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三國後期為何東吳變得「悄無聲息」?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讀過《三國演義》或者熟悉三國歷史的讀者大概都會存在這樣一種錯覺:那就是到了三國晚期以後,東吳的存在感忽然之間直線下降,一直到滅亡時都顯得波瀾不驚,湮於平靜。那麼作為一個地處「魚米之鄉」的政權,其綜合國力和地理優勢都遠在蜀國之上,東吳為何還顯得如此沒有「存在感」呢?是因為孫權失去了上進心,滿足於現狀嗎?
答案必定是否定的,因為當時孫權的野心實際上是巨大的,他不僅和割據遼東的公孫淵達成聯盟,準備夾攻魏國,還屢次派兵攻打曹魏重鎮合肥,那麼一個如此富有前途的政權和富有野心的君王,為何在三國這個大舞台上卻「存在感」極弱呢?
三國鼎立的格局形成,平衡難以打破
回頭去看三國歷史中東吳的存在感最活躍的那個階段我們就會發現,那時候天下局勢一盤散沙,三國鼎立的格局沒有形成,這個時候的東吳在三國這個舞台上擁有不錯的存在感。譬如從董卓專權以後開始,我們不難看到東吳相當活躍的身影。
如從孫堅時代開始,當時他參與了討伐董卓的諸侯聯軍,及至孫策時聯合曹操對抗袁術,開創江東基業,當然東吳最活躍的階段無疑是孫權接過孫策的基業以後,天下局勢稍稍有了一絲雛形,孫氏家族已經具有江東地區,而曹操在擊敗袁紹之後也逐漸佔據了北方。
公元208年(漢建安十三年)劉表去世以後,東吳屬實出了一把風頭,曹操見劉表病逝,於是率軍南征荊州,在劉備的幕僚諸葛亮的遊說下,劉備和孫權達成攻守同盟的關係,在赤壁之中大敗曹操,不僅在荊州獲得不小的利益,而且還在這一年將版圖擴大至交州。
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併力拒曹公——《三國誌·諸葛亮傳》
我們不難看到,在「三國鼎立」的天下格局沒有形成之時,東吳保持了一種相當活躍的姿態,因為這意味著東吳還可以繼續發展自己的戰略利益。如關羽發動北伐時,東吳為了擴大自己在荊州的利益,聯合曹操偷襲了劉備在荊州經營多年的勢力,並最終將荊州收入囊中。
閏月,權征羽,先遣呂蒙襲公安,獲將軍士仁……十二月,璋司馬馬忠獲羽及其子平、都督趙累等於章鄉,遂定荊州——《三國誌·孫權傳》
可見,「可爭奪的殘餘利益」決定了東吳的活躍,及至夷陵之戰時,東吳被迫繼續刷了一把存在感,一舉擊潰劉備,再次出了一次風頭。由此可見,一向低調的江東孫吳雖然不怎麼愛刷存在感,但是實力卻相當過硬,不過也就在「關羽失荊州」和「劉備托孤白帝城」以後,「三國鼎立」的格局由此形成,直到晉朝統一時都沒有發生變化。
天下格局的形成決定了東吳不需要再出來耍存在感,其根本原因在於「可爭奪的利益」以及不多,蜀國已經佔據了益州和漢中,曹魏佔據北方,而東吳佔據江東,三方勢力之間從此達成一種微妙的平衡,這種平衡雖然不至於說是完全不可打破,但是對當時的三國政權來說,想要打破它很困難。
首先是蜀國為了自身的戰略安全,被迫和東吳結盟,而東吳實際上是搖擺的,它既可以臣服於曹魏(如奪取荊州以後,孫權向曹操稱臣),也可以和蜀國結盟(夷陵之戰以後吳蜀結盟),天下的利益基本上已經分配完成,這種巧妙的平衡決定了東吳沒有機會再刷存在感。
地理位置優越,決定了東吳的姿態
從另一方面來看,地理位置的優越也決定了東吳毫無「存在感」,之劉備夷陵之戰失敗以後,東吳佔據了荊州,天下格局因此形成不變。當時東吳佔有揚州、荊州、廣州和交州,大致包括我們今天的浙江、福建、江西、廣東、湖南省全境,以及江蘇、廣西、安徽、湖北、重慶、上海部分地區,再者就是越南北部的小部分區域。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東吳當時佔據了長江中下游的全部地域,囊括了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這些地區商業、漁業發達,而且交通便利,是被困在巴蜀之地的蜀國遠不能比較的,而且東吳時期對江南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自漢以來雖然對江南地區的經營多有涉獵,但是遠遠還沒有開發出來,經濟中心依然集中在中原地區,三國鼎立以後,東吳佔據了江南,因此對這一地區的開發活動日益頻繁,成為東吳的立國之本。孫權在這一地區大力發展農業水利功臣,其境內水資源豐富,因此東吳的水軍又極為強大。
