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有一個「四友」,他們不但在詩文方面和曹丕有親密的交往,在爭奪魏王太子之位的過程中更是為曹丕出力甚多。和曹丕爭奪太子之位的主要是曹植,在曹植身邊,也圍繞著一幫鐵桿擁躉,名氣最大的當屬楊修。楊修被曹操找了個罪名殺掉,一般認為這是曹操已定曹丕,目的是為日後曹丕上位掃清障礙。其實曹植還有兩個鐵桿,這就是丁儀、丁廙兩兄弟,他們倆也是不遺餘力地為曹植當太子吶喊鼓吹,只不過曹操沒有殺他們,最後被曹丕所殺。有記載說,楊修曾經獻給曹丕一把王髦劍,曹丕登基後,思念楊修,就把造劍之人王髦召來,賜給他一些糧食布匹。丁氏兄弟可沒有這般待遇,他們的結局要比楊修慘得多,不僅自身被殺,還連累了家中的男子。
曹丕為什麼要對丁氏兄弟下如此狠手呢?恐怕是與丁氏兄弟和曹丕的個人恩怨以及他們擁戴曹植更為堅決有關。接下來三國網小編就帶來歷史小故事,一起看看吧!
丁氏兄弟為沛郡人,他們的父親叫丁沖,和曹操的關係非常好,經常乘坐一輛車子出行。漢獻帝劉協離開長安那會兒,丁沖見皇帝一時沒有著落,就給曹操寫了一封信,說:「足下平生經常感歎自己有匡扶天下輔佐帝王的志向,現在正是一個大好時機。」本來,楊奉、韓暹等人挾持著漢獻帝劉協離開長安回舊京城,路上連糧食都沒有了,是張楊給送去了糧食,他們這才到達洛陽。張楊手裡有地盤有軍隊,這是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好時機,可張楊覺得不如手裡有兵更為實惠,於是離開了洛陽朝廷回到了河內。當時天下像張楊這種想法的人不少,比如說袁紹,他們認為天下諸侯並沒有人聽從這個皇帝,而皇帝手裡又沒有兵,弄到手裡又得事事請示,還不如敬而遠之的好。曹操手下的人也有人持此觀點,但有遠見卓識的荀彧等人卻主張迎接皇帝。所以,丁沖信中所說,得到了曹操的高度認可,於是堅定了信心,讓曹洪帶著軍隊,親自迎接漢獻帝劉協到了許縣。因為這件功勞,丁沖也被任命為司隸校尉。
丁沖的大兒子就是丁儀。丁儀字正禮,在當時也是小有名氣,曹操雖然沒有見過他,但仍然想把比較喜愛的女兒,也就是後來的清河公主嫁給他,並以此詢問當時任五官中郎將的曹丕。曹丕說:「女人看人看的是容貌,而正禮這個人有一隻眼睛不好,真害怕您的寶貝女兒未必高興。」當時的清河公主已經到了該出嫁的年齡,所以曹丕又建議不如嫁給伏波將軍夏侯惇的兒子夏侯楙。曹操採納了這個建議。曹操讓丁儀擔任了自己的屬吏,在交談當中發現丁儀非常有才,可說是讚賞有加,說:「丁掾,是一個有才的人,即便是兩隻眼睛都瞎了,也應該把女兒嫁給他,何況是只瞎了一隻眼睛呢?是我的兒子誤導了我。」因為不能娶公主,丁儀也是對曹丕懷恨在心,於是就和曹植走得近,經常稱讚曹植是天下奇才。
丁廙是丁儀的弟弟,開始擔任黃門侍郎,由於是內官,雖然職務不高,卻有機會接近曹操。由於家族是一個利益整體,所以這丁廙也是排斥曹丕,只要有機會就會給曹植說好話。大概曹操剛開始比較喜歡的是曹植,所以這兄弟倆就極力地給曹植吹噓,想讓曹操及早地定曹植為太子。和楊修等人背後裡使勁不同,丁廙說話非常明確,連一點餘地也不給自己留,像立曹植就是「上應天命,下合人心」、「垂之於萬世」之類的話也都說出來了。還說,他這是不怕被殺頭,也要把話說出來。
曹操死後,曹丕當了魏王,不久又當了皇帝,就想辦法治丁氏兄弟的罪。先是降了丁儀的職,想以此儆告丁儀逼其自殺。丁儀不想死,就跑去找中領軍夏侯尚磕頭,想讓他替自己求求情。夏侯尚和曹丕打小就要好,關係非同一般,但曹丕對丁氏兄弟可謂是恨之入骨,夏侯尚也沒有辦法,只能是對著他們流眼淚。所以這丁氏兄弟最終還是被曹丕殺掉,家中的男子也一併遭難。
丁儀和曹丕的嫌隙是因為清河公主,而清河公主又嫁給了夏侯楙,那夏侯楙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夏侯楙是夏侯惇的中子,因為自小和曹丕親近,等到曹丕當皇帝後,就任命夏侯楙為安西將軍,持節駐守長安。夏侯楙這個人並沒有軍事才能,熱衷於置自家產業,和他的父親勇猛善戰,清儉好施大相逕庭。魏延曾經提出過一個「子午谷奇謀」,這個大膽的計策也是基於夏侯楙的「怯而無謀」,可見天下人都知道這個夏侯楙無能。不過,封建社會的婚姻從來都不把才能放在第一位,放到夏侯楙身上也不可能是個例外。夏侯惇是最早跟隨曹操起兵的人,攻破鄴城後升任為伏波將軍,曹操成為魏王后被任命為前將軍,自始至終都是曹操手下的第一大將。還是在官渡之戰前,夏侯惇就被封為鄉侯,除他之外,曹操手下沒有一個人享有這般高的爵位。曹丕從夏侯惇的情況來考慮這樁婚姻,應該說並沒有不妥。另外從曹操方面來考慮,通過婚姻再拉攏一個丁氏家族,也不能說不是一種政治考量。
問題的關鍵在於丁儀怎樣對待這個問題,通過婚姻走捷徑迅速陞遷?還是通過工作成績慢慢提升?其實這只是一個認識問題。「懷才」所擔心的只是「不遇」,已經在曹操身邊工作了,真有才就不會被埋沒。在曹操選擇繼承人猶豫之時,很多人是選擇迴避的,有很多支持曹丕的老臣子,大多以曹丕是長子為理由,有的還提出了袁紹「廢長立幼」的教訓,很少評論兄弟倆的優劣。還有些人,和兄弟兩人都有交往,畢竟兩人都是文學才能很高之人。而丁儀兄弟卻選擇了矛盾公開化,而這個矛盾就是因為「恨不得尚公主」,卻不知曹丕也是曹操兩個最好的兒子當中的一個!
從這個方面來說,曹丕的報復是因為帝王的內心凶殘,而丁氏兄弟的淒慘下場也是緣於這個「恨」。也別說曹丕和丁氏兄弟的誰是誰非,難道他「尚公主」不就是為了自己的名利嗎?所以,我們只應該同情的是他的那一家被殺的「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