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三國左慈,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提到"神仙",我們腦海中總會浮現出騰雲駕霧、法術連天的得道高人形象。在古代傳說中,的確仙人是一個讓人羨慕的特殊群體。到了明清之際,因為演義小說廣泛流行,作家們刻畫了越來越多的神仙,這些玄幻的神仙被"安排"到了歷史的各個時期。比如名著《封神演義》中的鴻鈞道人,就是一個至高無上的神仙角色。同樣,在《三國演義》這樣的歷史小說中,也過多浸染著神怪色彩。
《三國演義》的開頭,張角從南華老仙那裡取得天書三卷,發動了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爾後作者描寫關羽被害死之後多次顯聖等等,這些都是當時社會文化心理的反映,是人們對仙術的廣泛追求。
然而,有人曾經提出,三國時期確實有"神仙"。他不但掌握飛天遁地之術,而且誰都殺不死他。這個金剛不壞的人物便是左慈。
說左慈是真的神仙,大概因為《後漢書》對他有確切的記載。正因為如此,他和很多民間傳說和文學作品中的"仙人"有了很大區別。
我們有必要看看史書是如何記載左慈的仙術的。
大約是在東漢永壽二年(156),左慈生於廬江郡。史書說他"少有神道",換句話說,他天生就懂得神仙道術。
在曹操還是司空的時候,左慈和他一同參加宴席。當知道左慈有玄妙法術的時候,曹操心想,我今天就要試驗一下你的道法。
"今日高會,珍羞略備,所少吳松江鱸魚耳。"曹操笑著對滿坐的賓客說。
左慈聽到此話,淡然回應道:"此可得也",便讓人準備盛滿水的銅盤,用竹竿綁上餌料,放在銅盤中做釣魚的樣子。果然,一條肥美的鱸魚上鉤。好傢伙,這麼神奇,引得"操大拊掌笑,會者皆驚",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目睹這一奇景,曹操覺得不過癮。"這麼多賓客,一條魚夠誰吃呀,能不能多釣些魚出來?"曹操的話一出口,只見左慈又將餌料綁上放入銅盤中,很快就有魚上鉤。一條、兩條、三條……,鱸魚"皆長三尺餘,生鮮可愛"。
有了鱸魚,曹操又刁難左慈:"既已得魚,恨無蜀中生薑耳。"
這個不成問題,左慈表示。
但曹操擔心他在附近的市集購買,囑咐道:我之前曾派了人去蜀地買蜀錦,你去買生薑的時候,順便幫我跟他說一下,多買八丈布回來。
出門片刻,左慈就帶著姜回來,並告訴曹操:你交代的事已經辦妥。
一年多以後,曹操當年派出的使者回來,果然多買了八丈布。
左慈的神奇,由此可見一斑。
有一次,曹操帶著百餘個士大夫到近郊遊玩,左慈只帶來一升酒、一斤肉脯,分給大家。然而,每個人最後都吃飽喝足了。
曹操回到城中,突然發現市集上的酒肉脯在昨天全部丟失了。
莫非是左慈偷走的?但明明他只帶了一升酒和一斤肉脯呀。
曹操震怒,當即就要殺掉左慈。
然而,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曹操叫來左慈正要動手,左慈卻"乃卻入壁中,霍然不知所在。"
神奇的還在後面。
曹操下令通緝左慈。有人看見左慈出現在街上,正要上前抓捕,突然"市人皆變形與慈同,莫知誰是。"
之後,又有人在河南陽城山的山頂上看到了左慈。等有人要靠近,左慈便混入羊群不見了。
左慈道術高深,曹操知道硬的不行,他準備來軟的。"不復相殺,本試君術耳," 曹操派人給左慈傳話,怎麼會殺你呢,我是試試你的本事呀。
聽了這話,羊群中突然有只老羊像人一樣站了起來說:"遽如許",意思是何必慌亂如此。
來人一聽,連忙追向那隻羊。頃刻間,"群羊數百皆變為羝,並屈前膝人立,雲'遽如許',遂莫知所取焉。"
在《後漢書》關於左慈的記載之外,民間傳說左慈了面見劉表、孫策。
根據民間說法,三國時期的高道葛玄被尊為道教靈寶派祖師,他便是左慈的弟子。東晉,道教名人葛洪在《神仙傳》中稱他:"少明五經,兼通星緯……尤明六甲,能役使鬼神,坐致行廚……能變化萬端,不可勝紀。"同樣是在這本書中,有對左慈其它神奇故事的記載,讀來十分有趣。
曹植在《辯道論》中說,"左慈善修房內之術,差可終命,然自非有志至精,莫能行也。"加上《後漢書》等典籍中的記載,歷史上很可能確有左慈其人。
實際上,所謂的仙術、道法都是違反科學的奇談怪論,都不過是前人想給被堵塞的精神打開一個通道而已。
說曹操殺不了左慈,恐怕是人們對他的偏見所致,真不不足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