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漢末三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漢末三國之中,人們喜歡劉備、諸葛亮,這是個值得注意的歷史現象,追根究底還是「擁劉反曹」思想。
其實,三國故事是人們從羅貫中的著作《三國演義》及電視劇所熟悉的。而《三國演義》是部歷史小說,七分真三分假。既然是一部歷史小說,就要有所側重。所以作者就順應社會現象「擁劉反曹」的思潮進行創作。其實不僅作者那個時代才有的這種思想,早在宋朝就有了,一直延續到元、明、清直至現代。
「擁劉反曹」思想的產生還有更深刻的原因,是因為中國人的文化心態基本上都是儒家的仁德思想。人們從劉備身上發現了更多符合他們願望的東西:
一.劉備仁德
劉備待人寬厚仁慈,聲名遠播,是一位「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內熱」的仁德之主。劉備在樊城聽說曹操大軍南下進攻荊州,就決定退到江陵。荊州的百姓聽說劉備待人寬厚仁慈,都願意跟隨他同進退。可見劉備深得民心,被人們所接受、喜愛。
二.劉備用人以性情相契
長阪坡一戰,劉備損失慘重。當趙雲拚命把劉備兒子劉禪救出來時,劉備怒摔阿斗說:「因為救你幾乎損失我一員大將!」見劉備如此重視自己,趙雲的心裡肯定很激動,為他出生入死也是心甘情願的。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劉備待士,也令後世士子神往不已。
三.劉備與關張異姓而情逾骨肉
要說世上最令人感動的友誼,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絕對算得上是一例。關羽為了劉備謝絕了曹操的多番招攬;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也是不計代價。他們不是親兄弟,卻勝似親兄弟。這份情義感天動地,人們也正是對人間真情的嚮往而喜歡他們,敬佩他們,把他們的關係當作古今人際關係的典範。
四.劉備百折不撓,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頑強精神
劉備的崛起之路並不順暢,要人沒人,要權沒權,要地盤沒地盤。但是他有一股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精神,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繼續奮鬥。這實際上也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的體現。所以人們對劉備欣賞,喜愛,讚歎。
另外,諸葛亮作為劉備的軍師,神機妙算,屢出奇招,是三國中的智謀擔當,被人們所津津樂道。但是人們最喜愛他的不是智謀,而是忠心。劉備白帝城托孤,令諸葛亮輔佐後主劉禪,如果劉禪實在不是當皇帝的料,自己可以取而代之。雖然後主是「扶不起的阿斗」,但是諸葛亮並沒有取而代之,而是為了盡心盡力輔佐他,蜀漢的江山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所以被人們當作忠心為國的典型而喜愛。
綜上所述,由於長期在人們心中的「擁劉反曹」的思想,所以人們奉蜀漢為正統,認為劉備是英主,有許多別人所不具備的優點。而忠心的諸葛亮是他的左膀右臂,所以人們對劉備和諸葛亮十分喜愛,推崇備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