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荀彧的一些趣事,歡迎閱讀評論。
曹操在籠絡人才上,確實是一把好手,曹魏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用人得當。可他其實又尤其多疑,手下人才濟濟,被他殺掉的也不少。
他這個人比較果斷,向來說什麼是什麼。很少會因為別人而改變自己的選擇。比如在他年輕的時候,京城做官,皇城中隨便一位官員可能都比他官位高,甚至看起來不起眼的一個人,可能也和高官有點沾親帶故的關係。
所以一般這種情況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基本上一般人都含含糊糊的過。然而曹操卻不這樣,他當時還抱著匡扶漢室的理想,對於那些敗壞朝綱的人毫不留情。只要有人違法亂紀,管他是誰,統統都逃不過他的懲罰。
當然,這樣做的代價就是不會迎合權貴的他最後回鄉讀書去了。
不過這種脾氣性格在曹操的人生中一直沒有抹去,在他年紀大了之後也有表現。像死在他手下的楊修、孔融、等人,他都絲毫不手軟的殺,而且沒有懊悔過。但是有一個人卻是例外,那就是荀彧。
荀彧是個非常奇特的人,他不想諸葛亮、郭嘉這樣有奇謀,但是在亂世群雄中,他卻能一樣相中曹操,選擇去輔佐他。他認為只有曹操才能終結亂世,但是另一方面他又並不是完全歸屬於曹操。
他始終忠於漢室,認為自己是漢臣而非魏臣,一心只想匡扶漢室。曹操一開始也算是漢室的權臣,但是後來在平定袁紹後,他威望大漲,漢皇室自然無力壓制他,於是朝廷中已經開始站隊。
識時務的,當然在局勢下看清依附曹操,而荀彧這個一開始就看出曹操非池中物的,卻還堅持自己的漢臣地位。
曹操用謀士參謀,在戰場上經常用郭嘉,但是作證後方的工作,他更傾向於選擇荀彧。而荀彧堅持自己的立場,就是因為他的品行令他不願意背叛漢室。他所做的一切,不是因為想因此獲得財富地位,曹操曾經十次上書想封他三公之位,但他卻堅決推辭。
曹操稱魏王,荀彧態度是反對的,他心中,原本曹操是和自己同一戰線,志向相同。但是在他要稱魏王后野心已經暴露無遺。正因為這樣,他被曹操調離中樞,最終憂憤而死。
關於他的死因還有一種說法是曹操送給他一個空食盒後,他服毒自盡。有人說正因為是荀彧的死,讓曹操放棄了稱帝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