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什麼打不過曹操和孫權,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三國當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臥龍與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可是我們的劉備大哥兩個全佔了不說,更是有五虎上將相助,依然打不過曹操與孫權,這又是為何呢?
1、 劉備只具備人和、而沒有地利與天時
要說三國當中誰的人脈最廣,誰的人緣最好,除了我們的劉備之外,無人可以與其相提並論,從一開始就有兩兄弟生死相隨,不離不棄,之後一步步得到了五虎上將,更是將臥龍與鳳雛全部收入囊中。
但是我們要明白一件事,打仗不是靠一兩個人就可以解決問題的,要論三國第一猛將除了呂布,誰敢稱第一,結果還不是讓曹操給活捉了。你再強一個人能幹挑多少人,哪怕項羽再世也只是單挑過百人而已,叫一聲"萬人敵",當真以為自己一個打一萬人了?
所以說手中有五虎上將,更有臥龍與鳳雛,但是沒兵沒地盤,你怎麼跟人家鬥,曹操大軍南下之時,但凡劉備手中有兵,還用得著一路逃亡嗎?如果不是東吳也下定了決心要跟曹操一決死戰,劉備一輩子都沒有出頭的機會。
雖然在頂級武將上面曹操不如劉備,但是人家兵多將廣,一個打不過,哪就派兩個,沒有什麼事情不是人多搞不定的。趙雲長阪坡七進七出,如果不是曹大人愛才,直接放箭,趙雲早就變成了一個刺蝟,還會有後來的神將趙雲嗎?張飛斷橋一聲巨吼直接將對面嚇出心臟病來,可若不將橋給弄斷,當真可以阻擋後面的追兵?
說到底歷史從來都不是某一個人或者說某幾個人就可以搞定,也許某個人因為自己的人設從而讓天下百姓認可,但是再怎麼認可,也要有地盤有人口才行。
劉備奮鬥了大半輩子,終於得到了西蜀之地,可我們都知道古代的西蜀之地從來都不是什麼繁榮昌盛的地方,也許用窮山惡水來形容更確切一些。各種的山路十八彎,沒有便利的交通就不會產生巨大的經濟市場,為什麼劉備明知道自己實力不足的情況下,還要向東吳發動夷陵之戰,就是希望打破自己的僵局,讓自己有生之年可以從西蜀這個地方走出來。
只能說有足夠的信心是好事,但是信心跟實力不成正比的時候,很容易讓自己滿盤皆輸,先是關羽大意之下失掉了荊州,之後更是在夷陵一場大敗,從而讓自己剛有的一點小成績全部葬送於此。
說白了劉備只是有著頂級的人才,卻沒有天時與地利,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從大義上來講,人家就是佔據了天時這麼一個重要的環節,不管你承不承認,只要曹操還沒有稱帝,他就屬於正統,這是不容改變的事實。
而孫權更是佔據了地利,長江的天險直接將曹操八十萬大軍毀於一旦,雖說當時屬於孫劉聯軍,可實際上一直衝鋒打前陣的都是東吳,連曹操都沒有一舉將東吳拿下,是誰給劉備信心,讓他認為可以擊敗東吳的。
看似劉備手中握著王牌,不論是五虎上將還是臥龍與鳳雛,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可實際上劉備也只是佔了天時、地利與人和當中的人和而已,也就是說劉備只是佔了三分之一的勝算而已。
2、 劉備意志不堅定,被情感所困惑
縱觀古代的所有開國天子,對於情感幾乎都沒有太多的重視,但是我們的劉備不同,在很多時候他比較感情用事,明知道關羽的性格有問題,卻依然讓關羽一個人獨守荊州,但凡給他派一個腦子不進水的軍師,最後的結果也不至於這樣。
說白了就是心態問題,也許是劉備的出生等原因,或者說他一輩子都沒有站在很高的位置上,所以劉備沒有大局觀。在我們很多人看來,劉備有一股子小家子氣,比較容易計較一些小恩小惠。
跟東吳的孫尚香結婚這種事,根本就不是讓你找一個女人這麼簡單,這相當於兩家聯盟,最後居然會鬧到讓孫香尚回娘家這種地步。
在我們現代的各種影視劇當中,身為一朝天子,哪怕不喜歡後宮的某個妃子,可是為了國家天下事,硬著頭皮也要跟後宮的妃子虛與委蛇,而我們的劉備也不知道是直男屬性還是別的原因,跟孫尚香沒有生下一男半女也就算了,更是讓人家受不了孤獨寂寞,吵著鬧著回娘家,從而讓蜀漢與東吳之間產生了巨大的裂縫。
說實話,但凡孫尚香只要還沒有回東吳,在東吳的眼中,劉備就是自家人,就算孫權不認可劉備這個妹夫,但是孫老夫人卻是真心把劉備當成自家人,只要這層關係還在,當時的關羽還會讓東吳偷襲嗎?
