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麼打壓朱靈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三國網小編告訴你。
東漢末年,曹操率先崛起於中原,得天時以造就了偌大的曹魏政權。一時間,曹魏帳下可謂是「謀臣如雲,武將如雲」。造成這種盛景,顯然與曹操唯才是舉的思想有關。
曹操選拔人才,很少看他們的出身與過往。因此張遼、於禁雖然是降將出身,依舊能得到曹操賞拔。至於其他寒門才子,只要有才能,得到一官半職更是再容易不過。其中較為突出者,亦可為州郡長官。
可見曹操的氣度,是非常了得的。但在曹魏著名將領中,卻有一個例外,不知是何原因,曹操對其卻十分不喜,乃至懷疑厭惡。此人,便是後將軍朱靈。
朱靈,字文博,冀州人氏,原為袁紹部將。那朱靈是怎麼來到曹操麾下的呢?同當年的劉備一樣,曹操征討徐州陶謙時,當時與之交好的袁紹為了支援這個小老弟,便令朱靈帶了三個營的兵馬前去支援。
不曾想到,朱靈來到曹操麾下後,無不感慨道:「靈觀人多矣,無若曹公者,此乃真明主也。今已遇,復何之?」就這樣,朱靈靠著一波「曹吹」正式來到了曹操麾下。
需要指出的是,朱靈投曹之時,是自帶本部兵馬而來。因此他在曹軍之中,也還算比較有地位。再加上當時的特殊情形,曹操為了安撫軍心,也很少收回降將的兵權。如此一來,便為於禁日後爭兵朱靈埋下了伏筆。
曹操對於朱靈,始終是有偏見的。當時,朱靈手下招募了一些新兵,曹操便告誡他,要注意以寬宥對待他們;否則的話,他們心中必定不滿。到了陽翟之後,朱靈手下的軍士果然發動叛亂。
朱靈不愧是難得一見的良將,他在第一時間內便斬殺掉「帶投大哥」,並立即上書給曹操,向他說明了事情原委。
不曾想到,曹操的評價卻是:「來書懇惻,多引咎過,未必如所云也。」可見在曹操心中,朱靈是有意為自己開脫。這不是偏見,又是什麼?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另外一個人身上,卻大不一樣了。東海昌豨叛亂時,於禁與他是多年好友,但依舊忍痛將其殺死。曹操聞言,大為感慨,稱於禁治軍嚴整,有古之著名將領的風範。
曹操對待於禁與朱靈的態度,用現代話來說,那就是「雙標」了。而且在不久之後,曹操最喜愛的馬仔於禁,還奪了朱靈的兵權。
據《三國誌·於禁傳》記載:「太祖常恨朱靈,欲奪其營。以禁有威重,遣禁將數十騎,繼令書,逕詣靈營奪其軍,靈及其部眾莫敢動;乃以靈為禁部下督,眾皆震服,其見憚如此。」
這裡可以明確看到:曹操對於朱靈是常有懷疑態度的,而於禁作為外姓中的第一將領,自然便選擇了為主公分憂。
自此以後,史料中便再也沒有朱靈單獨領兵作戰的記載。想想也是,之前的朱靈擁有本部兵馬,能輕易參加各種戰役;但此時的他失去兵權,猶如一個光桿司令一般,便很難再有所作為了。
不過,朱靈雖然成了一個閒人,但他依舊享受到了自己應有的待遇。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后,朱靈進封高唐侯,得以衣錦還鄉。
不管怎麼說,朱靈都算是曹魏老將,他雖然失去兵權,依舊享有著不俗的聲望。正因如此,在曹操廟宇建立之後,朱靈也成為廟中配享的武將之一。
說到這,相信有人會提出疑惑:為何曹操對朱靈有偏見呢?結合朱靈生平事跡來看,筆者認為有這麼三點原因:
其一,朱靈的投降與當年的劉備極為相似。故而有可能是曹操在朱靈的身上,看到了劉備的影子。所以這種不信任感,便油然而生了。
其二,朱靈的風評不好。在年輕之時,朱靈為了自己的功勞,竟然捨棄了母親與弟弟的性命。雖說這樣的人很忠誠,但他對親人的涼薄行為,也很難讓人生出好感。
其三,朱靈沒有氣節。別的降將,大多都是曹操擊敗敵軍之後,被迫而降;而朱靈卻是主動而降。這場跳槽,事先沒有經過袁紹准許,也讓曹操很意外。
但曹操也不能拒絕朱靈的好意,畢竟他還需要更多的人前來投效。只不過,曹操心中對於朱靈沒有氣節的舉動,難免產生偏見。因此在曹操的安排中,朱靈大多情況下都是和其他將領一起行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