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韓信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他是一位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歷史上關於韓信用兵的典故也是數不勝數,可就這樣一位有著赫赫戰功的將軍,為何會背上一個莫須有的謀反罪而被殺呢?
有人說是因為他功高蓋主。兔死狗烹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小編覺得還有另外一種可能。
原本韓信是一直有機會脫離劉邦自立門戶,從而三分天下。但他一直沒有這麼做,通常的看法都是劉邦對他有知遇之恩,加之韓信對劉邦也是忠心耿耿,才沒有走上自立這一條路。但事實真是如此麼?
首先,韓信並不是忠心之人。從他的兩次逃兵記錄就可以看出。
第一次是在追隨項羽之時,他在項羽手下只是一介小小郎中,儘管他多次對霸王進言獻計,但項羽從不理睬。這促成了他第一次當逃兵。
第二次是他追隨劉邦之時,劉邦也是對他沒有重用,他便再次逃亡,但蕭何把他追了回來,並再三舉薦給劉邦,這才得以重用。
這說明了韓信並不是對準了主人便會一世追隨的人,是誰手下得到的利益大,就跟誰。
還有一件事證明了韓信十分重視自身利益的。漢高祖四年,韓信滅齊之後,派人給劉邦送去一封書信,信中寫道:「齊偽詐多變 , 反覆之國也 , 南邊 楚 , 不為假王以鎮之 , 其勢不定。」意思是要臨時代理齊王。而這時正是項羽派兵攻打劉邦之際,劉邦正日夜等待著韓信的救兵,韓信此時這一舉動,分明是在趁火打劫,逼著劉邦封他為王。
後一年,劉邦與韓信、彭越商量好共同進攻項羽,結果劉邦先上了,而韓信、彭越卻一直未動,導致劉邦再次落敗。後來張良給劉邦出謀劃策,先跟這兩人商量好封地,二人才能出兵,最後才有了垓下之圍。
最後來講一講韓信為何不反。只因他手下大多是劉邦的老部下,這些人對劉邦的忠誠心比韓信高多了,韓信就是相反也反不動,正因為如此,劉邦才能不止一次的從韓信手中奪下兵權。
到後來劉邦一統大業,韓信以為可以安心的做個將軍終老。可是韓信以前的種種行為讓他覺得留著韓信始終是個禍害,便命呂後把他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