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統一北方後,依附於他的韓遂為什麼要起兵造反?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操統一北方後,依附於他的韓遂為什麼要起兵造反?

你真的瞭解韓遂嗎?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韓遂在東漢也是一大軍閥,而且和馬超的父親馬騰是好友,但是後來兩人關係又破裂了。官渡之戰前夕,馬騰和韓遂都依靠的是曹操,但是後來馬超又把韓遂推到了起義的位置就等於說和曹操又站到了對立面。當時韓遂和馬超為什麼又成了統一戰線的隊友了呢?而且曹操統一北方後韓遂為什麼還要反曹操?這雙方實力差的就有點多了。

說起漢末三國時期的西北著名將領,很多人會想起馬騰、馬超、龐德等人,其實當時有一位人物比他們更為有名,不僅導致了漢末西北地區長達數十載的混亂局面,還對三國鼎立局面的行程產生了重大影響。從今天開始,就將系列介紹這位人物,他的名字叫做韓遂。

韓遂,原名韓約,字文約,涼州金城人氏。他不是一介草民,反倒曾經是一位漢朝官吏,是一位名士。《後漢書‧董卓傳》注引《獻帝春秋》中說,韓遂早年擔任過州的從事。

《三國誌‧武帝紀》注引《典略》中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韓)遂字文約,始與同郡邊章俱著名西州。(邊)章為督軍從事。(韓)遂奉計詣京師,何進宿聞其名,特與相見,遂說進使誅諸閹人,進不從,乃求歸。」由這段記載可以發現幾個有價值的信息。

其一,韓遂與很多同時期的名士一樣,對於東漢末年宦官專權、造成天下大亂的社會現狀保持了清醒的認識,並且對於宦官專權深惡痛絕。他利用了晉見當時手握重權的大將軍何進的機會,直言進諫,要求誅殺宦官,這也說明了韓遂具備明確的政治理想,對於東漢王朝的發展和生存仍抱有幻想,希望通過當權者的努力改變現狀。

可惜當時何進並沒有採納韓遂的意見,韓遂只好失望而歸。這次失望的會面對於韓遂的影響很大,可以說打碎了他對東漢王朝的幻想,改變了他對朝廷、時局的看法。

其二,從這段記載中也可發現韓遂在涼州當時具有較高的威望。另據《後漢書‧董卓傳》注引《獻帝春秋》中稱韓遂為「涼州大人」。這個「大人」在范曄的《後漢書》中有兩種意思:一是指「大家豪右」(見《後漢書‧岑彭傳》注引),二是指「豪傑」(見《後漢書‧馬援傳》注引)。這兩種意思都證明韓遂屬於涼州士族的代表人物。之後韓遂叛亂,涼州很多官吏爭相依附,也可證明他在涼州的影響力。

韓遂與曹操還有做一段淵源。據《三國誌‧武帝紀》載:「公(曹操)與遂父同歲孝廉,又與遂同時儕輩」,而從後來韓遂與曹操見面的情況來看,他倆很可能在早年就認識。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