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茅廬」,請葛亮自己在《出師表》中稱為「草廬」。《出師表》中有這麼幾句話:「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卑徽,學識鄙陋),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有了這《出師表》裡的幾句話作為證據,魚豢在《魏略》之中所說,就不攻自破。《魏略》說,不是劉備去拜訪諸葛亮,而是諸葛亮到了劉備那裡去「求見」。見了以後,劉備因為從來不認識這個年輕的書生,對他不甚理睬。諸葛亮偏要留在客廳,到了別的客人走了以後,他還不走。劉備仍舊不太睬他,而拿起一隻剛剛有人送來的髦牛尾巴,編結這尾巴上的毛作消遣。請葛亮忍耐不住,就很冒失地說,「將軍有沒有別的遠大志願。還是就這樣以編結髦牛尾巴為滿足?」於是,劉備才丟下髦牛尾巴,向諸葛亮說:「這是什麼話?我哪裡會以編結髦牛尾巴為滿足呢?我不過是弄著玩,解解悶而已。」諸葛亮說:「將軍,你看鎮南(鎮南將軍劉表)比得上曹公嗎?」劉備說:「不如。」諾葛亮又問;「您自己比得上曹公嗎?」劉備只得承認:「也不如。」
《魏略》的這一段對話,很像是《戰國策》上策士的口氣。很容易叫人信以為真。事實,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自古以來,像劉備那樣以一個爵為亭侯,官拜左將軍,作過徐州牧,年紀有了一大把的人,肯去拜訪一個二十七歲,姓名「不見經傳」,毫無資歷的年輕人諸葛亮,雖不能說絕對沒有,至少是很不常有。這就是劉備非常人所及的地方。諸葛亮在隆中,他在草廬裡對劉備所說的一番話,已經被陳壽濃縮在《諸葛亮傳》之中。
他向劉備說:「自從有人發起討伐董卓以來,豪傑並起,各據一方,『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其中,最厲害的是曹操。比起袁紹來,曹操的名氣小,兵少;他卻終於以弱勝強,打敗了袁紹。這不僅是天意,或時機。人謀也有關係。曹操到了今天,兵有了一百萬;地位呢,掌握了朝廷,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將軍,您是不可以在這個時候和曹操較量短長的。」
諸葛亮繼續說:「另一位不可以和他較量的人,是孫權。孫家的人割據江東,已經有了「三世』(陳壽所指的三世,是孫堅、孫策、孫權。陳壽弄錯。孫堅雖則是江東吳都富春縣人,卻並不曾有機會回到家鄉,實行割據)。孫權這個人不僅有易於防守的地盤(有長江之險),而且很得江東的民心。劉將軍,您只可以和孫權做朋友,不可以打他的主意。」
那末,該打誰的主意呢?該打劉表的主意。劉表有了這大好的荊州,北有漢水、沔水;南有南海;向東,順長江而下,通到吳郡一帶;向西,通到巴郡、蜀郡。劉表有了這可攻可守的荊州,卻毫無用武的能力。「劉將軍,這似乎是老天爺安排好,給您做本錢的。您是不是有興趣呢?」荊州以外,另有一個州,也是好地方,而主持該州的州牧比劉表更無能力。這另外一州,是包括四川、雲南、貴州與陝西南部的益州;州牧劉璋是一個既糊塗而又懦弱的人。益州的土地很肥沃,人民很殷實,劉璋卻不懂得如何保存這一大片土地,照顧那麼殷實的人民。在益州的北部,漢中郡一帶,有居心叵測的張魯,而劉璋不加防備。益州的才俊之士,早就想換掉劉璋,歡迎一個配得上作他們的州牧的人了。
「劉將軍,您不僅是漢室(景皇帝)的苗裔,而且信著於四海,聲望極高。您本人又喜歡交結英雄,思賢若渴。您便是一個配得上到益州去作州牧的人。」
諸葛亮的結論是:倘若劉備能先取荊州,再佔益州,便有了立足點。然後把荊、益兩州的內政辦好,把邊界的要害守好,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夷,指雲南、貴州的各種夷人與苗族;越,指廣東、廣西與越南的越人),同時「結好孫權」(與孫權結盟,建立友好關係)。這樣,便把腳跟站穩,可守可攻。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諸葛亮的這一番話,把當時中國的整個局勢分析得明白透徹;也把劉備所應該採取的步驟,設計得有條不紊。
其後,劉備得到他的幫助,完全按照這個計劃去進行。先取荊州,後取益州,然後荊、益兩州的兵同時出動,用鉗形攻勢對曹操作戰。
可惜,一則是曹操來得太快,沒有等到劉備拿下荊州就來;二則是劉備依靠了孫權的力量才抵住了曹操,因此而不得不把荊州的最好部分(武漢一帶的)江夏郡與(江陵宜昌一帶的)南耶,讓給了孫權;三則是雖然在周瑜死後,經過一番磨擦而向孫權用長沙換得了南郡,命令關羽由南郡攻取襄陽樊城,嚇得曹操想放棄許縣。劉備自己也攻佔了漢中,對長安形成威脅。卻不料因此而引起孫權的嫉妒與害怕,背棄了同盟的誓言,出兵偷襲關羽的後方,殺害關羽。釀成孫權、劉備二人在猇亭拚得你死我活!諸葛亮的隆中方案,終成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