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之戰”是曹操的最後一戰!曹操因此失去統一的最後機會!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漢中之戰”是曹操的最後一戰!曹操因此失去統一的最後機會!

「漢中之戰」是曹操的最後一戰!曹操因此失去統一的最後機會!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赤壁之戰後,退回北方的曹操調整戰略,對周圍一些小的割據勢力用兵,他打敗了馬超,平定關隴地區。此時的劉備也已經佔領蜀地,積極謀劃北上。因此,夾在曹操、劉備兩大勢力之間的漢中,就成為雙方爭奪的目標。漢中之戰可以說是劉備集團生死存在的關鍵一戰,也可以說是曹操統一天下最後的機會!

漢中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秦、隴、蜀三地的咽喉要道。曹操若想平定蜀地,必須奪取漢中,而劉備要想北上,也必須拿下漢中,這樣才能進入關中地區,「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曹操憑借強大的實力,首先對漢中用兵,他在建安二十年三月,親率十萬大軍出征漢中。

當時割據漢中的是張魯,他手下兵微將寡,根本無法抵禦曹操的軍隊,到這年十一月,張魯率領餘部投降。曹操僅用半年的時間,就完全佔領了漢中。那麼劉備為何沒有搶先動手呢?原來此時,劉備與孫權圍繞著荊州問題發生矛盾,幾乎兵戎相見,從而延誤了奪取漢中的計劃。

當劉備與孫權完成議和時,張魯已經戰敗,逃往巴西,劉備趕緊「遣黃權將兵迎張魯,張魯已降曹公」。消息傳來,蜀中大震,因為曹操完全可以進軍蜀地。然而此時,曹操卻犯了一個錯誤,他拒絕了劉曄、司馬懿繼續進軍的建議,而是留夏侯淵、張郃等人駐守此地。

曹操北撤後,劉備集團內部舉行討論,人們一致認為要想保住蜀地,必須奪取漢中,法正分析道:「今策淵、郃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眾往討,則必可克。克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此蓋天以與我,時不可失也。」

建安二十二年,劉備在益州站穩腳跟後,先派出馬超、張飛攻打武都等地,切斷曹操軍隊由隴右進入漢中道路,接著親率三萬精兵北上。第二年,劉備與夏侯淵陷入對峙狀態。為此,劉備修書給諸葛亮,要求蜀地派出援兵。諸葛亮自然不敢怠慢,立即派出數萬援軍。

此時劉備在法正的建議下,改變策略,避實就虛,於是爆發了定軍山之戰。此戰中,老將黃忠斬殺曹軍主將夏侯淵,大破曹軍。建安二十四年三月,曹操已經親率大軍來援,雖然此時曹軍人數眾多,但士氣低落。劉備胸有成竹地說:「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

劉備調整部署,據險堅守,並不出戰,曹操對此也無可奈何。曹軍人數眾多,糧草需求自然也很多,但漢中地形複雜,轉運糧草非常困難。與此同時,劉備還派出軍隊襲擾曹操的糧道,導致曹軍兵無鬥志。到最後,曹操只得於這年五月撤出漢中。漢中之戰奠定了蜀漢政權的基礎,也宣告曹操統一夢想的破碎,七個月後,曹操病死於洛陽。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