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為什麼在三國演義中被黑得這麼慘?羅貫中是怎麼想的?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周瑜為什麼在三國演義中被黑得這麼慘?羅貫中是怎麼想的?

看《三國演義》,我們都知道周瑜是個風流倜儻的才子,但心胸狹窄,嫉妒心強,氣量小,所以當諸葛亮來東吳聯合抗曹的時候,他處處為難諸葛亮,諸葛亮見招拆招,招招都高他一籌,才出現了「三氣周瑜」等精彩情節,「賠了夫人又折兵」,「既生瑜,何生亮」等歷史典故在民間廣為流傳,使周瑜的形象與歷史真相相去甚遠。

歷史上的周瑜真的象羅貫中所描寫的那樣嗎?當然不是。

真實的周瑜不但人長得俊秀,心胸也寬厚,他有很高的軍事才能,是個出色的軍事家,而且為人低調,是善良忠義之士,擱在今天也是一個好男人的榜樣,就連東吳的三朝元老著名將領,水陸軍副督都,周瑜的副手程普也由衷的讚道:與周公瑾相處「飲醇自醉」,就如同喝美酒一樣,不知不覺就醉了。

這樣一個幾乎近於完美的人,羅貫中為什麼不惜筆墨,極為去黑他惡搞他,並且把許多應該屬於周瑜的功勞,都轉移到了諸葛亮身上,羅貫中跟周瑜有仇嗎?

有。

這就奇怪了,一個生活在三國時期,一個出生在明朝,中間相隔一千多年,這仇從何而來,想破腦殼都找不出答案。

記得一位偉人說過一句話: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羅貫中恨周瑜還真有原因的,只不過這點羅貫中的心胸確實是小了點。

這話得從周瑜的兒子那兒說起。

周瑜有倆個兒子,老大叫周循,有乃父之風範,為人謙和厚道,只是命短,早早的過世了,老二叫周胤,周瑜死後在朝中為官,因為在言語上得罪了孫權,被發配到了廬陵郡,也就是今天江西省吉安地區。

這孫權也不是善類,怎麼著看周瑜的面子,也不能處罰得這麼重,真是「人走茶涼」,不念故情。

到了廬陵郡,周胤落魄不堪,生活極度窘迫,當地有一個姓羅的財主,聽說周胤是周瑜的後人,頓生憐憫喜愛之意,人雖然落魄了,但出身好啊,那時候的人,是非常看重這一點的,再怎麼窮困,周胤也是名門之後,加上周胤長得也一表人才,雖然羅財主有子,還是把周胤招了上門女婿。

羅財主死後,周胤把家裡打點得不錯,夫妻恩愛,周胤很會來事,與羅家相處的很好,兩家相安無事。各自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就這麼一代一代的往下傳,到了元未明初,周家傳到周敘這一代,羅家傳到羅貫中這一代。

周敘與羅貫中年紀相當,倆人相伴讀書,感情很好,長大了又相約一起去參加科考,可是羅貫中幾次都沒考中,周敘卻金榜題名。羅貫中不淡定了,換誰也淡定不了。並且莫名其妙的恨上了周敘。

也許這就是人性的醜陋,最見不得身邊的人比自己強,同學、朋友、發小,關係越近恨意越深,別人可以為你歡呼鼓掌,而他可能連一聲「好」也捨不得說。他不會去嫉妒一個學霸,卻接受不了你比他多考了幾分。

後來羅貫中又考了一次,還是名落孫山,從此,他打消了科考的念頭,隨父親到山西太原一帶經銷鹽業去了。

在太原,他閒暇時常去茶館酒樓聽戲曲,那時唱的最多的是三國裡的故事,當時人們的封建思想觀念很正統,認為劉備根紅苗正應該取得天下,所以戲曲裡處處維護誇讚劉備,諸葛亮也沾了很大的光。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也是仰劉貶曹,這跟他聽戲曲時受到正統思想的影響有很大的關係。

他寫周瑜的時候,對周敘的恨成了他貶損周瑜的理由,以便達到發洩心中怨氣的目的。

羅貫中的心態無非就是,我拿你周敘沒招,辱沒一下你的祖先總可以吧,有這種心態的人不但過去有,現在也有。但事實就是事實,歷史就是歷史,無論你怎麼歪曲,總有正本清源的那一天。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