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武不如曹彰,文不及曹植,為什麼還會被曹操立為世子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丕武不如曹彰,文不及曹植,為什麼還會被曹操立為世子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丕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擊敗了其弟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禪登基,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的歷史,並建立了魏國。值得注意的是,在曹操的兒子中,曹丕在文采上不如曹植,在帶兵打仗上,曹丕更無法和曹彰相提並論。那麼,問題來了,曹丕文不如曹植,武不及曹彰,曹操為何讓曹丕繼承王位呢?

首先,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三曹指漢魏時期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稱。因他們父子兄弟在文學上的成就,都對當時的文壇很有影響,是建安文學的代表,所以後人合稱之為「三曹」。不過,雖然曹操、曹丕、曹植這父子三人被後人相提並論。但是,曹植的文采,無疑是要超過曹丕的。比如謝靈運就曾放言:「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即曹植)獨得八斗,我得一鬥,自古及今共分一鬥。」就曹植來說,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

另一方面,就曹彰來說,武藝過人,曹操問諸子志向時自言「好為將」,因此得到曹操的讚賞。其鬍鬚黃色,被曹操稱為「黃須兒」。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彰受封為北中郎將、行驍騎將軍,率軍征討烏桓,又降服遼東鮮卑大人軻比能。由此,在曹操的兒子中,曹彰在帶兵打仗上可謂最強的。在此基礎上,曹丕武不如曹彰,文不如曹植,為什麼還會被曹操立為世子呢?對此,就筆者看來,這是因為曹植和曹彰都有明顯的不足之處。就曹植來說,雖然才華橫溢,但是其為人比較隨性,不夠穩重。

根據《三國誌》等史料的記載,在曹昂、曹沖相繼去世後,曹操是有要立曹植為世子的想法。但是,曹植的隨性而為,逐漸讓曹操改變了態度。比如有一次曹植就因為飲酒過多,就坐著王室的車馬,擅開王宮大門「司馬門」。對於曹植的這一行為,魏王曹操可謂非常生氣。至此之後,曹操逐漸放棄了讓曹植接替王位的想法了。與此相對應的是,雖然曹彰為人比較勇猛,但是,曹操需要的一個是統率武將文臣的諸侯,而不是關羽、呂布、趙雲這樣的猛將。進一步來說,曹彰在謀略指揮,特別是駕馭群臣的能力上是相對不足的。

最後,在司馬懿、吳質等大臣幫助下,曹丕故意在曹操面前表現出沉穩謹慎的一面。換而言之,在曹植恣意妄為的表現下,曹丕穩重的舉止,無疑獲得了曹操的認可,這成為曹操最後傳位於曹丕的重要原因。此外,在筆者看來,曹操之所以讓曹丕繼承王位,也和曹丕是當時的長子存在一定的關係。眾所周知,在東漢末年,曹操的長子曹昂戰死沙場。在曹昂去世後,曹丕成為曹操的嫡長子了。在古代「嫡長子繼承製」的慣例下,曹丕的年齡優勢,也是其最終被立為世子的重要原因。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在司馬懿、吳質等大臣幫助下,曹丕在繼承王位的爭奪中戰勝了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在曹操病逝後,曹丕也不負眾望,正式建立了曹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