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興和張苞結拜的之時 劉禪為什麼缺席不在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關興和張苞結拜的之時 劉禪為什麼缺席不在

很多人都不瞭解關興與張苞結拜的事情,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中,關羽之子關興和張飛之子張苞,為報父仇,爭搶伐吳先鋒官,比賽箭術在伯仲之間。之後,關興和張苞拿刀動矛,即將有一場龍爭虎鬥。關鍵時刻,劉備為兩員小將調解,效仿當年桃園三結義之舉,義結金蘭。

當年桃園結義是劉關張三兄弟,此時,只有關興張苞,唯獨缺少了劉禪。關興和張苞並未將劉禪考慮在內,潛意識中將其忽略,有下列四個原因,依據演義簡要分析如下。

其一,關興和張苞有著共同的目標—「替父報仇」,而此時的劉禪與東吳並沒有殺父之仇。

關興之父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於臨沮被潘璋部將馬忠所擒不久被殺;張苞之父張飛急於為二哥關羽報仇,被部下范疆張達割下首級逃到東吳。雖然罪魁禍首呂蒙慘死,其餘仇人潘璋、馬忠、麋芳、傅士仁、范疆、張達都在東吳,還活得有滋有潤的。

因此,關興和張苞有著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為父報仇,惺惺相惜,結拜為異性兄弟就是很正常。而此時的劉禪,父親劉備還健在,並沒有和關興、張苞一樣,與東吳有殺父之仇。劉備為調和關興和張苞之間的關係,主動提出讓二人結拜,在戰場上相互提攜,一致對外,向東吳復仇。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

先主問曰:「卿二人誰年長?」苞曰:「臣長關興一歲。」先主即命興拜苞為兄。二人就帳前折箭為誓,永相救護。

其二,關興和張苞是在劉備伐吳大營之中義結金蘭,此時的劉禪遠在成都,鞭長莫及。

劉備稱帝之後,力排眾議,挑選良辰吉日祭旗伐吳。途中,劉備夜裡「心驚肉戰,寢臥不安」,觀星象看到如斗大的一顆星忽然墜地,他派人快馬加鞭詢問諸葛亮。諸葛亮回奏三日內必有回報,此天象主損失一員大將。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

卻說先主是夜心驚肉戰,寢臥不安。出帳仰觀天文,見西北一星,其大如斗,忽然墜地。先主大疑,連夜令人求問孔明。孔明回奏曰:「合損一上將。三日之內,必有驚報。」

果不其然,張飛也追隨關羽而去,他的兒子張苞親自來報喪。於是,劉備任命張苞和吳班為先鋒,即刻出發,討伐東吳。這時,關羽之子關興前來報到,爭搶先鋒為父報仇。

此時,關興和張苞在伐吳大營內相遇,雖不如桃園結義,相遇即是有緣,年齡相仿,自然義結金蘭。而此時的劉禪還在成都享福呢,自然無法參加「小關張」的結拜。

其三,關興和張苞歲數都比劉禪大,「小關張」和劉禪結拜不合適。

劉關張桃園結義已經是一段千古佳話,傳為美談。桃園結義,劉備最年長,還是漢獻帝劉協「皇叔」,當仁不讓成為關羽和張飛的帶頭大哥,即主公。如今,劉禪公元207年出生,此時剛滿15歲,關興和張苞的出生年月不詳,此時能夠上陣殺敵,至少是成年人了,應該比15歲的劉禪大。

如果關興、張苞和劉禪結拜,就會遇到一個很尷尬的處境,即劉關張的二代再次結拜,順序卻反了,本來身為大哥的「劉姓」卻成為了小弟。如果小輩真的這樣結拜,從劉備這兒來說,就很難接受。

其四,關興和張苞是臣,劉禪是君,君與臣之間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注定不可能義結金蘭。

當年的劉關張都是草根出生,雖然劉備自稱漢室宗親,實際上也是布衣一枚,並不比關羽和張飛尊貴多少。三人相交於草莽之時,地位相當,同甘苦,共患難,開創了蜀漢江山。

此時的關興、張苞只是臣子、將軍,而劉禪是太子、未來的皇帝。君臣有別,在講究尊卑有序、「三綱五常」的古代是無法逾越的。其實在劉備在漢中稱王后,關羽、張飛與劉備的關係已經悄然改變了。

他們心中仁德、和藹可親的兄長已然遠去,此時的劉備是關羽和張飛的君主。第二代劉關張的身份更加明顯迥異,劉禪身份是君,關興和張苞是臣,誰也改變不了。演義中是這樣描述的:

立妃吳氏為皇后,長子劉禪為太子;封次子劉永為魯王,三子劉理為梁王

因此,前三個,如目標不一致、不在場、歲數小等都是可以克服的原因,第四個君臣尊卑有別是最根本的原因,決定了只能是關興和張苞義結金蘭,劉禪缺席。

你是如何看待「小劉關張」結拜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