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出山時為什麼不選擇孫權或者曹操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出山時為什麼不選擇孫權或者曹操呢?

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諸葛亮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很多三國愛好者都有一個疑問,諸葛亮出山時,為什麼選擇落魄的劉備?為什麼不選擇實力更強的孫權和曹操?以諸葛亮的智力,加上孫權或曹操的實力,前景一定很美。至於諸葛亮為何對孫權和曹操不屑一顧?這個問題並不複雜,原因如下:

第一:諸葛亮出山時,已經無法在孫權或曹操那找到位置

諸葛亮準備出山時,孫權和曹操手下的文臣勢力已經成形,孫權那邊是江東四大家為首,曹操那邊是以穎川集團為首,官職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位置早就被佔光了。

歷史上的諸葛亮也並非是像《三國演義》那般神奇,對於不缺人才的孫權和曹操來說,諸葛亮即使去了,也無法受到重用,必須得熬資歷,心高氣傲的諸葛亮未必有那個耐心。

而劉備這邊就不同,求才若渴,去了就能拿到一個好位置,劉備還是處於創業期,還能分到股份,正合諸葛亮這位有理想有志氣大好青年的意願。

但也正如《三國演義》中司馬徽描述的那樣「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諸葛亮出山的時機不好,沒多少空間給他發揮了。

第二:去孫權和曹操手下會被排斥

孫權和曹操已經過了創業期,勢力步入發展和穩定期,對於手下的文臣武將來說,正是劃分各自利益範圍的時候,諸葛亮帶著身後的荊州集團踏進去,不會受到歡迎,反而會被排斥。

任何一個勢力集團在基本成形後,都會排斥外來者,就好像龐統,他在赤壁之戰時是在周瑜手下當官,為的就是給荊州勢力找另一條出路。

並且,龐統在周瑜死後,親自扶靈去東吳,就是想打動孫權收納荊州勢力,劉備當時太弱,他們看不上,可惜的是,孫權沒能接受。

《三國演義》中描述這個事件時,是以孫權嫌棄龐統相貌醜陋,龐統一氣之下離開結束。實際上,是龐統和江東世家沒有談好條件,江東世家拒絕接納荊州集團。

江東世家排斥荊州世家的目的也很簡單,不讓任何勢力進入到江東權力核心,讓孫權只需要依靠他們就行,龐統這才不得不去投靠劉備。

換成諸葛亮,去孫權和曹操任意一方都是一樣的結果,要麼給江東世家或穎川集團伏低做小,要麼你就別來。

第三:或許是理念不合

看三國的都知道,在描述曹操時,誰都有可能冒出一句「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來形容他,這就是曹操的政治弱點,「挾天子以令諸侯」不是所有人都贊成的。

孫權更不用說,地盤比劉備大,實力比劉備強,但在江湖上的名聲卻不比劉備高,劉皇叔一直打著的「復興漢室」的口號,和他一直堅持的身份,還是很能忽悠人的。

諸葛亮和他身邊的朋友,沒準就是尊漢的堅定分子,正好和劉備的理念契合,至於軍閥孫權和竊漢逆賊曹操,滾一邊去吧,那是要打倒的對象。

綜上所述,諸葛亮大概只有劉備可以選擇,即便可選擇的餘地不多,諸葛亮依舊考察了好久,才發動身邊的資源讓劉備知道自己,以一段「三顧茅廬」的千古佳話,完成了擇主。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