這就是所謂的親家變仇人,明明兩家人關係很好,卻因為劉備的夫妻矛盾問題,從而上升到了孫劉兩家聯盟的破裂,在關羽看來自家的大哥劉備都跟東吳鬧翻了,自己也沒有必要慣著東吳的臭毛病,於是雙方的矛盾再一次加深,最終釀成了大禍。
也就是說劉備有野心,但是他的情感戰勝了野心,從而讓自己的一盤好棋一步步走到絕路。反觀曹操與孫權,都是野心勃勃之輩,一切以利益為主,說到底劉備跟曹操還有孫權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劉備的內心其實還不如諸葛亮。
3、 劉備先天不足
從表面上看起來劉備屬於中山靖王的後代,並且還被天子親封為劉皇叔,可實際上劉備依然還是幾大勢力當中最弱的一個。身為一個賣草鞋的二道販子,跟一個賣棗的紅臉和賣豬肉的黑臉,三個人坐在一起喝了一頓酒,果斷就開始了自己的創業過程。
當曹操已經十八路諸侯發起者時,劉備如果不是以公孫瓚的名義,連坐進去的資格都沒有,一個傳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中山靖王,聽起來是正統的皇親國戚,可實際上這種身份遍地都是,如果不是漢獻帝劉協實在是沒有人選了,也不會封劉備為皇叔。
可以說這才是劉備真正創業的第一步,但是很快自己的大本營就被曹操給拿下了。一直到赤壁大戰之後,劉備才算是有了自己的地盤,但是先天不足的問題也慢慢暴露出來。
不論是曹操還是孫權,都有自己一套經營模式,也就是管理自己的下屬的一套標準,但是劉備卻因為自己的起步太晚,並沒有形成自己特有的規則,
也就是說沒有自己的中心戰略思想,很多戰役都是走一步看一步,根本就沒有萬全的規劃,什麼樣的人才應該放到什麼位置,這些問題也隨著劉備的地盤越來越大,從而全部暴露了出來。
關羽是一個人才,但是守荊州真心不合適,或者說劉備多年來的習慣,讓關羽養成了一種目中無人性格,無視任何的律法,張飛更是敢質疑任何上級的命令。
說實話這些問題我們在曹操哪裡可以看到嗎?曹操表面上看起來愛才如命,實際上自己的手下如果不聽話,曹操果斷就拿了對方的人頭,根本沒有二話,不管任何時候曹操所實行的都是軍令如山。
哪怕表面上唯唯諾諾的孫權,對於東吳的掌控之力也非同小可,在跟曹操開戰的時候,整個東吳吵的沸沸揚揚,但是等孫權將開戰這個決策定下來之後,其它的任何不同意見的聲音瞬間消失。
而這一點劉備根本就做不到,諸葛亮出山之後執行任何軍令都要劉備進行配合,就是因為關羽張飛不配合,為什麼諸葛亮一定要劉備的佩劍,就是擔心命令無法很好的執行下去,最終讓所有的努力全部化為烏有。
說白了就是劉備看起來很有人情味,但是這種所謂的人情味卻直接限制了他未來的發展,我們都知道不論任何的公司或者集團,只要他們還想發展壯大,規章制度是重中之重。
任何人都必須按照規章制度來辦事,不然的話這樣的企業根本就無法長久,關羽的失敗從表面上來看只是一次大意而已,可是從本質來講,就是因為個人的無組織無紀律行為,從而導致嚴重的後果。
不是沒有人給劉備提過這樣的問題,但是因為劉備已經養成了這樣的一個習慣,明知道這是不對的,卻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沒有實行下去,一直等到劉備死後,諸葛亮接手大權,才真正的將規則實行下去。
總結
從表面上看劉備有五虎上將,更有臥龍與鳳雛,可實際上天時、地利與人和只佔一成,個人意志又不太堅定,容易被感情所左右,不能做到帝王的無情無意,更是因為自己先天性不足,所以看似強大的蜀漢集團,實際上卻是脆弱不堪,不要說統一三國了,能守到最後也是因為諸葛亮給力而已,不然的話劉備死的時候,蜀國就該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