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9年(景初三年),明帝曹叡病危,拜曹爽為大將軍,假節鉞。與司馬懿並為托孤大臣。曹芳即位之初,曹爽凡事皆與司馬懿商議,不敢專行,司馬懿亦以其為國家肺腑,以禮讓之。後來曹爽就不怎麼把司馬懿當回事了,他以曹訓為武衛將軍,統領禁軍武衛營,曹彥為散騎常侍;他的表弟夏侯玄則被任命為中護軍。同時,南陽何晏、鄧颺、李勝、沛國丁謐等,全被曹爽招為心腹,並擔任朝中要職,丁謐、何晏、鄧颺被封為尚書,且由何晏負責選拔官員;任用李勝為河南尹、畢軌為司隸校尉,控制京城內外權柄。曹爽任用的這些人,司馬懿對其他人都不感冒,唯有對丁謐最為痛恨。高平陵政變後,丁謐被捕,不久,被指控與曹爽同謀而被處死,夷滅三族。那丁謐到底是哪裡得罪了司馬懿呢?
是東漢末典軍校尉丁斐之子,年輕時不肯出外遊歷,但自己博覽群書,為人沉毅而頗有才略,但他性格比較孤傲,容易得罪人。太和中,丁謐經常居住在鄴城,向別人借空屋,居住在裡面。而當時在鄴城的曹魏諸侯王也當算借方,不知道丁謐已到,直接開門而入。丁謐望見諸侯王,交腳橫臥不起,對其奴客呼喊說:「這是什麼人?趕緊叫他離開。」諸侯王怨恨他的無禮,回去後向魏明帝上書。魏明帝將丁謐收監,拘押在鄴城監獄,因他是功臣之子,旋即放出。
後來魏明帝聽說丁謐有其父丁斐的風範,任命他為度支郎中。當時任武衛將軍的曹爽因為與丁謐交好,多次在明帝面前稱讚丁謐,建議魏明帝重用。但魏明帝比較清楚丁謐,並沒有怎麼重用他。
等到魏明帝去世後,曹爽成為兩位輔政大臣之一,這時候他終於了有了重用自己人的機會,於是提拔丁謐為散騎侍郎,轉尚書。丁謐為了讓主子滿意,便出謀劃策來對付另一位輔政大臣司馬懿,這當然也為他日後的悲劇埋下了種子。
丁謐為曹爽謀劃的第一件事是採用明升暗降的手段迫使司馬懿遠離權力中樞,僅僅有名頭而無實權。本來曹爽對司馬懿還比較尊重,但丁謐認為司馬懿既有大志又得民心,不可信任,勸曹爽日後大小事項都不要詢問司馬懿。於是曹爽聽從了丁謐的建議,向曹芳建議讓太尉司馬懿升為太傅,但同時削去本屬於太尉錄尚書事的權力。司馬懿面對這種形勢,知道自己已無法掌握權力,又怕在朝會再受逼害,因而在他正始八年(247年)開始稱病迴避。當司馬懿知道這是丁謐的謀劃後,心裡已將此人列入了他的黑名單。
同年,丁謐等又獻計曹爽把郭太后(非曹芳親母)遷到永寧宮,這就更方便了曹爽大權獨攬,達到他為所欲為的目的。失去了郭太后這個潛在的盟友,司馬懿對丁謐更為忌憚。
丁謐當時在尚書省,經常彈劾和駁斥官員和政令,尚書省因而不能正常運作。而同時能制約他的曹爽卻對他十分敬重,丁謐所言都會聽從。之後,曹爽令樂安王北詣鄴城,又遣文欽令還淮南,這都出自於丁謐的計策。這就跟讓司馬懿為之抓狂,好你個丁謐,給曹爽出了這麼多鬼點子,看我將來怎麼收拾你。
到了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乘曹爽兄弟陪同曹芳拜謁魏明帝高平陵時,發動政變,封閉洛陽城並佔據曹爽和曹羲的軍營。曹爽最終向司馬懿投降,交出權力。其後曹爽被控以謀反之罪,丁謐等人亦都被指空與曹爽共謀,一同被捕,其後被處死,夷三族。
《魏略》曾記載「謐為人外似疏略,而內多忌。又其意輕貴,多所忽略,雖與何晏、鄧颺等同位,而皆少之,唯以勢屈於爽。台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當,一狗憑默作疽囊。三狗,謂何、鄧、丁也。默者,爽小字也。其意言三狗皆欲嚙人,而謐尤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