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魯肅是怎樣的?他憑什麼被稱為“東吳四英將”?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歷史上真實的魯肅是怎樣的?他憑什麼被稱為“東吳四英將”?

魯肅,字子敬,東漢末年孫吳勢力著著名將領領,傑出戰略家、外交家、政治家,曾大敗曹軍於赤壁,奠定三國鼎立格局。接下來三國網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能人志士紛紛湧出,登上我國歷史上最絢麗精彩奪目的三國舞台,並且,受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的描寫與宣傳,三國時代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傑出人物,比如曹操、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張遼、司馬懿、周瑜、陸遜等等。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除了那些表現突出的人物外,東吳的四英將之一的魯肅,相對來說,似乎在讀者的心中留下了一個忠厚老實的無能之輩印象。

《三國演義》中的魯肅,儘管在政治上很有眼光,但在奇謀將略上遠遠比不上諸葛亮,他坦率忠厚,一派長者之風,老實得近乎迂腐。這就是《三國演義》在一般民眾心中樹立的魯肅形象。

但是,這是真的嗎?如果魯肅真是一個無能之輩,他憑什麼能被稱為「東吳四英將」呢?我們可不要被小說演義給騙了。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魯肅又是什麼樣子呢?

據《三國誌·魯肅傳》記載,魯肅是臨淮東城人,少年時代就胸懷大志,他看到天下將要發生大亂,就學習擊劍騎射。又招集一群少年,晴天往來南山(今江蘇盱眙山的古稱)射獵,下雨天就聚眾講習兵法。

周瑜和孫策起兵後,軍糧短缺,聽說了魯肅的大名,就帶了數百人前來拜訪,請魯肅贊助一些糧食。魯肅家有兩囤米,各三千斛,魯肅當即分一半贈給了周瑜,周瑜由此知道魯肅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後來,袁術也聽說了魯肅的聲名,要給他一個官做,但是魯肅看出袁術成不了什麼大事,就帶著幾百人,準備去江東投奔周瑜。

袁術得知後,急派騎兵追來,魯肅讓老弱先走,自己帶一些人殿後,當追兵趕到時,魯肅出言:「卿等丈夫,當解大數。今日天下兵亂,有功弗賞,不追無罰,何為相逼乎?」

魯肅勸他們識時務,不要相逼,並且又立了一個盾牌,開弓射去,箭箭都洞穿而過,追兵見魯肅露了這一手,就退了回去。從這件事可以看出,魯肅作為一員武將,也是身手不凡。

但是,魯肅的過人之處並不在於戰陣廝殺,而在於他作為一個政治家的深謀遠略。魯肅到江東後被周瑜推薦給孫權,孫權和他談得十分投機。

孫權請教怎樣才能成就一番大業,魯肅向孫權分析了「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的形勢,提出了「唯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釁」的戰略決策。並且還建議孫權剿除黃祖,進伐劉表,控制長江,建號稱帝以圖天下,可以成就一番漢高祖一樣的事業。魯肅的這番分析實不亞於諸葛亮的隆中對。

只是,後來形勢又發生了變化,先是劉備介入荊州事務,接下來劉表一死,曹操馬上就揮師南下,這時割據於江南的孫權一方如何做,對自己將來的命運具有至為重大的影響。

在這緊要關頭,魯肅又體現出了過人的戰略眼光。果斷地提出聯劉抗曹的戰略方針,並親自過江,在當陽迎住被曹軍打得大敗的劉備。

在魯肅和諸葛亮的共同努力下,孫、劉兩方結成聯盟,最終在赤壁之戰中完勝了志在必得的曹操,不僅鞏固了江東基業,還對三國鼎立的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還有一件事,能充分體現魯肅戰略眼光,那就是借荊州。在魯肅死後,孫權有一次和東吳的後起之秀陸遜談起周瑜、魯肅、呂蒙的長短,認為魯肅生平有兩個長處一個短處,其中短處就是借荊州給劉備。

在《三國演義》中,魯肅答應劉備借荊州,更是成為老實人上當的一個笑話,但是事實上,如果不是魯肅當年力主借荊州給劉備,孫權是否還能安坐在那裡數說周瑜、魯肅的短長,倒是個問題。

當初劉備向孫權借荊州,呂范等人都勸孫權扣留劉備,只有魯肅反對這樣做,還力主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

這一著其實十分厲害,孫權如果不借,那麼憑他自己的力量,在當時根本不足以與勢力強大的曹操抗衡;而借荊州給劉備,等於為曹操樹立了一個強大的對手,劉備可謂是「打不死的小強」,有了劉備,就讓曹操首先想的打擊劉備,然後才考慮東吳,這最終導致了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正因為如此,當曹操聽到劉備借到荊州的消息時,手中的筆才會驚得掉在地上。

再後來,當劉備西進佔據了益州後,孫權又向劉備討要長沙等三郡,劉備耍賴不給,孫權要發兵硬奪,劉備也不含糊,直接命關羽迎戰,在這緊要關頭,又是魯肅挺身而出,單獨赴關羽軍營中談判,最後逼迫劉備以湘水為界,把三郡還給東吳。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魯肅病逝,年僅46歲。孫權十分哀痛,親自參加了他的葬禮。諸葛亮也在蜀地為魯肅舉辦了弔唁儀式。

黃龍元年(229年),孫權在正式稱帝,他在登壇祭天時,忽然想起魯肅當年為他謀劃帝王之略時的情景,感慨萬分,回頭對身旁的大臣們說: 「昔魯子敬嘗道此,可謂明於事勢矣!」這說明,十幾年前的魯肅早已為他預算好了這一切。

這就是歷史上的魯肅,在三國英雄輩出的時代,他絕對是一位傑出的戰略家、外交家,而不是一個忠厚老實的無用之輩。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