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張苞。
張苞是張飛之子,蜀國中後期重要將領之一。父親張飛死後他逐漸嶄露頭角,與關羽的後人關平一起被人稱為「小關張」。本來該大有前途的他,卻不幸英年早逝。諸葛亮得知消息後,也吐血暈倒。對於張苞的死,諸葛亮為何反應如此之大?張苞究竟有多重要?以下便是個人觀點。
《三國演義》描寫:
張苞望見,驟馬趕來,不期連人帶馬,跌入澗內。後軍急忙救起,頭已跌破。孔明令人送回成都養病。不多日,忽報有人自成都來,說張苞身死。孔明聞知,放聲大哭,口中吐血,昏絕於地,眾人救醒。孔明自此得病臥床不起。
諸葛亮聽到消息後竟吐血暈倒。後人作詩歎曰:
悍勇張苞欲建功,可憐天不助英雄!武侯淚向西風灑,為念無人佐鞠躬。
首先分析張苞對蜀國有多重要
我們先回顧一下張苞的戰績他首戰宜都界口,東吳謝旌號稱萬夫不當,但在張苞手下走不過三十個回合,便敗下陣去。追擊謝旌又被大將李異阻擋,交戰二十回合。正壓倒李異之際,卻被譚雄偷襲射倒坐騎。情勢轉危,李異持斧砍來。幸好關興趕到,救下了張苞。
二戰夷陵,吳將夏恂一回合就被殺掉。他與關興聯合去挑戰韓當和周泰。韓當和周泰可能是看到夏恂死狀,嚇得不敢應戰。張苞的武藝可見一般。後來又分別在鳳鳴山,殺死魏將薛則。南安城下,刺死崔諒。
由此可見張苞武勇一點也不輸給他老爹,可以說是虎父無犬子。蜀漢上下可都把張苞作為張飛的繼位人來看了。
而且當時蜀漢也陷入了人才凋零的困境。自從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被孫權殺死之後,蜀國就接連損失大將。張飛因醉酒鞭撻軍士,被殺。馬超病逝,黃忠夷陵之戰被馬忠埋伏,流箭中肩,回去就死了。五虎上將就死了四個,其他雜將更是死傷無數。以致後人歎到「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可以說張苞是蜀漢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將才,他遭意外而亡,就更加重了蜀國的人才失血局面。
而且張苞出身根正苗紅,他爹是先主劉備的結義兄弟,他的兩個姐妹都嫁給了後主劉禪。可以說是皇親國戚。自古用人先用自家人,更不用說他繼承了父親遺志,對蜀漢忠心耿耿了。所以後主和諸葛亮對他都寄於重望,希望他成長起來,早擔大任。
如果他沒有早死,以他的才能,說不定後來北伐都沒有姜維這個魏國降將什麼事了,而是換他主持大局。蜀漢北伐大業也不會毫無寸進,反而可能打進中原,活捉曹丕小兒了。
那麼諸葛亮聽到張苞身死的反應會這麼大呢?
其一是因為諸葛亮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諸葛亮對張飛這些蜀漢老人很有感情的。張苞是張飛的後人,諸葛亮視他為子侄,所以諸葛亮對張苞的感情很深。但是趙雲死時他也只是流淚很久,為什麼到張苞就吐血暈倒了呢?張苞份量雖然重,但想必也不會超過趙雲這個老友在諸葛亮心中的份量。
諸葛亮雖然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但是以他的智慧,他一定能控制自己,不會讓自己做出吐血暈倒這種動搖軍心的事。對趙雲之死都只是流淚,對趙苞之死卻吐血暈倒,更多是因為其它事。這關乎他一生的努力,一輩子的信念。
張苞是死在二次北伐的關口,諸葛亮一生的願望就是輔佐劉備,劉禪興復中原。為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應該也算到自己命不久矣了,才那麼急切的發動一次又一次北伐,想要在有生之年完成大業。
第一次北伐本來很順利,卻因為李嚴在後面扯後腿轉勝為敗,功虧一簣。如今二次北伐,他籌謀已久,準備充分,打算畢其功於一役。在最後的時光完成先主劉備的囑托,但才剛剛開始便無故損一員大將,這次北伐還能成功嗎?這是不是上天在告誡他諸葛亮不要逆天行事,劉氏氣數已盡呢?
所以諸葛亮吐血暈倒更多因為他心繫北伐大業,心憂蜀漢江山社謖。當然張苞的死,也讓這個自覺命不久矣的老人,物傷其類。老友盡逝,只剩自己一個人獨支撐大局,盼著江山後繼有人,卻未想自己連老友的子侄都沒有守住。自己又要死了,這大好的蜀國又要走向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