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前期,劉備一直如喪家之犬,奔走於四方諸侯,雖有匡扶漢室的決心,卻沒有與之相稱的實力。
究其原因,人們普遍認為是因為他身邊少了一位經天緯地的頂級謀士參謀。在新野得到徐庶後,劉備相見恨晚,後來又不辭辛勞請諸葛亮出山,都體現了劉備對謀士參謀的器重。但是早在劉備做豫州刺史的時候,他就曾得到過一位不世出的奇才。
陳群,字長文,穎川許昌人。他出身名門,祖父任東漢太丘長,父親任大鴻臚。他創立的九品中正制是科舉制之前最重要的選官制度。
劉備為豫州刺史時,陳群為別駕。當時徐州刺史陶謙病重,將徐州讓予劉備,當時陳群就勸阻他不要接受。因為劉備的實力還很弱,現在生存在群雄的夾縫中,一旦接過徐州,就會與當時實力非常強大的袁術正面交鋒,而後方的呂布也蠢蠢欲動,不會讓他獨吞這塊肥肉。這樣一來劉備就會成為眾矢之的,腹背受敵。
但是劉備建功立業的心情非常迫切,沒有接受陳群的建議。果然劉備陷入了與袁術的爭戰,呂布趁機襲取下邳,又與袁術兵合一處。劉備兵敗,這才痛悔沒有聽從陳群的勸告。陳群自感未遇明主,心灰意冷之下離開了劉備,隨父親居於徐州避難。
曹操久仰陳群才學,擊敗呂布後,便將陳群聘為手下謀士參謀。陳群才華過人,品性正直,很受曹操器重。曹操封為魏王后,陳群為御史中丞。
曹操死後,曹丕即位為魏王,陳群建制九品官人之法,深刻地影響了魏晉南北朝甚至是整個中國歷史的走向。在好幾百年的時間裡,人們都通過他的這項制度走上政治舞台。
曹丕稱帝后,陳群封侯進爵,執掌整個曹魏的行政大權。他還私下跟諸葛亮溝通,希望蜀漢能歸順曹魏。兩人都是各自國家的股肱大臣,各為其主,都認為自己的政權才是正統。諸葛亮斷然不會接受,所以陳群此舉,更像攻心之計。
曹丕病危,陳群為鎮軍大將軍,領中護軍,錄尚書事,與曹真、司馬懿同為托孤重臣。
曹叡繼位後,相對於曹真和司馬懿的明爭暗鬥,陳群仍然盡忠職守,鞠躬盡瘁。曹叡貪圖奢侈享樂,陳群多次苦口婆心勸諫,曹叡憚於陳群威望,才加以收斂。
公元236年,陳群逝世,謚曰靖侯。其子陳泰嗣任,成為曹魏後期重要的將領,曾多次抵禦姜維的北伐。陳群的家族在整個魏晉時期都是一方大族,族人歷任高官,榮耀一時。
可惜當年劉備對陳群不夠重視,否則以陳群之能,在蜀國處理政務,必定政通人和。諸葛亮就不用事必躬親,壽數延長,天下格局又將是另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