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三國網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趙雲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次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正如歌詞所唱:「不是英雄,不讀三國。」眾所周知,三國能人異士比比皆是。文有「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軍師諸葛孔明。至於武將,則更是數不勝數了,其中,最為出名的大概就是名滿天下的關張呂布,以及,勇冠三軍的許諸典韋了。
可有一個人,儘管沒有這些人那麼出名,但他卻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蜀國著名儒將趙雲。提到常山趙子龍,最先映入人們腦海的大概就是他在長阪坡「七進七出」的彪悍戰績。事實上,正是這場戰役奠定了他在三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常勝將軍的崇高地位。
在許多人看來,他並不是一個貪圖功名利祿的人,如果,他貪圖這些身外之物的話,那麼,他就不會捨棄當時威震一方的曹操和袁紹去投奔一無所有的劉備了。我們都知道,趙雲最開始的時候追隨的並不是劉備而是公孫瓚。記得公孫瓚問他為何選擇自己,他的回答十分出人意料。
可以說,在他看來,自己追隨此人並非是因為他的權勢和才智,而是他主張的仁政,正好符合自己的救世理念。從這一點也可以側面反映出,趙雲其實是一個心懷天下渴望濟世救民的大英雄。他願意為了天下百姓的安穩和幸福,而犧牲一切自身的利益。
而他與劉備也是在公孫瓚的帳下結識,在此期間,他們曾經有過一段短暫的「同事」關係。正所謂「英雄惜英雄」,通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和交流,他對劉備的濟世理念十分認可。這也就是後期,他為什麼會義無反顧的選擇追隨劉備的最主要原因。
事實上,在他心中,他追求的也並非是劉備這個人,而是他所實行的仁政。所以,趙雲不僅僅是一個軍人,一個將軍,他更像是一個心懷天下的儒士。只不過,在劉備麾下,孔明、龐統等人光芒太甚,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他身上的「文人之光」。
筆者之所以說此人是「儒將」是「謀士參謀」,並非無的放矢,其實,也是有一定歷史依據的。
其中,他最有名的兩次建議就是:幫助劉備奪取益州和勸劉備不要輕易和東吳開戰。第一次是得到益州之時,劉備想要將城裡都捨河城外的田地賞賜給有功之臣,借此來達到收買人心的效果。就在這個時候,趙雲出來勸阻了他。
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即使是勸誡也不忘以史為鑒。他引用了霍去病的名言:「匈奴未滅,何以為家?」從而,委婉的指出:現在的蜀漢並非像西漢一樣只有匈奴,我們面對的敵人不止一個。換句話說,也就是:現在還沒有到天下平定的時候,如果,此時把田宅都分給了那些將領,那麼,他們一心想著回家去過安居樂業的田園生活,到時候又有誰來為主公打仗呢?
所以,此時最應該做的就是:把這些房產和土地歸還給百姓,來保證他們生活的安定,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的收買人心。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他的這一招不可謂不高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證明了趙雲比別人想得更深,看得更遠。將田宅賜給少數將領,只能收買極少部分人,但若把它歸還給老百姓,收買的卻是整個益州城的人心,其格局很大。
之後,劉備也真是聽取了他的這個建議,才能夠牢牢的佔據益州五十多年。
他的第二次建議,則是在劉備棄魏而攻吳時。趙雲認為這個做法並不明智,首先,國賊並不是孫權而是曹操,所以,我們應該分清主次,以達到擒賊擒王一擊即中的效果。滅了曹賊,東吳自然也就構不成威脅了。並且,此時曹丕已經妄然稱帝了,他的行為已經引起了民憤,如果,此時再利用民憤討伐逆賊的話,那麼,必定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之,如果我們攻打東吳的話,兩方戰爭一旦開始,就沒有辦法輕易停止,這無疑是一個非常不明智的決定。可不幸的是,他的建議並沒有得到劉備的採納,執意東征,留趙雲都督江州。不久,劉備東征大軍敗於夷陵,並由秭歸逃回永安,趙雲進軍至永安,而吳軍已退。也正是從此開始,蜀國元氣大傷,實力越來越弱,最終,落得個任人宰割的結局。
作為一名出色的武將,趙雲不僅「渾身是膽,而且,腹有良謀」。他一生都在追求「仁政」,一生都在為天下安泰、百姓安居而孜孜以求。「忠以衛上,君念其賞」,他雖然活著的時候沒能封侯拜相,但是,死後得封平順候。趙雲有兩個兒子,長子趙統繼承其爵位,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趙廣官至牙門將,在沓中追隨姜維時戰死沙場。
在武侯祠中,身著文官官服享萬世香火也算是求仁得仁,不負自己一生的追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