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曹操的一些趣事,歡迎閱讀評論。
史書中,經常見到哪哪埋了一塊石頭,哪哪出土一塊墓碑,上面寫著奇怪的讖語,什麼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這是黃巾起義;什麼桃李子得天下,這是李淵起義;什麼石人一口一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這是元末農民起義。
諸如此類,其實都是大忽悠!
至於曹操路過女子墳墓,上面寫著「黃娟」、「幼婦」、「外孫」、「齏臼」等字,不過是文人墨客賣弄文采、故弄玄虛而已。
先來說說這個女子墳墓。
這個墓是曹娥的墓。曹娥雖然姓曹,但和曹操半毛關係沒有,更不會是曹操的先輩,因為曹操不姓曹,而是姓夏侯。
說起曹娥,這便引出一個淒美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美麗的小漁村,漁村裡住著一位姓曹的漁夫,漁夫有個美麗的妻子,妻子生了一個美麗的女兒,一家三口過著幸福的小日子。
然而後來,妻子因病去世了,漁夫和女兒相依為命。在一個暴雨交加的夜裡,漁夫為了給女兒賺錢交學費,冒著暴風驟雨入江打魚,結果不幸被閃電擊中,墜入江中,屍骨無存。
第二天,曹娥沿江尋找父親,找了幾日不曾找到,自覺人生孤苦,了無生趣,便跳江自殺掉。
後人感念曹娥孝心,就在江邊建了一座廟,立了一塊碑,名叫曹娥碑。
東漢邯鄲淳為曹娥碑撰寫了碑文,碑文雖只有區區442個字,但字字珠璣,情真意切,令人動容!
東漢文學家蔡邕,也就是蔡文姬的父親,讀了這個碑文之後,潸然淚下,有感而發,就在碑的下面刻了八個大字:
蔡邕今日到此一遊!
No!No!No!
「某某到此一遊」,「某某愛某某」,「某某是個大壞蛋」,這是凡夫俗子所為,人家蔡大師,才不會如此俗套呢!
蔡大師搞了個千古字謎!八個字:
黃娟、幼婦、外孫、齏臼。
猜不中吧!一般人我就不告訴他!蔡大師自我感覺良好,哎呀,我太聰明了,我是全天下最聰明的人,其他人是傻瓜笨蛋。
蔡大師別提多有成就感了!
蔡大師,你別得意,你涉嫌故意毀壞文物,馬上公安局要來拘你!幸好,東漢不興這個!
蔡大師有點過於自信了,這不,後代就有兩個聰明人猜中謎底了!
一個是楊修,一個是曹操!
這天,曹操和楊修恰好路過曹娥碑,同時看到了這八個字,曹操不明所以,他知道楊修是個聰明人,於是就問楊修是啥意思!
楊修略一思考,就猜出來了!剛要說出謎底!
「先別說,先別說,待我想想。」曹操阻止了楊修。
二人繼續前行,曹操一路苦思冥想,大約走了30里地之後,曹操突然勒住馬韁,猛的一拍腦門。
「有了。」
曹操和楊修同時把答案寫在手上,同時亮出來,居然絲毫不差,二人相視而笑。
黃絹即有顏色的絲綢,即「色絲」,乃「絕」字。
幼婦是少女,即「妙」字。
外孫是女之子,那是「好」字。
齏字典解釋為搗碎的姜、蒜等碎末。臼就是搗蒜容器。
齏臼連起來就是「受辛之器」,「受」旁加「辛」就是「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