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吉平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我們在讀歷史的時候,喜歡關注的永遠是大人物的興衰沉浮,對於小人物卻總是選擇性的遺忘。然而,你我皆凡人,很多時候,我們的眼中不應該只有帝王將相,更應該把視線移植到小人物的世界中來,原因無他,更多的時候,他們就是我們自己的縮影,他們的理念價值觀也才是我們人性美好的追求。
三國時期的吉平,就是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提起吉平這個人,相信有很多人幾乎都沒有什麼印象,但是如果說起衣帶詔事件的話,就都會很熟悉了,而吉平就是衣帶詔事件的主角之一。
吉平是專為漢朝君臣看病的太醫,偶然的機會他得知了董承和漢獻帝劉協密謀誅殺曹操的消息,然後他自告奮勇,充當完成這件事的角色,趁著為曹操調理湯藥的時候,在湯藥中毒殺曹操,為了讓董承相信他的誠意,吉平用自斷一指的激烈方式,取得了董承的信任。
事件失敗後,吉平被曹操打入牢房並嚴刑逼供,讓吉平招出此次事件的其他人員,但是不管你怎麼打,吉平就是半個字不說, 最後打到吉平身上無容刑之處,意思就是吉平全身上下已經被打得沒有一處完整的地方了。
曹操問吉平為什麼十根手指少了一根,吉平回答:「嚼以為誓,誓殺國賊。」,曹操一怒之下,把他剩餘的九根手指全部砍斷,吉平強硬回答:「手指沒了,還有口可以吞賊,有舌可以罵賊」,曹操聽後,讓人把吉平舌頭割掉,最後吉平朝著皇宮的方向拜道:「臣不能為國討賊,乃天數也!」說罷,撞階而死。
我們真的無法想像,文弱的太醫吉平,為什麼會用這種壯懷激烈的方式選擇了自己最終的歸宿,我們也無法理解吉平的所作所為到底是為了什麼。
本來可以安穩度日的吉平,最後卻以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方式,宣告了自己的死亡。吉平難道不清楚自己的實力嗎?吉平難道不知道刺殺曹操有多大的危險嗎? 吉平難道不知道當時根本就沒人指望一個太醫去扭轉乾坤嗎?甚至他至死效忠那位大漢天子都不知道這吉平是誰。
那到底是什麼讓這位文文弱弱的太醫有了這種勇氣和信念呢?就是那懸之又懸卻又實實在在存在的忠義之心,螳臂擋車叫很傻很天真,蚍蜉撼樹那叫自不量力,但是唯有這種螳臂擋車才真正叫人淚流滿面。
曹丕篡位的時候,滿朝公卿無人敢言,就連漢獻帝也只能孱弱哭泣,可是當時只有一位叫祖畢的小官,抱著傳國玉璽寧死不交,用生命捍衛大漢王朝最後的一點尊嚴,哪怕這在歷史大勢面前不值一提,哪怕這在權利的車輪面前會被碾壓的粉碎,可是他還是做了,就像這飛蛾撲火,明知是死卻也無怨無悔。
吉平也好,祖畢也好,他們至死不渝效忠的是誰呢?用鮮血和生命捍衛的又是誰呢?不是某一個具體的主子,更不是某一位對他有恩的領導,反而僅僅只是一套抽像的價值理念,他們捍衛的是一個行將就木的大漢王朝,是天下、國家、正統、仁義禮智信,是人世間的對與錯、黑與白、善與惡,而這就是信念,是信仰。
正是這樣的信念和信仰驅動著無數的人,為了維護一個良善的社會,追求一個美好的世界,而激發出近乎無限的忠義之心。我們總說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那麼問世間忠義又為何物呢?直叫人奮不顧身,取義成仁。
三國演義的全篇累牘,都在講述權謀與詭詐,但三國演義的核心與靈魂絕不僅僅是為了謳歌陰謀與黑暗,翻開三國,你會被它精彩的戰爭描寫所吸引,可合上三國,你會為它講述的這些忠義悲歌而震撼。
我們固然可以從三國演義裡面,解讀出無數的陰謀論、鬥爭論,可如果只看到這些,而忽略掉它的核心與靈魂,那必定是沒有真正讀懂這本書,就像只有武,沒有俠,不會成就金庸古龍,只有權謀鬥爭,沒有理想忠義,三國演義也不會成為四大名著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