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謀主的荀攸,都為曹操出過哪些謀劃?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被稱為謀主的荀攸,都為曹操出過哪些謀劃?

三國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算無遺策又低調行事,荀攸有多厲害?今天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與大家一起分享。

「是時荀攸常為謀主」,能從曹操手中眾多謀士參謀裡脫穎而出,與荀彧、郭嘉、程昱、賈詡並列出名,荀攸自然是不遜色於其他四人的。「公達,非常人也,吾得與之計事,天下當何憂哉!」作為曹操手下最重要的謀士參謀之一,荀攸的發言不僅每每影響曹操的決策和天下的走勢,更是算無遺策,助力曹操擊敗了呂布、袁紹等勁敵。從征四方,運籌帷幄,作為曹操背後算無遺策的謀主,荀攸有著哪些過人之處?

一、

謀刺董卓,得遇明主

中平六年(189年),獨攬朝中大權的大將軍何進為了鞏固自身地位,博征智謀之士充實朝堂,征海內名士等二十餘人,荀攸也名列其中,得拜黃門侍郎。然而因為何進的錯誤操作,不僅沒有誅滅宦官,自己也付出了身死的代價,還將董卓這只涼州來的「野狼」引入雒陽。董卓之亂歷時三年,他廢漢少帝,放縱手下士卒燒殺搶掠,雒陽周圍二百里內盡成瓦礫,不缺有志之士想要剷除董卓與其黨羽,年輕氣盛的荀攸也是其中之一。

董卓的殘暴無道被天下怨恨,荀攸與議郎鄭泰、長史何顒、侍中種輯、越騎校尉伍瓊等共同商議刺殺之事,「今直刺殺之以謝百姓,然後據餚、函,輔王命,以號令天下,此桓文之舉也」。然而事情敗露,荀攸入獄,好在天無絕人之路,荀攸又恰好碰上董卓被殺而得以免罪。後來荀攸又重新出來做官,打算在政通人和的蜀郡坐觀天下局勢,但因為道路不通,停駐在荊州,一待就是數年。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帝劉協,遷都許縣,漢獻帝劉協封曹操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百官總己以聽。曹操想起了曾經謀劃刺殺董卓的荀攸,便寫了封信給他,希望他能出山輔佐自己:「方今天下大亂,智士勞心之時也,而顧觀變蜀漢,不已久乎」。荀攸的欣然允諾讓曹操喜出望外,尤其是在一番促膝長談後,曹操絲毫不掩蓋自己的興奮,對荀攸的從叔荀彧說:「公達,非常人也,吾得與之計事,天下當何憂哉!」荀攸也開始了他跟隨曹操作戰四方、運籌帷幄的一生。

二、

妙計百出,官渡大捷

建安二年(197)正月,曹操討伐張繡,但荀攸並不看好,一是張繡與劉表各持所需,相恃為強,沒有外敵的話這兩人絕不會安然相處,但曹操要是起兵討伐必定使得兩人抱團取暖;二是曹操在被拜為司空後明顯飄了,使得手下不少人也飄了,只有荀攸等人腦子清醒,勸說曹操不應該這麼快下手,但曹操沒有聽從。事後果然如荀攸所料,張繡舉眾投降,旋即復叛,曹操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將典韋戰死,後曹操又兩度攻擊張繡,但都沒有將其擊潰。在征張繡失利後,在荀攸的建議下,曹操又把目光放到了呂布身上,但這只「虓虎」顯然也不是這麼好啃的。呂布的固守讓曹操頭疼不已,在打算下令撤軍時,荀攸再次進言曰:

「呂布勇而無謀,今三戰皆北,其銳氣衰矣」,曹操於是引沂水、泗水灌城,大破下邳,生擒呂布。

建安四年(199),袁紹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緊盯許都,曹操則親自率軍屯於官渡,兩家的決戰一觸即發。此時的曹操遠比不過袁紹,加上漢獻帝劉協的衣帶詔,袁紹首先發難,派大將顏良圍攻白馬,逼迫曹操親自來救。面對氣勢洶洶的顏良,荀攸認為不可正面硬碰硬,而是聲東擊西,

「公到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後者,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禽也」。荀攸再次料事如神,袁紹分兵應戰,曹操趁機襲擊白馬,斬殺顏良。被擺了一道的袁紹立即命文丑、劉備追殺曹操,然而此時曹操僅有押送糧草輜重的六百騎兵,諸將都害怕將近的追兵,只有曹操和荀攸談笑自若,「此所以禽敵,奈何去之」。曹操心領神會,命令士卒故意丟棄輜重,袁軍果然上前哄搶,被曹操一舉擊潰,文丑也死於亂軍中。在斬了袁紹的左膀右臂後,荀攸又先後獻計:派徐晃擊敗了為袁紹押糧草的韓猛;建議曹操聽從投靠的許攸,斬殺掉淳於瓊;勸說曹洪接受張郃、高覽的投降。在官渡大捷上,荀攸哪怕排不上功勞第一,也可以說是第二了。

三、

多謀深算、猝然長逝

建安七年(202年),袁紹病死,他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不和,不想著為父報仇,反而相互仇視,袁譚不敵袁尚,向曹操乞降。就在曹操糾結是先攻劉表還是袁尚時,荀攸再次站了出來,說出和眾人不同的意見。荀攸認為劉表年老力衰,只想守著荊州這塊地方,倒是不足為慮。反觀袁譚、袁尚兄弟才是心腹大患,「袁氏據四州之地,帶甲十萬,紹以寬厚得眾,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業,則天下之難未息也」,因此荀攸建議曹操應該藉著這兩兄弟不和的機會一舉消滅之,曹操聽從,斬殺掉袁譚、袁尚,平定烏桓,徹底肅清了袁氏勢力,平定北方。在消滅袁氏後,曹操上奏漢獻帝劉協為荀攸請封,賜爵陵樹亭侯。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論功行賞,將荀彧排為第一,荀攸次之,「增邑四百,並前七百戶,轉為中軍師」。建安十八年(213),漢獻帝劉協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荀攸還擔任了尚書令一職。然而僅一年後,荀攸跟從曹操征孫權,在路上就去世,「攸從征孫權,道薨。太祖言則流涕。」「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寧武不能過也」,後人常常喜歡將曹操手下的五大謀士參謀排個高下,但不同於心懷漢室抑鬱而終的荀彧、放浪形骸卻英年早逝的郭嘉、策謀深長但闔門自守的賈詡、善斷大事卻性格剛戾的程昱,荀攸也有自身的優點,那就是算無遺策的同時心思縝密,頗有一種「大智若愚」的意味,也難怪被曹操推崇為人之表率,「荀公達真賢人也」。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