右及荊州十餘萬人投歸劉備,隨劉備逃走,結果使劉備軍隊的速度大大減慢,只能日行十多里,有人勸劉備留下民眾,先走江陵(故楚郢都、今湖北江陵),但劉備不願意。劉備既南走,劉琮麾下王威勸劉琮反口,以奇兵擄獲曹操,乘勢問鼎中原,可是劉琮不採納。當時江陵貯有劉表的大量糧儲、器械等,來到漢水的曹操聽到了劉備南走的消息,恐怕劉備得到江陵軍實,於是派樂進守襄陽、徐晃另屯樊,而自己則放棄輜重,親與曹純、曹休等率虎豹精騎五千追討劉備。

起初,江東魯肅借名為劉表弔喪,而實際上探聽劉備等人的意向及消息。魯肅到達夏口(今湖北武漢漢口),知道了曹操南下,於是晨夜兼道;待至南郡時,劉琮投降、劉備南逃的消息傳出。魯肅北走,在當陽長阪與劉備會面,勸說劉備與孫權連合,劉備同意。然而追了一日一夜急行三百餘里的曹軍在長阪(今荊門南)追上劉備,當時劉雖有十多萬眾,輜重數千,但被甲士兵少,一觸即潰,劉備便棄妻子,與張飛、趙雲、諸葛亮等數十騎逃走,曹軍於是奪得劉備輜重、糧草不計其數,甚至擄獲劉備的兩個夫人。張飛率領廿騎斷後,據水斷橋,瞋目橫矛叫喊:「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曹軍無人敢近,劉備得以逃生。另一方面,有人看到趙雲向北走,暗示趙雲投曹,劉備卻擿手戟斷言「子龍不棄我走也」,最後趙雲成功將甘夫人與還是嬰孩的劉禪救出。劉備和自漢水東下的關羽水軍會合,並與劉表長子江夏太守劉琦所部一萬餘人退至夏口。

而曹操亦沒有繼續追擊劉備,而是趕往江陵。他立即採取安頓州吏民的措施,下令「荊州吏民,與之更始」,大力宣傳荊州「服從之功」,荊人因此封侯者就有十五位,引用荊州名士韓嵩、鄧義等;而益州牧劉璋見曹操已得荊州,於是遣兵送交曹操,表示願意接受征役。曹操便以接收回來的荊州水軍,準備東征劉備,順勢侵吞江東的孫權。賈詡勸說曹操宜先利用荊州的資源、休養軍民、穩定新佔地、孫權自會來降,可是曹操沒有接納,後世裴松之亦認為賈詡之說「未合當時之宜」。約休整兩個月後,曹操便留曹仁駐守江陵,自己親率大軍東征。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