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誌》中曾有記載,諸葛亮雖然是受劉備重邀加入的蜀國,但其實開始的時候水平非常一般,甚至到後來也就是個中規中矩的軍師,相比於關張兩位將軍,他的打仗風格更偏向於穩定,即擅長穩中求勝,並非小說中杜撰的那麼神乎其神。在小說中,孔明無疑是一位運籌帷幄的天命軍師,是近乎傳說般的存在,他非常善辯,兩片薄唇開合之間能夠湧出無數讓人信服的道理,因此非常擅長罵戰,「舌戰群儒」就是其成名之戰。
既然是「罵戰」界的高手,自然不會像普通人那樣罵街,這裡的罵戰細緻的分成了文罵和武罵,在這裡特指的其實都是嘴皮子上的功夫,但兩者都極具威力,孔明曾用此兩招成功斃敵。
何為武罵?即兩軍交手之際,陣前指揮官互相叫陣,而一方能夠以咄咄逼人之嚴詞,就可以直接將對方說死,即為武罵,例如那曾死在孔明嘴下的王朗;文罵則是寫書信,待對方觀閱後亦可斃命,例如孔明給曹真寫信,後者讀完後立即斃命。
大概不少人開始疑惑了,莫非這孔明有什麼邪術,能夠隔空斃敵?當然不是,他之所以成功,其實憑借的是仔細觀察,畢竟罵戰不是對誰都實用,唯有那些心態較差,心胸狹隘之人才會中招。
孔明罵死王朗之戰,歷史有名,大家應該也都不陌生,我就不在這裡賣弄,倒是他寫信罵死曹真之事,估計沒有熟讀三國的,還真不知道。
話說這孔明修書一封,郵遞給了曹真,其中先是一番讚揚,接著一頓貶低,最後直接稱其無顏再見關中父老,連家也沒臉回了,可謂用詞之狠毒,曹真看完書信後,居然就活活氣死了,實在是窩囊。
不過之前說了,孔明如此之神武乃是小說中杜撰出來的,羅老大概是不想再在曹真這個人物上耗費太多筆墨,就草草在書中了結了他,而現實中曹真可沒有這麼玻璃心,事實上他不但沒有氣死,還與孔明是死對頭,甚至還曾打敗過號稱常勝將軍的趙子龍,其人之厲害,可見一斑。
這曹真乃是曹操收養的兒子,他父親死的早,丞相見其可憐便讓他認自己做了乾爹,此後便將其當成親生兒子一般栽培。他也沒有丟丞相的臉,不僅聰明過人,而且有一副練武的好根骨,年紀輕輕卻有一身不俗的武藝,少年時外出打獵,在深山中遇到了一隻惡虎,他不僅沒有害怕,反而非常鎮靜的轉身一箭將猛虎射死。因為此事,丞相對他非常看好,立即將手下的虎豹騎交由他來統領,要知道這一系軍隊乃是丞相的主力,此番舉動足以見得丞相對他的看重。
擁有兵權之後,他開始隨父親征戰天下,隨後不久便征服了靈丘,丞相封其為靈壽亭侯。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他屢立戰功,先後被提升為偏將軍、中堅將軍,等到後來夏侯淵戰死之後,繼任其位置的也是他,進入蜀漢之後是他監督徐晃擊敗了高翔,當丞相去往漢中宣佈撤軍的時候,負責在武都接應的人還是他。
後來丞相逝世,他的兒子曹丕繼任,一樣對他非常重視,先是任命他為鎮西將軍,封為了東鄉侯。有一次張進突然起兵,他派手下將軍前去平定,將反叛之人一一斬殺,等到他回到洛陽之後,接著又被提拔為上軍大將軍。在征討東吳的時候,魏國派出了他和夏侯尚兩位大將,負責攻奪牛渚屯,得勝
後被封為中軍大將軍,地位越來越高。曹丕非常的信任他,在其患病臥床之際,專門讓他做以後輔佐太子的顧命大臣,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他已經有了左右整個國家的權利。
話說孔明在出兵至祁山時,立即有三郡人馬接應他,表示願意加入他們一起對付曹魏大軍,也好共商大計。就這個時候,曹真受命來到了郿城負責此事,並在斜谷大敗趙雲等人。當時作為反叛郡城之一的月支城,統御者乃是城中的一位百姓,他逼迫當地官員向蜀漢投降,但當聽說曹真親臨,並已經將他們團團圍住之後,立即跪地認罪,自己將自己綁起來走到了曹真的面前。隨後不久,昔日發生叛亂的三座郡城便徹底安定了下來,這盡皆都是曹真的功勞,而且他還預料孔明的下一次突襲一定會在陳倉動手,然後立即名人加固城池,壘高城牆,最後也果然如他所料。
回朝後他因功而增加戶邑,前後一共加起來一共近三千戶,而由此可見,他的確是一位難得的良將,而並非小說中被封書信氣死的心胸狹隘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