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戰敗曹操敗走華容道 曹操為什麼會選擇這個地方逃跑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赤壁戰敗曹操敗走華容道 曹操為什麼會選擇這個地方逃跑

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曹操逃跑,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起華容道這個地名,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公元208年,在赤壁之戰中遭遇慘敗的曹操沿著華容道撤退,成功逃回了中原。於是,「曹操敗走華容道」成為了我們津津樂道的一個三國典故。

曹操敗走華容道

不過,華容道這個地名雖然耳熟能詳,但絕大部分人卻不清楚它到底在什麼位置。那麼,華容道到底在哪裡呢?曹操當時為什麼不走別的道路,而是非要選擇從華容道撤退呢?

接下來,小編就從歷史和地理的雙重角度,來解答這些問題。

一、華容道在哪裡?

要說華容道,就必須先說一說雲夢澤。

在先秦時期的江漢平原,也就是長江和漢江交匯的三角洲地帶,曾經有一片廣袤的古代湖泊群,被稱為雲夢澤。它的大體位置從今天的武漢市以西,一直延續到荊州的東部,東西寬度可達400公里以上。孟浩然的詩中所提到的「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說的就是這個地方。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雲夢澤卻漸漸的消失了。由於長江和漢江的積沙沉積,雲夢澤的地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本的湖泊群逐漸被沉沙形成的陸地分割和截斷,變成了由星散的小湖泊組成的濕地地貌。到了曹操生活的三國時代,這裡已經不再是廣袤無垠的湖泊,變成了一個水草叢生,煙瘴四起的泥濘沼澤。

古雲夢澤和華容道的地理位置

而我們要說的華容道,正是由東西方向橫穿這片大沼澤的一條捷徑。

在古雲夢澤的西北方向,也就是今天湖北省潛江市龍灣遺址一帶,是古代華容縣的置所。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說:「從此道可至華容也。」意思是說,所謂的華容道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不過就是一條通往華容縣城的道路。

而按照史書的記載,曹操在通過華容道時「遇泥濘,道不通,乃令兵士砍蘆葦、蒿草填路」,甚至出現了「羸兵為人踏藉,陷泥中,死者甚眾」的現象。可見,華容道本就是一條橫穿沼澤、蘆葦叢生、十分難走的泥濘小道,毋庸置疑。

雲夢澤景象

就像魯迅先生所說的一樣:世界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實際上,這個世界上也本沒有「華容道」,只不過是曹操曾經由此穿過雲夢沼澤,去往華容縣,所以才被後人記住,成為了今天人盡皆知的華容道。

那麼,這就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既然華容道是一條橫穿沼澤,十分難走的泥路,為什麼曹操非要從這條道路上逃跑呢?

二、曹操為什麼要走華容道?

想要說清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分析一下曹操赤壁之戰的整個行軍過程。

公元208年,曹操從中原出發,準備南下征討荊州。此時,荊州牧劉表去世,劉表的兒子劉琮選擇了出城投降,把襄陽拱手獻給了曹操。

襄陽自古都號稱是南北軍事戰爭中的咽喉要地,拿下襄陽後,曹操不費吹灰之力的進入了江漢平原,並且繼續南下追擊劉備,一舉又攻破了荊州重鎮江陵。

此時,曹操俘獲了荊州的大量的士卒、糧草和戰艦,志得意滿的他打算畢其功於一役,順江流而下,一舉殲滅孫吳政權。所以,他從江陵出發,沿著長江順流而下,直撲江東。可是,當他到達了烏林這個地方時,軍隊中發生了嚴重的瘟疫,又遭遇了劉備和周瑜率領的孫劉聯軍。此時,曹操只能選擇在烏林江邊紮下營寨,和孫劉聯軍對峙。

赤壁之戰形勢圖

於是,歷史就在這個地方上演了我們熟悉的一幕:周郎火燒赤壁,曹操大敗而歸。

那麼,假如你是曹操,面對赤壁之戰的重大失利,此時會選擇往哪裡逃跑呢?

