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曾經作了個夢,夢見自己上天,就差那一點點,怎麼也上不去。焦急無計之時,一個戴黃頭巾的人推了他一把,把他送上天了。文帝后來看見鄧通,長得和夢裡的黃巾人很像,於是大加寵信,鄧通飛黃騰達,成為富貴的代名詞。
三國時曹操從騎都尉做起,一步步向上,最終成為魏王,達到權力的巔峰。助他登頂的黃頭巾人叫個董昭。一個漢魏期間的奇士,胡三省在點評這個人物時,說他的謀略不下於二荀(荀彧、荀攸),為人品德上嘛,那就呵呵了。
董昭(156年-236年7月4日)_圖
快刀斬亂麻
董昭出場就給人一個詭計百出,心狠手辣的印象。他原先是袁紹的部下,袁紹和公孫瓚交手時,鉅鹿太守及郡裡的豪強偏向公孫瓚。袁紹派董昭去,問他有什麼打算?董昭說,隨機應變。
為首煽風點火的叫李伉,董昭一到郡裡,來個擒賊擒王,當即假造一份檄文。說我軍捉到一個山賊的內奸,本郡李伉,勾結盜賊,罪大惡極。檄文到日,馬上逮捕軍法從事。其他人全不過問,包括他的妻子。抓住李伉,立馬斬首。郡裡人驚呆了,董昭給了他們一巴掌,立馬又遞上一口糖。撫慰大眾,沒有其他人的事,大家別慌,民眾平靜下來。鉅鹿郡歸順了袁軍。
又到下一個混亂的地方魏郡,好幾股勢力分分合合,時敵時友。董昭大用離間計,趁各方心懷鬼胎之際,發兵猛打。兩日內捷報三傳,一下子掃平了魏郡。這種快刀斬亂麻的辦事效率,讓人目眩神迷,是一流高手處理事情的手法。
袁紹是個猜忌心很強的人,董昭的老弟董訪在軍閥張邈手下。張邈和袁紹不和,董昭的豬隊友給袁紹打小報告,袁紹就想收拾董昭。董昭跑路,在河內被軍閥張揚收容,算是暫時有個落腳地。
董昭和當時那些有見識的高手一樣,認定曹操是能夠平定天下的人物。雖然還沒和曹操見過面,他開始暗地裡幫助曹操。曹操當時佔據兗州,派使者到長安貢獻,向朝廷表忠心。路過河內張揚的地盤,張揚不讓過。董昭就對他說:「曹操是實際上的英雄,應該多結交他啊。現在這個機會正要抓住。以後講起來,這就是個很深的交情嘛!」張揚同意,讓曹操的使者過去。董昭再為曹操給當時把持朝政的李傕郭汜等寫信,送錢送物,打通各個關節。曹操和張揚交好,到長安的路算通了。
奉天子以令不臣
曹操從一個地方軍閥到掌握中央大權,關鍵一著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建安元年,曹操平定許昌的黃巾軍,實力增強,聽從了謀士參謀毛玠、荀彧等人的建議,打算把皇帝接到自己的地盤,號令天下。正碰上長安大亂,漢獻帝劉協跑到洛陽。皇帝身邊的幾部軍閥互相不服氣,亂成一鍋粥,其中最大的軍閥叫楊奉。
董昭真是個大忽悠,就以曹操的名義給楊奉寫了封信。信上說,將軍您輔助皇帝遷到洛陽,建立了不世奇功。現在天下大亂,皇帝最為重要,需要大家同心協力輔佐他。將軍在內,我在外,好比心臟和四肢相互呼應,就可以共渡患難了。楊奉接信大喜,對大家說,「曹袞州近在許縣,足兵足糧,是國家可以信賴的人。」大家一致推薦曹操任鎮東將軍,繼承他老爸曹嵩的費亭侯。
楊奉(?-公元197年)_圖
曹操到洛陽朝見皇帝。見到了董昭,握手致意。問計老董,以後該怎麼辦。董昭說:「將軍將行春秋五霸奉迎天子,輔佐王室類的大事業,功高蓋世。但目前皇上身邊的眾將,各行其事,不會服從您。留在此地不是辦法,最好是移皇上大駕到許縣。只是才從長安移到洛陽,大家心中都求安穩。又來一次遷移不容易。做大事要有超乎平常的辦法,將軍要權衡利弊。」遷都到許縣和曹操的本意不謀而合,曹操大為高興,但還是擔心楊奉的實力太大,到時會有不利行動。
董昭說楊奉是有勇無謀的主兒,好對付。您看,鎮東將軍、費亭侯就是三言兩語忽悠來的嘛!咱們借口洛陽缺糧,把皇帝移到魯陽,離許縣又近了一步。將軍您再給他送點錢財,他一定不懷疑我們。等使者來來去去,我們已遷到許縣了嘛。
一切都按這次談話所規劃,漢獻帝劉協順利到達許昌。楊奉省悟過來已經太晚了,要出手再來爭權,被曹操打的稀巴爛。這樣經過多年的顛沛流離,漢皇室終於有個穩定的家,重立宗廟社稷在許縣,稱為許都,改年號為建安元年。
曹操因奉迎天子被封為大將軍,武平侯。順利開始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征服天下的雄圖大略。董昭在其中的穿針引線,出謀獻策大有一錘定音的份量。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_圖
