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描述周瑜臨死前:仰天長歎曰:「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歷史上真正的周瑜長得高大健壯、容貌俊秀、一表人才、才華橫溢、精明老到,20歲剛出頭就踏入戎馬行列,熟讀兵法、治軍嚴謹,擅長調兵遣將。年紀輕輕的周瑜,一到東吳便被封為中郎將,吳郡的人都稱呼他為周郎。在歷史上周瑜的軍事才能與諸葛亮的相比實則有過之而無不及。
周瑜的歷史地位與諸葛亮其實不相上下。《三國演義》把周瑜描繪成心胸狹窄、妒賢忌能的典型,當他一發現諸葛亮的才智超過自己,便想方設法謀害,必欲除掉孔明而後快;小說對瑜、亮二人在赤壁之戰前後一連串的鬥智鬥法寫得極為生動,從人物塑造的角度講是相當成功的,但從歷史的真實性講,則全屬子虛烏有,純粹是小說家的文藝創造。
周瑜在漢末軍閥割據混戰之初即嶄露頭角,成為幫助孫策奠定江東基業的第一功臣。漢獻帝劉協建安五年,孫策遇刺後不治身亡,孫權承父兄之業繼為江東之主。周瑜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一同執掌軍政大事。周瑜的盡心輔佐,為樹立孫權威望和鞏固六郡作出了很大貢獻,並擊敗了劉表江夏太守黃祖對柴桑的進攻。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孫權再次討伐黃祖,周瑜為前部大督,率諸將取得了擊刺黃祖的重大勝利。征討黃祖後,周瑜受命鎮守鄱陽。
在赤壁之戰過程中,諸葛亮方與周瑜各展才能。諸葛亮在曹操大軍東下的緊要關頭,赴吳勸說尚在猶豫之中的孫權聯劉抗曹,首次實地展示了他的智慧才能,這是歷史所充分肯定的。但此時的諸葛亮畢竟剛出山,年紀又輕,名聲不大,加之當時劉備方面力量薄弱,需要依靠東吳的幫助,孫、劉聯合抗曹的主導方面是東吳,劉備集團處於從屬地位,孔明所能起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周瑜從決策到軍事行動都是舉足輕重的關鍵人物。在軍事行動方面,周瑜既是吳軍都督,又是聯軍統帥,是赤壁之戰的指揮者,而諸葛亮只是參與者。孫劉聯軍之所以能夠在側壁之戰中戰勝號稱擁有八十萬水師的曹操,作為主帥的周瑜無疑是第一功臣。
《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古代小說中的四大名著之一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但是這畢竟屬於文藝創作而不能代表真實歷史。周瑜的才能和歷史地位與諸葛亮的相比實則各有千秋、難分伯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