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蜀漢最弱,為何劉備死後,諸葛亮不休養生息,還五次北伐?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眾所周知,到了三國鼎立的後期,許多的名人將士早已經遠離了人世。包括蜀國的國君劉備,諸葛亮因為劉備的死,還寫下了一曲感人肺腑的出師表。在劉備病逝的當天,他還專門叫諸葛亮來到了自己的床前。對諸葛亮說,如果說你覺得我的孩子沒有領導能力的話,不適合去做一國之君的話,那麼我將這個王位傳於你。因為咱們要做到的是復興漢室的大業,如今天下還未太平,國不可一日無君。諸葛亮聽後也是十分的激動。
並且保證自己一定會輔佐劉禪,使其成為一代明君。許多小夥伴以為劉備的為人真的很不錯,他是想要真的把這個王位傳給諸葛亮,其實不然,這便是劉備的厚顏無恥之處,這也是劉備的馭人之術。在劉備傳喚諸葛亮之前,他曾與趙雲說過這麼一段話,他說我走之後,如果有人做出傷害我兒子的事情的話,那麼不論是誰,你定要護他周全。趙子龍一聽這話,當然是點頭答應。表面上這句話看似是對外,實際上這句話說了就是告訴趙子龍,如果說將來有一天我走了,諸葛亮如果說想要去篡權的話,那麼你格殺無論。
諸葛亮是何等精明的人,他自然知道,劉備說要將皇位傳於他,無非只是量試探試探他。如果說他當時應允了下來,說自己一定會做好蜀國的國君的話,那麼後果肯定是不堪設想的,好了,那麼我們今天言歸正傳,我們就來說說為什麼在劉備死後,諸葛亮一定要北伐?
原因無非只有三點,第一呢,就是因為蜀地,易守難攻。如果諸葛亮不自己揮軍北伐的話,那麼將來勢必造成蜀地軍心懶散,不思進取,再也無法復興漢室。可見諸葛亮。此人看的是多麼的遠,不過如今看來諸葛亮確實看對了一般,成都本就有天府之國之稱,正作為少不進川,因為四川的生活節奏太過於舒適,很容易讓年輕人失去奮鬥的心。
其二呢,就是因為中原常年戰亂,所以說很多國家的軍隊都已經疲軟。如果這個時候趁機揮軍北伐的話。一方面蜀國軍隊的士氣會非常的高,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可以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所以說諸葛亮才謀劃了五次北伐。但是天公不做美,每一次北伐,諸葛亮都是因為一些他人的因素導致北伐失敗,否則諸葛亮的大軍必定能夠復興漢室。
第三點呢,就是最重要的一點,因為他的出師表之中也說得很清楚了,復興漢室,是劉備畢生最大的心願。在劉備死前,諸葛亮曾答應劉備,自己一定會盡畢生所有最大的努力去復興漢室。就像出師出師表中諸葛亮所說一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那麼,他最終是做到了自己的這個承諾,死在了北伐的路上,所以後人對於諸葛亮的評價非常的高。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劉備死後,蜀國的民心變得十分的不穩定,在當時蜀國的國力早已無法與吳魏去抗衡,如果再不及時出兵,勢必造成不可逆的後果,畢竟老百姓可不在乎復興漢室與否,他們所在意的就是自己能不能填飽肚子,如果諸葛亮在猶豫一段時間的話,魏國勢必要吞併吳國,到時候民心全部偏向於魏國,蜀國就未戰先敗了。這一層面諸葛亮早就預料到了,畢竟他知道司馬懿也不是吃素的,決不能放任他繼續為魏國出謀劃策。可惜老天爺似乎是站在司馬懿這邊的,上方谷一戰最終將諸葛亮氣到吐血,本來勝券在握,即便是此次北伐失敗了也能將司馬懿一家趕盡殺絕,可惜一場大雨徹底澆滅了諸葛亮心中最後的一絲希望,最終諸葛亮只好無奈說出三個字''天意阿''。
諸葛亮的一生為了蜀國付出了自己的所有,也是因為他深信劉備,覺得劉備會是一個治理天下的明君。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智謀幾乎被賦予了神話,像後人杜撰出的空城計,草船借箭等經典橋段,無一不是為了體現諸葛亮的智謀超群,包括諸葛亮所發明的木牛流馬,到如今都是一個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