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戰爭的好壞除了指揮者的指揮外,謀士參謀的出謀劃策在戰爭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諸侯的成功與不成功關鍵就在領導者對謀士參謀的運用。
三國中謀士參謀星羅棋布眾多,從而使長達百年的戰爭顯得更加波瀾壯闊。曾在網上看到了一篇有關三國大謀士參謀的排名:孔明、司馬懿、周瑜、陳登、賈詡、郭嘉、田豐、楊修、徐庶、陸遜。對這個排名筆者難以苟同。筆者認為:一個謀士參謀的智謀高低應該看他在一場戰爭的作用、看他一段歷史中所起的作用,看他對這個國家(各方諸侯)所起得的作用。
當然有些過世很早的謀士參謀,其才能亦不可小覷。如,郭嘉,他死的時候孔明還未出山。
綜合這些原因,筆者硬性給三國的謀士參謀排名如下:
1、諸葛亮 2、司馬懿 3、魯肅 4、郭嘉 5、荀彧
6、周瑜 7、龐 統 8、田豐 9、陸遜 10、賈詡
11、羊祜 12、姜維 13、杜預 14、楊修 15、呂蒙
一、諸葛亮
孔明未出茅廬已謀三分天下。他獻出了「隆中策」,使劉玄德由逆轉順,由弱走向強,智取荊、益二洲,三分天下已成,稱帝於西蜀。
他的缺點:不善於培養武將至使「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將軍」的慘痛局面。破壞吳蜀聯盟也是他所造成的。能保其主卻不不能說服其主,致使劉備死白帝城,連他自己也說:假如法正還活著,就能夠勸阻劉備征吳。凡是都由自己去做,使自己的生命過早的結束。且不該冤殺魏延。
劉備死後,他連連爭戰使蜀國國庫空虛,經濟嚴重下降。
二、司馬懿
司馬仲達是大謀者能大忍,而大忍始能大謀的人。說他是大謀士參謀不如說他更是一代開國之君。由於他曾事曹家四代,為曹家出力,且曹有危急之時,又挺身而出,使曹家轉危為安,就也列進謀士參謀之列。
他確有智謀,其戰略並不在孔明之下。而其厚黑之能,連曹操、劉備均不可小覷之。《三國誌》一書有關司馬與孔明的鬥智寫得非常精彩,這裡就不列舉了。
三、魯肅
魯子敬堪稱三國時期傑出的戰略家。其胸懷大局,且虛懷若谷,以大事為重,是大智若愚之長者之謀。
他提出的「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剿黃祖,伐劉表,竟長江所極而守之」「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的計策,被孫權立為國策。使東吳與魏、蜀成鼎足之勢。可以說沒有魯肅就沒有東吳天下。
四、郭嘉
郭奉孝謀略奇深,是曹操最為推崇的謀士參謀之一。他對北方的統一做出的貢獻是巨大的。曹曾想將後事托負與他,可見他的智謀。
曹討烏桓之戰中,他獻計讓曹按兵不動,結果公孫與二袁自相殘殺,使曹不戰而勝。從而使曹統一了北方。可惜他死得太早,曹曹在赤壁失敗後,哭郭嘉,一是對他懷念,二是對其他謀士參謀的批評,三是感歎郭死的太早,不能為自己出謀劃策。可見郭嘉的智囊作用。
五、荀彧
荀文若有「王佐之才」,曹操稱之為「吾之子房」。曹統一北方他的功勞最大。
他善於審時度勢。他向曹操提出的「先固本」之策略。使曹操站穩山東。使曹操建立了三國中實力最大的魏國。
六、周瑜
周公瑾應該屬於智謀級兼統帥級的帥哥人物,卓越的軍事家。其風流蘊藉,赤壁之戰,指揮若定,遂火燒曹軍,為吳奠下鼎足之基。
七、龐統
龐士元論才智,本與孔明在伯仲之間。益州同荊州的同為戰略要地。龐統根據當時的形式勸說劉備取益洲,雖然劉有取之之意。卻因找不到名正言順的理由而猶豫,也正是龐統用「權變」之理,即湯武的「兼明攻昧」代劉備解決了心病,使其下定了決心。他一手策劃了益州之計,使劉備取得了益州。
只可惜在益州他中流矢而死。最後事實也證明他的英明。蜀國能生存長達半個世紀,正是益洲作為根據地的。而取得益洲龐統的功勞也是最大的了。
八、田豐
田元皓,權略多才、料事如神。他的謀略不亞於張良、陳平。只可惜袁紹不聽他的計策,而導致失敗。他能料勝敗,官渡之戰未開戰時,他就料到袁必敗。可見他的戰略與智謀。曹在聽說:田豐未隨而來,竟然大悅:紹必敗。可見田豐的智謀。
他能料生死,袁勝或許可以放他,袁敗必殺他。可見,他是知人的。
九、賈翊
賈文和,少有其才,為世人所稱道。先從李榷等人,後投操,常出奇謀,對魏的建國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張繡與曹的戰爭中又是賈出奇計使張獲勝。投奔操後,他多次為操出謀化策,為曹的勝利,起了作用。尤其是在官渡之戰中他起的作用更大。可以,說在這場戰爭中曹獲勝同他是分不開的。他根據不同形勢、不同處境及敵我情況做出不同的決策。最終讓曹獲得勝利。
他對曹氏集團的最大貢獻是,使曹丕登上帝位。起先操特別喜歡曹植,有傳位之意在,而植的一些文人氣質令他猶豫不決。賈看出了當時的情況,他覺得擁護丕比擁護植好,便多次出謀,讓丕在操的面前表現自己;又利用植的文人特點出計,使植在操的心中位置逐漸縮小,使操逐漸喜歡丕,將位置傳給了丕。
後來,也正是因賈的這句話,操手下的另一句聰明之士、植的主要擁護者之一楊修,被操借「雞肋」之事而除之,為丕的登基掃清了障礙,使曹氏集團得到了穩定,沒有出現象袁紹死後,袁氏集團的結局。
十、陸遜
這位小霸王孫策的長女婿,有獨特的戰略眼光,又有清醒的政治頭腦,其出入將相都顯示出超人的才智。
關羽萬人敵,威震華夏,卻在他與呂蒙合計下丟了腦袋。劉備,一代梟雄,在夷陵也成了他的敗軍之將,最後困死於白帝城。他使蜀國從顛峰上直落而下,實現了吳「竟長江所極而有之」的有利局面,使東吳立於江東。
此外,還有許多謀士參謀,如羊祜、姜維、杜預、楊修、呂蒙也是應該入列的。篇幅有限,不再一一贅述了。
對於頭三名,也是硬性而化的,他們是三國的成鼎立局勢最關鍵的人物.他們少了任何一個都沒有三國的存在。尤其是魯肅,這個看似愚笨的人卻是一個智慧高超的戰略家,是一個即有大智又有大度,即有眼光又有氣勢的一位頂尖級謀士參謀。
只可惜三國的作者出於正統的觀點,將魯肅矮化了,使我們沒有看到歷史上真正的魯子敬。
故為此段亂世史之謀士參謀重排名,是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