首先,赤壁之戰發生在江漢平原上。從地形圖可以看得很清楚,江漢平原的西北方向是巴山和秦嶺山脈,北部則是綿延千里的大別山山脈。曹操想要北歸,就只有延原路返回,先回江陵,再到襄陽,進而向北返回中原。除此之外,別無他路。

襄陽是從江漢平原返回中原的唯一門戶

其次,江陵是曹操這次討伐孫吳的大本營,在那裡囤積了大量的糧草。在當時那種人困馬乏、瘟疫橫行的情況下,曹操當然要盡快回到江陵進行補給,以便穩定人心,

既然要回江陵,曹操也有水路和陸路兩種方式可以選擇。我們知道,曹操的戰船都在赤壁之戰中被燒掉了,他當時根本沒有船可以乘坐,即便是有,也不會愚蠢的去選擇逆長江的江流而上。所以曹操根本不可能沿著長江水路折返江陵,只能選擇陸路。

曹操行軍和撤退路線圖

於是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當時的曹操其實並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面對他的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走陸路,以最快的速度返回江陵。所以,假如我們在地圖上將烏林和江陵這兩個地點連接一條直線的話,正好就必須穿過雲夢澤,經過所謂的「華容道」。

引述復旦大學張修桂教授的說法:

「華容道橫貫整個江漢平原中部,東南端起自今洪湖縣烏林,中經今潛江縣龍灣華容縣故址,西北直抵南郡治所的今江陵縣,全長150公里。」

也就是說,烏林—華容—江陵,這條路線是曹操逃跑的唯一選擇,即便是面對一道泥濘坑窪的大沼澤,他也要硬著頭皮闖過去。為了盡快撤離,他甚至不惜「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也就是犧牲掉那些老弱殘兵,用他們的身體來鋪平道路,以供馬匹踐踏而過。

三、《三國演義》中對華容道的描寫是真實的嗎?

說到這裡,我們已經把曹操敗走華容道的整個經過和原因弄得比較清楚了。那麼,這就帶來另外一個問題:《三國演義》中關於華容道的劇情和真實的歷史有多大的差別呢?

其實,《三國演義》畢竟是演義小說,為了使劇情緊張刺激,就難免會有一些和史實矛盾之處。在這裡我僅列舉三點:

1.華容道並非是一條山路。無論是在小說還是電視劇中,華容道都被描繪成了一條貫穿於高山峻嶺之中的狹長谷道。但通過我們前文的講述可知,華容道地處古代雲夢澤的中心,屬於長江和漢江的沖積平原,實際是一條地勢非常低窪平坦的沼澤小路,兩側根本不可能有高山環繞。

電視劇中,華容道的拍攝地都選擇在狹長的山谷之中

2.曹操當時或許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狼狽。首先,赤壁之戰中曹軍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突如其來的一場瘟疫,在這種瘟疫的席捲下,曹軍早已失去了戰鬥力,而曹操也早就萌生了退軍的心思。其次,按照史書記載,周瑜雖然燒燬了一部分的戰船,但還有一部分是被曹操自己燒掉的。試想一下,曹操有時間燒船,說明他當時逃跑的並沒有那麼的倉促和狼狽。

3.曹操並沒有遇到關羽的攔截。根據《三國誌》記載,關羽率領水軍趕赴夏口支援劉備,並且跟隨劉備參加了赤壁之戰。在時間點上推算,他不可能提前出現在一片茫茫的沼澤地中等著曹操。事實上,按照《山陽公載記》中的記錄,當時追擊曹操的並不是關羽,而是劉備本人。而且劉備僅僅是在曹操順利通過華容道後才抵達,並沒有出現在曹操的前面進行攔截。

結束語

說到這裡,或許已經清晰明瞭。歷史上的華容道其實完全是另外一個模樣,無論是和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還是和我們心目中的所思所想,都有著很大的差別。

千百年來,由於地貌的不斷變化,原來曹操走過的那條「華容道」早已變得無法辨識,成為了江漢平原上的一方普普通通的沃土。在現在的湖北潛江和監利一帶,雖然流傳著很多和曹操、關羽有關的地名,但實際上大多都是來自後人的杜撰,並沒有真實的史料可以佐證。

然而,在中國人的心中本來就存在著兩部「三國」,一部是《三國誌》中的真實史料,一部則是《三國演義》中驚心動魄的故事。事實上,「華容道」早已不再是一個普通的地名,而是演變成了一個特殊的文化符號。真實的華容道已經無法探尋,但人們心中的華容道卻永遠存在,它烙印在荊襄大地上,植根於人們的心中,永遠揮之不去。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