魏王
建安十七年,曹操消滅了關中的割據軍閥馬超、韓遂各部,整個北方納入曹軍的勢力範圍。事實上天下三分曹操已握二分,曹操的名望聲譽達到新高點。
其時他依舊是漢丞相,可以「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即,朝見皇帝時佩劍穿鞋上殿,不用急步走,贊禮官只稱官名,不稱名字。享受臣子的最高級待遇。如果想要再上一個台階,該怎麼辦呢?這時候董昭站了出來。
他提議恢復古代的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分封制度。他說以曹丞相的功勞,已經不是一個臣子的位子可以馬虎過去的。要有相對應的爵位,才符合發展的需要嘛。曹操謙虛了一下,我何德何能,只怕擔當不起。董昭說,現在的形勢,要有個大人物鎮的住。要教化百姓,團結人心,您不能沒有進一步的打算。這其實就是赤裸裸的勸進。東漢建國之初,大將耿弇就勸光武帝劉秀:「天下這麼重要,怎麼能落入他人之手!」董昭就用這故事勸曹操,最後說了:「我董昭受您的大恩,所以我講出大實話。」
東漢十三州地圖_圖
於是由董昭建議,封曹操為魏國公。這樣在大漢國之下,就名正言順地有了個魏國,曹公曹公,方是真正的國公嘛!雖然也有人反對,但大勢所趨,軍政各界都是曹操的人,大家都在等著一個帶頭人召喚一下,就一起擁戴曹操上位。董昭就是這個人。次年五月,漢廷正式冊封曹操為魏國公,加九錫。魏代漢的程序啟動。
建安十八年七月,魏國建社稷宗廟;十一月,設置了尚書、侍中、六卿,有了自己的班子;十九年,魏公曹操位在諸侯王上。到了二十一年五月,曹操再一次進爵為魏王。
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_圖
剩下的事,就水到渠成了。魏國已經從裡到外都替代了漢家天下,所謂大漢,只餘一個名頭而已。
到建安二十四年,孫權給曹操上書,自稱臣子,讓曹操稱皇帝。曹操把他的信給大臣們看,說:「這小子想讓我在爐火上烤嘛!」大臣們都說,孫權說的在理,這個是必須的!現在當皇帝沒有什麼不行的嘛!曹操不愧為一流的政治家,知道稱帝給別人的口實。就說:「真的天命在我的話,我還是選擇當周文王。」周文王勢力超大時,依舊奉殷商為主,改朝換代的事,由他的兒子周武王完成。曹操的意思也是這樣,代漢的事,讓我兒子去做吧!
董昭這一推,曹操終於上天了。
周武王姬發(?-前1043年)_圖
能力和人品
青史留名的人,德才兩方面俱全的不多。有偏於才能,有偏於德行。漢魏之間,天下鼎沸,要的是先平定天下,能力是第一位,品德要求就不怎麼高了。
曹操多次下的求賢令就要求「唯才是舉」,明確提出如漢高祖劉邦手下的智囊陳平盜嫂欺金的品行,但才華橫溢的人物都要用起來。如果一定要找到廉潔的人來用,還靠什麼來打天下嘛!董昭就是這一類的人。
董昭的用計,很陰毒,舉一個例子就足以說明。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樊城。孫權要抄關羽的後路,給曹操去信表忠心。請求曹操保密。曹操問大家怎麼看。董昭說,幫他保什麼密!這時候正該把他的計劃抖露出去。一方面我們被圍的將士得到消息,自然鬥志昂揚;另一方面讓關羽、孫權殺個兩敗俱傷,咱們不是漁翁得利嗎?最後他說:「關羽的為人強橫超自信,即使得到消息,也以為自己還頂的住,一定不會退兵。」曹操同意這麼辦。果然關羽硬扛,被曹孫倆面夾擊,兵敗而死。
樊城之戰示意圖_圖
董昭政治軍事上的老辣幹練,絕對是一流人才的水準。曹操幾次關鍵時刻的華麗轉身,董昭出了大力氣,也得到了曹魏的大恩賜。最後他是位列曹魏的「三公」之一司徒去世。只不過他的所作所為為正直的士人所不恥。
漢魏有個官叫「侍中」,權力很大,但要在內殿值夜班。所以俗話笑話侍中為「執虎子」——幫皇帝倒尿壺。董昭擔任侍中時,和另一個叫蘇則的硬漢子一起值班,可能是困得不行了,倒在蘇則的大腿上就睡。蘇則一把把他的腦袋推了下來:「蘇則的膝蓋,不是小人的枕頭!」
這大約就是董昭在正人君子眼裡的形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