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曹丕和東吳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220年十月,曹操之子曹丕接受漢獻帝劉協的「禪讓」,登基稱帝,建立曹魏政權,自此中國歷史正式進入三國時期。此後,歷經六十年的戰亂,直到280年,西晉滅掉東吳,三國時期才徹底結束。其實,在三國初期,曹丕是有一個絕佳的機會來滅掉東吳,結束三國紛爭,可是他卻沒有把握住機會,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偷襲荊州,吳蜀絕交
事情還得從219年說起,關羽率軍北上,包圍了樊城、襄陽。此時,東吳的孫權卻採納呂蒙的建議,率軍偷襲關羽後方,奪取了荊州地區。之後,關羽兵敗被殺,直接導致孫劉聯盟的破裂。荊州對於蜀漢而言至關重要,劉備聞訊後大怒,不顧群臣的反對,執意要親率大軍討伐東吳。可是由於曹丕稱帝,劉備暫時延緩了東征的步伐。
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依然以漢為國號,史稱蜀漢政權,隨後發兵。孫權在奪取荊州後,擔心劉備會發兵報復,積極整軍備戰,同時還派人向曹丕稱臣。其實,孫權是擔心腹背受敵,在受到劉備方面的攻擊時,害怕曹魏方面來個落井下石,所以孫權希望以向曹魏稱臣的方式,來換取北部防線的安全。
劉曄獻計,曹丕失策
當東吳的使者抵達洛陽後,曹丕非常高興,滿朝文武也向皇帝稱賀。不過有一個人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就是三國時期的著名謀士參謀劉曄。首先,劉曄向曹丕解釋了孫權稱臣的原因,「權前襲殺關羽,取荊州四郡,備怒,必大興師伐之。外有強寇,眾心不安,又恐中國承其釁而伐之,故委地求降,一以卻中國之兵,二則假中國之援,以強其眾而疑敵人。」
接著劉曄建議,「宜大興師,逕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半,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得其內乎!」也就是說,劉曄力主出兵,與蜀漢配合,一起消滅吳國。不過,曹丕卻沒有同意,「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降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
三路伐吳,大敗而歸
劉備起兵伐吳時,吳國將主力部隊用來對付蜀軍,這對曹魏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然而曹丕卻錯失良機。東吳取得夷陵之戰的勝利後,孫權拒絕向曹魏派出人質,雙方關係破裂。曹丕大怒,決定興兵伐吳,此時劉曄又站了出來,這次他表示反對,「彼新得志,上下齊心,而阻帶江湖,必難倉卒」。
但曹丕不予理睬,還是調集了三路大軍,討伐東吳。結果在江陵之戰中,吳將朱然固守城池,擊退曹魏數萬大軍的攻擊。其他兩路魏軍也遭到了失敗。最終這場伐吳之戰進行了六個多月,以魏軍的失敗告終。由此可見,曹丕雖然成為皇帝,但他的見識遠不及曹操,也不能正確聽取大臣的建議,喪失了終結三國的絕佳機會。
參考資料:1.《三國誌》;2.《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