冬十一月,詔鑿東渠,名青溪,通城北塑潮溝……八月,大赦,遣校尉陳勳將屯田及作士三萬人鑿句容中道,自小其至雲陽西城,通會市,作邸閣——《建康實錄》
由於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便利的流動性也促進了東吳的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其人口數量超過200多萬,遠在蜀國之上,我們可以從《晉陽秋》的記載來一窺當時吳國的富庶程度:
濬收其圖籍,領州四,郡四十三,縣三百一十三,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米谷二百八十萬斛,舟船五千餘艘,後宮五千餘人。
應該說,這是由於夷陵之戰以後,天下局勢再沒有出現波動,而東吳開始把精力放在國內發展的方向上,因此這種默默發展的姿態最終導致東吳在三國晚期看起來毫無存在感。可實際上孫權當時並沒有放棄東吳的進一步發展,太和七年(233年),孫權和公孫淵眉來眼去,打算達成聯盟關係內外夾攻魏國,但是由於公孫淵的反悔最終沒有實施。
三月,吳主遣太常張彌、執金吾許晏、將軍賀達將兵萬人,金寶珍貨,九錫備物,乘海授淵,封淵為燕王——《資治通鑒》
但這件事至少證明孫權並沒有放棄東吳的擴張機會,此外東吳方面從208年開始一直到公元前253年,一共向曹魏方面的重鎮合肥發起五次進攻,可見東吳一直沒有放棄向北方擴張的意願。但正如前文所談,由於三國鼎立的格局已經形成,三方政權之間形成了一種力量上的微妙平衡,因此難以一時之間分出勝負,這一平衡的存在最終決定了三國晚期東吳極弱的「存在感」。
蜀國的活躍掩蓋了東吳的光輝
三國後半場基本上是蜀國的舞台,可以說蜀國一直在很活躍的在唱獨角戲。相比較於東吳可以依托地理位置的優越潛心發展自己,但是蜀國卻因為失去荊州以後,「隆中對」戰略的徹底破產,導致自己被困死在巴蜀之地,發展方向基本上被堵死。
首先東面是自己的盟友東吳,蜀國儘管失去了荊州,但是也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畢竟也不敢惹怒東吳,把它推向曹操的陣營,如此一來的話蜀國將同時面臨來自北方和東南方向的雙重軍事壓力,這一點諸葛亮是深知的。
亮以新遭大喪,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吳,因結和親,遂為與國——《三國誌·諸葛亮傳》
所以夷陵之戰以後諸葛亮立刻修復了和東吳的外交關係,承認了東吳對荊州的擁有權,從而不得不重新開闢戰場,那就是漢中以北的隴右地區。這就是諸葛亮的北伐戰略思想,由於東吳就像一顆定時炸彈碰不得,諸葛亮迫不得已只能從更加安全的隴右地區去進攻曹魏,試圖打開一道讓蜀國從閉塞的巴蜀之地「走出去」的發展局面。
正因為這種背景,蜀國因此不斷的發動北伐戰爭,從諸葛亮時代到姜維時期,蜀國一直在不遺餘力的北伐,這種活躍的姿態可以說也是把東吳的存在感掩蓋過去的因素之一。同樣,這也是為什麼三國晚期蜀國為何表現得如何活躍的原因,因此從總體上來看,東吳在三國晚期之所以「存在感」很弱,大致上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格局形成,力量達成平衡,形成僵局;
地理位置優越,東吳不必為了生存而必須去開疆擴土,可以在既有的基礎上發展自己;
至於蜀國的活躍,我相信是無奈的,是被迫的,為了獲得生存和發展空間,蜀國不得不展現出活躍的姿態,狂刷存在感,然而這種存在感雖然讓蜀國成為了「三國明星」,但是卻把自己折騰壞了。相比之下,東吳雖然毫無「存在感」,但這恐怕恰恰是蜀國想要爭取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